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字在,中华文字或有活气,武汉文字亡,中华文字必亡。
这笔墨好坏是硬数字,骗不了人。

诗词一看选择,二看内容,三看口感,个中以选择为大。

选择,也包括笔墨形式的选择,比如诗,词,宫体诗等。

诗是用眼睛看的,词是用耳朵听的,而宫体诗是用手摸的。
纯口感,宫体诗最好,代表作春江花月夜,当然很多有名的诗也会被改成宫体诗,比如日本版的静夜思,国宝敦煌版黄鹤楼,因宋看重读书人,以是宋没有宫体词。

从武汉文字解读沁园春雪和第一美男诗人何绮思

词不一定非要倚声填词,但词是听的,诗轻词重,诗若白云,词似流水,非常的流畅,当然南宋的大家词也很好看,但终被不入流的元曲硬搓。

沁园春雪,我多次评价过,中国最好的五首诗词(静夜思,虞美人,水调歌头,今人词和沁园春雪)。
诗词以选择为大,五十年代后选择了亿中无一,那气势刚刚好,但如果作者换成其他人,则不太好说,,,总之我谢绝评论。
下半段太空,很难听出美感,上半段原驰蜡象又不知道什么意思,关健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个高字太点眼了,诗最忌开头太猛,太猛则废了一半,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然后呢?怎么补?

当然,今人诗词都是凭狗头智囊取胜,沁园春雪有好参谋,那也是好词。
唐宋八大家,李白,李煜,李商隐,李清照,王维,白居易,柳永,苏胡子后面的狗头也很猛,义山的王氏(大唐第一才女),易安的赵明诚(与欧阳修齐名)。
杜甫默默无闻,以是狗头较少,用力太猛太工致,直到白居易收了杜后人钱,义山又是大反派,杜诗才。


辛词非常好看,终不如读书人,不入流的元曲上了台面。

沁园春雪对付亿中无一来讲,绝对是好词,诗词以选择为大,首先把选择立起来,包括读者的选择,作者的选择,不是亿中无一,不要硬仿沁园春雪,

谈何绮思的一首诗来比较下非亿中无一选择的沁园春雪,和易安的

无题

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无题

楚水东流去,白云西向归。

何如柔弱曲,展翅共君飞。

易安的诗觉得象杜甫,用力猛了点,有点水。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高下,顿失落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是后来改的吗?气势比银大,但觉得象那个期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

沁园春雪成在选择亿中无一的气势刚刚好,但不是亿中无一不要硬仿,词不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