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古往今来的羁旅思乡诗,最为打动人心确当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天净沙·秋思》。
这首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但是对付墨客羁旅思乡之苦表现得非常贴切。

清代有一个墨客,远不如写出《天净沙·秋思》的马致远有名气,他的诗作也远不如《天净沙·秋思》。
然而,他的一首思乡诗却同样精彩,内涵乃至可以媲美《天净沙·秋思》。
且看: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各处关山行不得,为谁辛劳尽情啼?

这首诗的题目是《闻鹧鸪》,作者是清代墨客尤侗。
同《天净沙·秋思》一样,这首诗抒发的也是墨客的羁旅思乡之苦。
整首诗牢牢环绕着听闻鹧鸪声之后所产生的感想,带有浓浓的思乡之愁,非常动人。

这诗人虽不如马致远有名但其这首思乡诗可媲美天净沙秋思

开篇两句“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写夕阳西下,征人听到鹧鸪声的黯然低首,暮春时节,墨客却写出了类似秋思里的意境。
尤其是首句“鹧鸪声里夕阳西”,显然化用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语意。
只不过比较原小令当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用到的则是鹧鸪声声。

后两句则直接写出了缘故原由。
征人低首是为何?鹧鸪声声又是为何?缘故原由只有一句,那便是“各处关山行不得”。
对付鹧鸪鸟来说,关山难越行不得,对付征人来说,同样是出息危险重重,行不得。
末了一句“为谁辛劳尽情啼”,是在写鹧鸪鸟的叫声,听上去很像“行不得也哥哥”, 既然人已以为路难行了,鹧鸪还辛劳地叫个一直,这是在劝谁呢?怕只能徒然增加行路人的忧伤吧!

这首诗写的春日里的夕阳西下,却给人一种秋日里的悲哀之感。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正是归家之时。
然而当时的墨客年过六十,却遭遇罢官,内心悲哀无以言说。
行走在流落路上,已是情不能堪,更兼到处是“行不得”的鹧鸪声,怎不叫人黯然神伤!

如今立时过年,我们也都要回家。
在外这一年收成多少很多多少?欢快多少很多多少?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