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当年王维便用红豆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扩展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丈夫去世在边地,她伤心欲绝,在树下哭泣,末了哭出一滴滴血泪来,血泪化为红豆,人们就叫它“相思豆”。红豆成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发出多少枝条呢?还是多采摘一些红豆吧,它最能引起人们的思念。
2/《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这首诗表达了墨客背景离乡,看到夜晚的玉轮,而思念着了望的亲人,表达了墨客在受贬时的迁谪之思。在海绵上生起这通亮的玉轮,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共同欣赏着同一明月。有着思念之情的人儿,只是怨恨这漫漫永夜,由于黑夜太过漫长,思念之情都无法间断。
3/《潇湘神·斑竹枝》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本诗借咏斑竹寄托游子的忧思。斑竹上的点点泪痕,是舜帝的湘妃娥皇、女英思念夫君而落。阔别江南的墨客深夜思念故乡,在这月明之夜,他多想听一曲《瑶瑟怨》啊!
白居易
一树东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本诗前两句写风采可爱的柳树,优柔细嫩;后两句写柳树身居荒凉冷落的田地,与春景形成比拟,因而为柳树感到惋惜。作者以柳树的孤寂不为人所知,寄寓对人才埋没的感慨。表面写柳,实为写人,因而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扩展唐代洛阳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一棵垂柳,柔条茂盛,白居易因此赋了一首《杨柳枝词》。
5/《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相见,到了离去的时候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是暮春时节,面前落红满地,就连东风也无力挽回。春蚕一贯到去世才将蚕丝吐尽,烛炬一贯到烧成了灰才将蜡泪流完,我们的相思也和它们一样,直到生命闭幕的那一刻才会停滞。你清晨起来对镜装扮,怕一夜的辗转难眠会让如云的秀发脱落,或是改变如花的容颜;我在不眠之夜吟诗遣怀,觉得月光是那么寒冷,心中一片冰凉。你住的蓬莱山离这儿并不太远,可我们却不能相见。希望有青鸟这样的爱情青鸟使,为我们通报信息,替我殷勤地将你探望。
6/《咏芭蕉》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芭蕉叶是那样的多情,一片叶子刚刚伸睁开,一片叶子又成长了。芭蕉自己的相思之情还没抒发完,秋风秋雨来临,它又产生了哀怨之情。扩展在古代诗词中,芭蕉常常与孤独幽怨的感情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