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手腕是怎么一回事?
——诗词鉴赏辅导
江西省宜春中学 刘京平
讲《诗经》,绕不过去的是比兴。
比兴是什么,学生不难懂。
如果你要考他们,
他们乃至可以把观点一字不漏地背诵给你听。
可,这对他们理解诗词,
又有什么用呢?
刘老师讲比兴,
喜好采取生活化的讲法。
我讲:做饭要放米。
孩子们笑了,这不废话吗?
我再续上一句:做人要讲理。
孩子们又笑了,
这次笑,那是由于佩服。
——比兴,要的便是这种效果。
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
许多领导都要这个那个,
啊啊啊搞半天。
彷佛不这样搞几下,
他的即席讲话就进行不下去。
这便是人际交往中的,
山歌好唱口难开的征象。
明明没有准备,
明明口难开,
偏又不得不开的时候,
我们就只好就面前景致面前事物
或者谚语俗话来开口了。
比如,
万水千山总是情,
请我用饭行弗成?
比如,
浇树要浇根,
交人要交心。
比如,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畅几家愁?
比如,
天高下雨地上流,
小俩口吵架不记仇。
比如,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终年夜。
这样的表达,引出韵脚。
这样的表达,比喻比拟。
这样的表达,比拟衬托。
是不是别有风味?
这便是比兴的妙处。
来源:刘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