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穿越操持萌发自2014年5月尾的一次险些同一路线的骑行穿越!
在做路线攻略时,参考了磨坊一个广州团队2012年国庆时,走古道穿越的路线攻略贴。
经由多方咨询路线和用soso、google舆图研究地形后,又恰好趁着小伙伴们寒假放假回家。于是决定在羊年春节前约走起这秀水-福溪-兰溪-秀水的古道环形穿越之旅!
正记
“潇贺古道”是指秦汉期间开辟的、由湖南潇水连接广西贺江流域的潇贺古道及其岔道的辐射区域。作为沟通湘、桂乃至中原与岭南之间最主要通道之一的潇贺古道,春秋期间即有初步痕迹,战国时,楚“南平百越”,进一步拓宽。据学者考证,先秦期间的湘桂古道有十条,个中六条都经由贺江在封开县城江口镇汇入西江。
秦始皇兵进岭南,在原有小道的根本上修建了由湖南道州进入广西贺州的陆路通道,形成水陆兼程的潇贺古道。古道紧张干道有三条:一条是由江华县的大圩、鲤鱼塘转而进入贺州市开山、七里到桂岭镇的驿道,然后连接桂岭河进入贺江,下封开后汇人西江;一条是源于道县的双屋,经江永县进入富川县的麦岭、葛坡后折向城北镇;这条道路蜿蜒于萌渚岭、都庞岭的丘陵、山脉之间;一条是由江永县的桃川镇境内进入谢沐关,经富川县的小水、秀水、朝东到达城北,与麦岭道汇合。然后沿凤溪、江塘、社三、富阳而下古城。
古时的多少中原迁客,由于战役、政治、谋生,阔别中原故土踏着古道来到迢遥的岭外。在这里,他们看不到回归的希望,大概会有个别的幸运儿因皇恩浩荡重新踏上故土。更多的是永久地留了下来。在这里,他们依照故土的办法习气生息繁衍着。于是在这片岭外瘴土之间,零零散星地涌现了中原文明的火光。
路线
D1 自驾沿线热身嬉戏 广西富川县葛坡镇的深坡村落-富川县城北镇石龙山脉岩洞沿线,末了入住秀水状元村落青龙山庄
我们的第一站【葛坡镇深坡村落】依潇贺古道建村落,至今800年历史,开山祖师为南宋绍定年间蒋姓进士。古道穿村落而过。村落旁的社公山上,遗留有古时的军事防御工事。村落中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祠堂、书屋、门楼、镂空窗花、门槛雕刻等历史人文遗迹
城北镇的【石龙山脉】,潇贺古道麦岭-葛坡段折向城北的必经之地。山脉溶洞奇多,有的溶洞被开凿为通道隘口。山涧的油菜花又开了!
!
清明时节将是壮盛!
约哦!
偶遇满山的羊群!
!
问了价格,20元一斤哦!
!
小羊很可爱,怪蜀黍拦住前路立马不敢走了
晚上住宿的【秀水状元村落的青龙山庄】,让人醉了的6人间…话说这最少可以住不低于12个人了,多人间的观点不知是被误解了还是没理解好…搞得常常旅行混青旅床位的PO主,听到多人间时兴奋了好一阵。
睡前的第二天活动思想动员!
!
D2 秀水状元村落初印象游,岔山-岩寺营-石盘-福溪-石盘-兰溪徒步 ,秉灯夜游秀水状元村落
秀水村落有1300年的建村落历史,开山祖师是浙山河河籍的唐朝开元年间进士毛衷。该村落后众人才辈出,富川历代科举进士有记载的有34人,个中27人出身于秀水村落的毛氏家族,个中一名为南宋宁宗年间的状元毛自知!
村落中的唐宋元明清建筑为富川之首,有广西周庄、小桂林之称!
!
清晨的青龙潭和夫如此戏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告诫我等珍惜光阴啊!
!
近的镇上恰好在赶集,于是我们出镇上觅食,一品那传说中的本镇特产米豆腐!
有种凉粉的觉得,不同这米豆腐要水煮过,加些辣椒、酸萝卜什么。
在秀水状元村落和富川当地的驴友前辈“林匪姐”、男神风暴哥、梅梅姐碰头向徒步出发点进发!
!
途中经由的真君岩!
这是一处穿岩而过的岩洞!
!
此处还有一摩崖石刻,记载了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 南岳僧人栖真子,来到真君岩内进行修炼的史事。
岩洞阁下还有秀水村落族人供奉其北宋年间一官至太尉先人的寺庙。
9点15旁边,到达徒步点岔山村落,徒步走起!
穿村落不远,就踏上了古道 这段潇贺古道,保存着青石板古道、卵石路基
不到10多分钟,就进入了湖南的大地坪村落岩寺营组,古道卵石路基在此村落的村落道上都还有保存。在潇贺古道上,不少地名和村落民带有“营”字,按照潇贺古道在古代军事上的主要地位,不难推测出这些村落庄是当时戍边将士的落籍生息繁衍之地。和当地老人谈天,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回来翻看湖南文管部门的干系资料,也是如此的阐明:“岩寺营为明洪武年间设立的一个兵营,当地流传江永在明代设立了六营两所,两所一为桃川千户守御所城,一为松柏的琵琶千户守御所城,岩寺营为六营之一,当年的驻兵为广东阳山县迁来。现村落民为当年戍兵的后代。”
村落后有一座岩洞,岩洞是相通的,前洞是当地人的牛栏,有点略有趣兼胆怯的是还摆放着本村落老人为自己准备的“千年屋“
进洞愉快地玩耍
洞内的”一柱擎天”,内涵,秒懂了!
!
!
另一侧洞口就在村落里烤烟房正后方,巨树蔽日
孤单地矗立在田间深潭之上的风雨桥,站在桥下,仰头望,有种高耸入云仰望天门的觉得
奔忙在前往福溪的路上。
广西福溪和湖南兰溪,以湖南的石盘为岔路,左是兰溪右走进福溪,进去石盘村落的路已铺了水泥路,但是过了村落委进入自然村落组,还是石子路面,过了上石盘右转进往福溪方向的田间山路
12点旁边到达福溪。福溪有七朝古寨之称,四周被5座山峰环抱,一股地下溪流穿村落而过。
村落中四大姓,周姓和蒋姓为最早的居民,周姓族源来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其他两姓何姓和陈姓是后战役移民而来。村落中各姓祠堂、门楼依古道而建。
村落中灵溪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五代十国楚国国王马殷(貌似《倾城皇妃》便是以这个时期背景写的一篇小说)平定当地叛乱而立,建筑以北方抬梁和南方穿斗结合的风格为主,全木质构造,由120根圆木搭建而成,故又称为百柱庙。
回程的路上,问当地老人,得知古道入口,我们临时决定走古道到兰溪
一小伙伴穿了不得当的鞋子,于是干脆脱鞋走,上演真人版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一起走下来袜子居然不破!
!
质量堪比金缕衣了!
!
!
在走过一段田间荆棘之后,青石板古道逐步显现!
!
!
山上还有山羊!
都是品种山羊哦!
下面便是兰溪啦!
!
进村落前的各种装逼求带飞留影
进村落啦~~
肉!
!
大大滴有!
!
兰溪瑶族乡属于勾蓝瑶支系,关于勾蓝瑶的来历,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上村落鼎建戏台碑刻的记载是:“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漏,溪水伏流。”意指这里的“勾”是山与山之间“勾结”,环环相扣。“蓝”指上村落井水的颜色,这口井是兰溪河的源头。
据《勾蓝瑶人文志》记载:“溯余兰溪,自汉魏始居,经隋唐至元宋,有梅山、千家峒、青州、吉安等地各姓瑶民陆续入迁。”3个村落里居住的有蒋、欧阳、黄、何等13姓,均系勾蓝瑶,人口2900多人。至今延续了40多代,历经1000多年。
5点开始回撤,天色开始逐步黑,估量走水泥路入夜前是走不回岔山取车了,而此时我们这些徒步新鸟已经是精神出窍地在行走,还时时时涌现间歇性的暴跑。这回程路已是没办法按操持走回去了。于是抱着搭车的心,我们也是一起上见有车就一直的招手,不过都不堪利,人太多了。
幸好后来驴友男神风暴哥,在出了兰溪不远处的果园,找到一个湖南老乡搭摩托车回停车点拿车。这化整为零的妙招还至心高!
!
车来的那瞬间,男神降临啊!
!
!
满载着一车满满的爱回广西啦!
!
回到岔山村落后,驴友前辈先行回富川县城,我们的行程还差一个游览秀水村落。此时天色依然全黑,商量后,决定来一次秉灯夜游秀水状元村落!
!
这夜间的景区讲解也是有点醉了,不过有一点好处便是小伙伴们的目光比较随意马虎集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