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由作者虚构的情节呢?

过五关斩六将

熟习《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耳熟能详。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在离开许昌后,护送刘备的两个夫人前往河北,探求刘备。
由于是不辞而别,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起上,关羽遭到了层层阻拦。
但他凭借一把青龙偃月刀,闯过5处关卡,斩杀6位大将,终于抵达目的地。

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关羽离开许昌探求刘备,实有其事。
《三国志》记载,关羽告辞后,曹操部下打算进行追杀,可是被曹操拦下了。
曹操还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看来,曹操也知道“各为其主”的纠结,因此并没有难堪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 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这些情节都是罗贯中虚构的

其余,从舆图上看,从许昌到河北,完备可以直接北上,而不是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往西北方跑了几百里,一贯绕到黄河边上才转头,转业向东,连续闯过几道关口后,在滑州渡过黄河。

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涌如今《三国演义》第五回,也是一个相称精彩的故事情节。
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轮番上阵,在虎牢关前与董卓部下猛将吕布进行激烈拼杀,畅快淋漓,让人血脉贲张。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三英战吕布”是袁绍聚拢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一幕。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因此公孙瓒的部下出场的。
但实际上,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中,并没有公孙瓒。
刘备、关羽、张飞也并没有参与讨伐董卓。
以是,“三英战吕布”纯属虚构。

温酒斩华雄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董卓帐下都督华雄前来汜水关寻衅袁绍联军,连斩袁术和韩馥部下两名大将,气焰极为嚣张。
袁绍感叹,可惜年夜将颜良、文丑没来,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不怕华雄。

就在这时候,关羽站出来自我介绍。
然而,袁术嫌弃关羽是一名马弓手,要将他赶出去。
曹操阻挡了袁术,还为他温了一杯酒。
关羽没有饮酒,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结果,等关羽出帐斩杀华雄回来,那杯酒还是温热的。

当然,这个情节也是假的。
如前所述,关羽等人并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行动,自然就无从与华雄一对一单挑。
事实上,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记载,斩杀华雄的是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孙坚。
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孙坚的业绩嫁接给关羽,可能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形象吧。

桃园三结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刘备、关羽和张飞来到张飞家后面的桃园里,准备了乌牛白马,作为祭品,祭告天地。
焚喷鼻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去世。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个情节在中国古代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无数人模拟着他们的行为,焚喷鼻香结义,连台词都照搬照抄,全部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去世”。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只不过这也是虚构的。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并没有结拜为兄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先主(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这是说,他们关系好得跟兄弟一样。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