〔唐〕 · 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各处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八月十五夜 〔唐〕  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

因君照我赤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译文]

天空万里无云,皓月当空,其光芒犹如明镜般清澈通亮,照耀着广袤的九州大地。
在这浩瀚的夜晚中,最圆满美好的时候无疑是中秋节之夜。

银色的月光洒落在衣衫上,仿佛披上了晶莹剔透的霜花,久久不散;地面上则像是被一层流动的银辉覆盖,汇聚成一汪险些要流淌开来的光辉之海。

在西岳之颠,月光下的景致显得隐约而又清晰,冰冷的露珠彷佛就在手掌中凝集;海岸边,则是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激起阵阵巨浪。

感谢你,明月,用你的光辉温暖了我内心深处的忠实与正派,在这中秋佳节里,令我能暂时放下少焉的烦恼。

[理解感悟]

《八月十五夜》是唐代墨客殷文圭创作的一首描述中秋之夜的诗作。
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述,墨客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致的俏丽,还寄托了深厚的情绪和哲理思考。

首先,从“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两句开始,墨客便以伟大的视野和深邃的情绪,将中秋之夜的月色描述得如诗如画。
万里无云的夜空下,月光如镜,照亮了全体九州大地,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而中秋之夜,作为一年中最团圆的时候,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蔼、亲人团圆的美好欲望。

接下来,“满衣冰彩拂不落,各处水光凝欲流”这两句,墨客以生动的形象描述了月光下的景象。
月光洒满衣裳,犹如冰晶般的光彩,拂之不去;地上仿佛铺满了流动的水光,凝聚成一片欲流的景象。
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月光的清冷与俏丽,还营造出一种安谧而神秘的氛围。

在“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这两句中,墨客将笔触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
西岳之巅,月光映照下显得影影绰绰,清冷的露水仿佛凝集在掌心;而海边,风势急劲,白色的浪潮彭湃澎湃。
这些景象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幻无常,也寓含了墨客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末了,“因君照我赤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这两句,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与寄托。
他感谢月光照亮了自己内心的忠实与正派(赤心事),让自己在这中秋之夜能够暂时忘怀一夕的忧闷。
这种情绪的表达,不仅表示了墨客对月光的喜好与感激之情,也反响了他对人生困境的积极态度与超脱精神。

综上所述,《八月十五夜》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述和深刻感悟,展现了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家庭团圆的神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它是一首充满情绪与聪慧的好诗。

#秋日生活打卡季##分享诗词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