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中秋月,悠悠千古情。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个人心中都装有一个玉轮, 玉轮里溢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还有那些念及的深情。

宋词里的中秋,既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又渗透着深刻的节日民俗生理,也承载了古人对宇宙时空的思虑和理解。

举头望向长空,或许也能看到那一轮明月,那一轮曾在宋词里散发皎皎光芒的中秋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鉴赏宋词里的中秋每一首都惊艳千年美不胜收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造诣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上片写景,既有实景,又有想象,激情亲切赞咏了月光的美好和月宫的迷人。
下片着重抒怀,流露出词人对美好自由境界的神往与追求。
词中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月宫天下,真切动人,似实似虚,引人遐思。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绪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韶光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奥深厚思考,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深深眷恋。
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壁。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性是、清光更多。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屈膝降服佩服、立志收复中原失落土的政治空想。
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抵牾结合起来,表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天下,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古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逐渐如钩?

本篇是辛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综不雅观全词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
词的视野广阔,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名贵的科学断想,冲破古人咏月的陈规,道古人所未道,发古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较那些纯挚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

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

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

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

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十全十美,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
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水调歌头-中秋

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整顿悲惨兴况,分付尊中醽醁,

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景致,遍倚阑干十二,

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
词的上片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并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迁移转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神往隐居生活之意,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古人轨辙”的特有风格。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故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光阴,须用著些难。

直待薄暮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描写的是中秋时,早高下雨晚上晴朗的情景,给人一种雨后天晴的中秋之夜。

桂枝喷鼻香-吹箫人去

宋-刘辰翁

吹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

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

二十四桥,颇有杜布告否。

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

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
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墨客,宋亡不仕。
本文通过写景、抒怀的双重手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述,通过情景交融的办法道出国破家散的心伤感想熏染。

人月圆

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生平愁。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

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骚。

芳尊美酒,年年纪岁,月满高楼。

人月圆

宋-汪梦斗

平凡一样窗前月,人只看中秋。

年年今夜,争寻诗酒,共上高楼。

一奁明镜,能圆几度,白了人头。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输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