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莲的栽培历史
湘莲何时开始栽培,何时名登榜首,无从查考。3000多年前战国楚大夫屈原,被流放在湖南沅湘之间时,写下的诗辞中有大量关于莲的描写,如《招魂》:“芙蓉始发,杂芰荷些。”由此可知,当时湘莲已引人瞩目,而且莲的影响已渗入到湖南民间习俗之中。
屈大夫笔下描写的“少司命”的装扮服装是:“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复而逝。”“湘莲”一词,在目前所见的书中,最早见于南朝江淹《莲华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宫兮南楚。”赋中不仅用了“湘莲”一词,而且还提到了南麓。这正是古时湖南地域的称谓。可见“湘莲”在南北朝时已久负盛名,而此时尚未见到别的以地名称呼的莲种的记载,可见“湘莲”之名早冠于其它莲种。
湘莲的药用代价
莲的种子又称莲实、莲肉,李时珍在《本草大纲》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浸染。适用于心悸、失落眠、体虚、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症等症。
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莲子心,味很苦,却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它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可治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态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莲子居住的“屋子”叫莲房,又叫莲蓬壳,能治产后胎衣不下、淤血腹疼、崩漏带下、子宫出血等症。还有一种“石莲子”,又称甜石莲,是莲子老于莲房后,堕入淤泥,耐久坚黑如石质而得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口苦咽干、烦热、慢性淋病和痢疾等症。
湘莲的种类及特点
湘莲品种紧张有湘潭寸三莲、杂交莲,华容荫白花,汉寿水鱼蛋,耒阳大叶帕,桃源九溪江、衡阳的乌莲等。湘莲之中最优者为湘潭莲子。湘潭莲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质量优秀,驰名中外,饮誉古今。尤以“寸三莲”名声最著。西杨塘即今之白石铺,所产之莲为有名的“寸三莲”。去壳后三粒连起来一寸长,故名“寸三莲”。因湘潭莲子品质极优,故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之誉,湘潭县被誉为“中国湘莲之乡”,湘潭市誉称“莲城”。
特色指数
《采莲》
[宋] 范成大
溪头风迅怯单衣,两桨凌波去似飞。
折得苹花双叶子,绿鬟撩乱带喷鼻香归。
《随着特产走·中国湖南卷》系列丛书即将由湖南公民出版社出版。
即日起,你可将与家乡的特产故事记录下来,投稿年夜"大众号【随着特产走】一经任命,你将成为家乡特产推广大使,笔墨或拍照作品便会被发行出版,我们还会赠与你笔墨图片里那些有故事的特产。现在,让我们随着你们的故事一同回味,一同品味。
版权声明:本文系随着特产走编委会独家撰稿,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