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岭村落。

坪坦河边。

横岭村落鼓楼

红网时候新闻 陈彦兵 通道宣布

横岭村坪坦河畔的诗意侗寨

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内,苗条的坪坦河宛若一条绿丝带,环抱着坪坦乡的横岭村落,河那边是鼓噪的城市,河这边是古朴的侗寨。

横岭侗寨坐落于通道县西南18公里的坪坦河边,这个精美而古雅的村落寨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因其坐落于横向山岭延伸处而得名。
横岭侗寨背靠青山,三面环水,属于范例的依山傍水型侗寨。

寨门前拉红绸,身着侗族艳服的侗家阿妹把酒拦路。
喝了拦门酒,走上风雨桥,从此,侗家阿哥阿妹就不再把你当外人,从民风、习俗到文化、族谱给你娓娓道来。

徜徉在横岭侗寨,青石板路蜿蜒贯穿于全体村落庄,仿佛是一条条经纬网,将户与户相连,人与人相通,编织出家庭、邻里之间和蔼友好的情绪互通。

坪坦河流域,是百里侗文化长廊侗民族文化习俗保存最为无缺的佳构景区,文物古迹密布,特色显著,横岭鼓楼便是最为范例的代表。

横岭鼓楼是横岭村落紧张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由当地民众捐款筹料而建,占地总面积360平方米,由鼓楼主体和1号寨门楼、2号寨门楼三部分组成。
1号寨门楼为清同治三年建造,后毁于失火,现存鼓楼为清咸丰五年重修,2号寨门楼为清光绪九年建造。
因此,该综合建筑体又称“三朝鼓楼”。

鼓楼建筑群的特殊之处是一层四面方形与门楼1号、2号二檐相交,而门楼1号,2号采取快意斗拱出挑,2002年5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岭鼓楼是侗族地区别具一格的建筑物体,它融鼓楼、寨门于一身,东面吊脚悬于河岸,雄伟壮不雅观,秀美端庄,鼓楼两边翠竹摇荡,与伸向对岸的福桥交相照映,倒映在清溪碧波之中,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山水人文画卷。

横岭古戏台以侗戏的形式诉说着久远的故事,鼓楼前的场坪上,陀螺旋出多彩的童话,那飞向空中的毽子,伴随着少女的笑声,将幸福与快乐,荡漾在每一个横岭人的面庞。

溜达坪坦河边,不远处大片的田垄是横岭人放飞的梦想和播种希望的原野。
秋日,清澈的流泉轻轻欢唱,骄人的阳光下浓墨重彩。
春华秋实别样的笙歌合奏出一年又一年的殷殷希望,是一处心灵的精神家园。

倚靠在风雨桥,阳光一寸一寸洒落在桥上。
桥下是流逝的光阴,桥上是闲情逸致的侗家人,风雨中沉淀出他们安之若素的美。
走上风雨桥,感想熏染横岭山水田园的景致,体会横岭人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的谈笑风生,亲密无间。

坪坦河见证这横岭侗寨的沧桑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妩媚动人,河水潺潺,水车翻动着年轮溅起的水花,书写着写不完的历史,讲述着讲不完的故事,描述着绘不完的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