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影象。
2、文学知识。
3、文化知识。
4、大略的诗歌鉴赏。
5、简短的文言文。
对学生的哀求:
1、语文知识的博。
2、语文知识(诗歌)的深入理解。
3、超前学习高年级的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看看真题吧,看你能得多少分?
第一届“博雅杯”古诗文阅读大赛真题试卷(5年级组)
(答题试卷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精确的在括号内打对号,缺点的打X,每题两分,共10分。)【稽核学生对知识的影象。】
1、宋代墨客翁卷《村落庄四月》的第一句是“绿满山原白满川”。( )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墨客李白。( )
3、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墨客王昌龄的《凉州词》。( )
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君”指的是刘景文。( )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君”指的是董大。( )
二、填空题。(共15题,每空2分,共30分。)【稽核学生对知识的影象。】
6雨前初见花间蕊,
7等闲识得东风面,
8,天涯若比邻。
9、秦时明月汉时关,
10、,江春入旧年。
11、嫦娥应悔偷灵药,
12、,孤云独去闲。
13、陶尽门前土,
14、东边日出西边雨,
15、人间几次伤往事,
16、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开头两句就光鲜地写出了人生的代价取向,, 。(用诗中原句回答。)
17、《拔苗助长》的故事出自《 》,这部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
18、《千字文》与《 》、《 》是中国古代传统蒙学三大读物。
19、“明天将来诰日,箫氏子盛服而往”中“明天将来诰日”的意思是:
20、《学弈》中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他们俩一个是 (请用针言回答,)另一个是(请用针言回答),这个故事见告我们的道理。
三、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21、下列不涉及思乡之情的是( )
A《宿建德江》B《送朋侪》C《次北固山下》D《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吾阅人多矣”中的“阅”字可以理解为( )
A阅读 B经历 C容许 D 不雅观看
23、对《海瑞清廉》一文中“不立党”的理解精确的一项是( )
A不结伙 B不建立党派 C没有朋友 D不搞另一套
24、“春城无处不着花,东风御柳斜。”填入诗中横线处精确一项是( )
A清明 B 三月 C四月 D寒食
25、《多此一举》的故事出自( )
A《吕氏春秋》B《韩非子》C,《战国策》D《列子》
2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是( )
A陆游 B王维C诗仙 D四明狂客
2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 齐喑究可哀”中应填入的一项是( )
A兽 B雷 C壑D马
28、唐代墨客中,被称为“诗佛”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C杜牧 D 王维
2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说的是( )的故事。
A、杜甫 B辛弃疾C诸葛亮D刘备
30、下列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杨花柳家无才思,谁解浸天作雪飞、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1、下列不是唐代墨客的是( )
A杨万里 B贺知章 C李商隐 D李贺
3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利用了( )的方法。
A对仗 B比喻C排比 D描写
33、下列名言最适宜用作学校教室墙面支配的是( )
A不为五斗米折腰
B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C玉不琢,不成器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晚优势景的是( )
A知有儿童挑匆匆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D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35、“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杨柳”指的是( )
A美好的春天 B 春天的柳树 C送别的曲调 D思念的家乡
四、连线题(共10分)
36、请精确地将下列墨客的姓名、作品及诗的种别配对连线。
墨客 作品 种别
苏轼 《赋得古原草送别》 山水田园
王翰 《凉州词》 送别诗
白居易 《过故人庄》 咏物诗
于谦 《题西林壁》 边塞诗
孟浩然 《石灰吟》 哲理诗
五、阅读理解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第37——40题(15分)
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37、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与唐代的韩愈、 和宋代的 、苏洵、苏辙、曾巩以及并称。(钱三空每空1分,末了一空2分,共5分。)
38、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之“幽”?(4分)
39、这首诗的末了一句改写自南北朝墨客王籍《入若耶溪》诗中的名句“”(3分)。
40、这首诗表现了墨客若何的情绪?(3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41——44题。(15分)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41、阐明加横线的词语。(4分)
欲取蝉
雀延颈欲啄螳螂
42、用当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文:
43、补全针言:螳螂捕蝉, 。(3分)
4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迪?(5分)
对明年准备参赛或对上述试题须要阐明的,请关注微旗子暗记“徐子明德语文”。徐子讲抽空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