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道光二十年(1840年),词人在福建听到屈膝降服佩服派琦善奉命去天津海口向英军求和的后,写下这首词送给林则徐,以抒发了忧国的悲愤和忆念战友的情怀。

邓廷桢简介: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
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
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
清代官吏,民族英雄。
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
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
释还,迁至陕西巡抚。
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
江苏南京市有“邓廷桢墓”可供瞻仰、凭吊。

清代邓廷桢酷相思寄怀少穆古诗不雅赏及解析 涨常识

酷相思·寄怀少穆注释: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jiā)吹,催千骑。
看珠澥(xiè)盈盈分两地。
君住也,缘何意?侬(nóng)去也,缘何意?

禁烟抗英胜利的欢快日子过完没有?日子还没过完,就被吹奏乐打的鼓乐、仪仗、卫队和官员们催着欢送走了。
看着珠江流入南海的轻盈水波,我们就这样分处两地了。
您留下来,是什么用意?我离开又是什么用意?

酷相思: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高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
少穆(mù):林则徐的字。
百五:阴历冬至往后约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两天,民俗禁火三曰。
词中暗喻禁烟。
佳期:美好的光阴。
过也未:过去了没有。
笳:胡笳;吹,鼓吹;千骑:送行的仪仗队。
澥:靠陆地的水域,指珠江口以外至南海一带。
盈盈:水清澈的样子。
侬:我。

召缓征和医并至。
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
侬去也,心应碎!
君住也,心应碎!

朝廷一边派琦善赴广州,又令伊里布与英侵略者交涉妥协屈膝降服佩服事宜。
眼下的病情这样危急,肩头的担子这样沉重,害怕担挑不了而忧闷万分。
我离开了,确实感到心也碎,你留下来,也该当感到心碎。

缓、和:是春秋时秦国的良医。
召、征,都是召唤、传来的意思。
并至:都来了。
眼下病:指国家、民族受鸦片之危害和英国之威胁。
肩头事:指林则徐和自己等广大爱国者肩负的重任。
愁重如春:形容忧闷像春色一样广大无际。

邓廷桢的紧张作品有:

水龙吟·雪中登大不雅观亭、酷相思·寄怀少穆、少穆被命还朝以诗二章迎之 其一、嘉岭山寻范文正公读书处等。

《酷相思·寄怀少穆》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