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抽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惊蛰节气赏读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译文

冬至之后,阳气上升,甫至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

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
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

春日美好的光阴,争相敦促着万事万物。
草木已开始抽芽,乃至树芽儿也彷佛按照一定的规则修剪发展;

人们为了生存,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劳碌的身影。

注释

1.韶光:指美好的光阴,多指俏丽的春光。

2.蜀锦:四川传统技艺,成都标志性技艺,织造工艺细腻严谨,配色典雅富丽,皆有寓意。

3.春鸠:春天的鸠鸟。
我国有绿鸠、果鸠、火斑鸠、皇鸠、金鸠、鹃鸠和斑鸠等,个中有15种鸠是中国特有物种。

4.催迫:敦促逼迫。

5.㸦[hù]:同“互”。

6.矩[jǔ]:规则,法则。

6.生事:指生存;境遇。

7.田畴:田地。

赏析

淅淅沥沥的雨水时节,让草木得到滋润津润,它们逐一清醒,大口大口吞吐新鲜空气。
可是,小动物们仍旧躲在巢穴里,

可是,惊蛰来了,统统就大不同了。
飒飒东风小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这时候的雨水,不再阴冷,在雷公公的呼唤中,温暖的东风来了。
雷公公的一声声紧锣密鼓,催迫着阳气不断回升,小动物们也在这大嗓门中,不得不伸个

雷公公,从来不骗人。
小动物们,对付春雷的声音再熟习不过。
它们快乐地在草地里打滚、嬉戏,开始探求春日里的各种美食,犒劳饿了一冬的脾胃。

此时,万物俱生,天地以荣。
太阳暖洋洋的,普照大地。
迎春花,杏花,桃花,蔷薇花……开得各处都是。
全体大地,被妆扮一新,引人瞩目。
大家都忍不住要“广步于庭,散发缓行”了。

首联, 一“初”字,道出了墨客对付惊蛰节气的喜好。
初,意味着春天的初次相见,带着期待与期盼,统统如纳兰容若所写的那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统统刚刚好,统统都重新开始,统统又孕育新的希望。

颔联,桃花,鹰化为鸠,都属于惊蛰的三候征象。
一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二候,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
《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
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
”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别号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桃花”本来是为了对仗“老鹰”,为了照顾平仄,将“老鹰”对调成“鹰老”。
于文义并无大害。
“开”对“化”,“蜀锦”对“春鸠”,都是很工致的。

颔联的春意是浓郁的,自古吟咏桃花的诗作,是令人惊叹的。
前有《诗经》,“桃花夭夭,灼灼其华”;唐有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宋有东坡居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明有唐寅,“桃花神仙种桃树,又摘桃花当酒钱”等等。
千古以来,桃花就代表了春的青鸟使,令无数墨客灵感乍现,佳作迭起。
惊蛰,不但叫醒沉睡的小动物们,也唤醒墨客们的灵感与才情。
这大概便是惊蛰的魅力吧。

除了一候桃花,惊蛰节气的其余两候信使也一并到来:“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因而,杏花春雨江南;满苑蔷薇喷鼻香伏虎,半池柽柳水生魂,这些幽美的词句,都是为了赞颂惊蛰时节的春天。
有桃花,杏花,蔷薇三君,春天就足以惊艳天下了。

颈联,充满活气与禅意。
这时候,万事万物都冒死成长,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万物并作。
万物成长的时令,给了老子思考的空间,孕育了他道家哲学的“无、有”思想。
恒有欲,以不雅观其缴;恒无欲,以不雅观其妙。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们人类,也该当按照万事万物发展变革的征象,来看待处理我们身边的问题。
天下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草木有萌发,就会有枯萎。
以是,这样一个催迫万物成长的时令,给予老子供应了新的哲学观点。
而无数文人墨客,也在这变革之中,期待着生命里的一场浪漫之旅。
事实上,萌发的岂止是草木,更有一颗颗渴望自由的心灵。
当墨客看到这些抽芽儿,一个个都长得整整洁齐,仿佛在相互打呼唤,统统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墨客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田间地头,那里正是活气勃勃,一派春耕的劳碌景象。
人们在田里劳作的身影,多么像一幅田园画作,引起墨客满心的欢畅与倾慕。
墨客,也想融入到这样富于生命力的时令里去,一同感想熏染春天泥土的气息,以及生命的力量。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现任泰州副刊编辑,《稻河》编辑。
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采泰州》。
公开拓表文章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