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古诗呢?

接管美的熏陶:

古诗的艺术性强、美学代价高、思想境界佳,孩子在欣赏、理解古诗时,脑中自然会勾勒出一幅画面,他对“美”的感知和领悟会更敏锐,审美能力也会增强。
“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大家都很倾慕《中国诗词大会》中才女武亦姝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雅气质,而孩子多吟诵古诗,也能提升气质。

积累措辞素材

孩子学习措辞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先听再随着说,末了才能灵巧运用。
古诗措辞精练、对仗工致、韵律幽美、节奏明快,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孩子措辞学习初期很好的素材。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学习古诗,孩子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以及幽美的诗句,为他将来谈吐出口成章、写作行云流水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提高人格教化

古诗中大多是讲述修身、自省、为人、交友、治学等道理的,古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塑造精良的品质。
比如,从《悯农》中孩子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学会珍惜粮食;从《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孩子体会到了梅花独善其身的高洁品质;从《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会戴德。

若何教孩子学古诗8大年夜亲子互动方法带你玩转古诗

理解丰富知识

很多古诗都是叙事和抒怀相合的形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写的是戍边士兵的怀乡情,而想要理解这首诗,就须要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知道为什么“东风不度玉门关”的地理知识。
(记得我家宝爸在给小妞讲这首诗时还特地拿了中国地形图,见告她:玉门关南边是昆仑山脉和青藏高原,北边是蒙古高原和祁连山脉,东边是黄土高原,从东边吹过来的东风被秦岭和黄土高原挡住,以是吹不到玉门关。
)因此,在诗中学习历史和地理,也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一举多得。

既然学习古诗对孩子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如何教孩子学古诗呢?

是像我们小时候学诗那样,逐句跟读,去世记硬背,读诗百遍,其义自现吗?或是读一句便大略给孩子阐明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孩子真的能理解吗?

宋朝著名墨客陆游在教诲儿子时曾说,“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教孩子学古诗不应急功近利,咱不是为了跟别人攀比几岁能背多少首诗,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事特点,采取有趣的形式,带孩子真正走进古诗的天下。

1. 动画故事,理解古诗

古诗讲究意境,工于韵律,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纯挚只是通过言语来阐明,对孩子来说过于抽象。
孩子只有将措辞和详细事物联系起来,影象和理解才能不断加深。

以是,家长可以在讲古诗之前,先带孩子看相应的视频图像,可以是动画片,也可以是实景演绎。
例如在各大视频网站都能看到的《少儿古诗精选》,短短一两分钟的片段,就将诗中的画面呈现在面前。
此外,强烈推举《良心国漫中国唱诗班系列》,内含16首经典古诗词,细腻而动听的故事,处处表示中国韵味,绝对的国产良心动画片。
可惜集数比较少,更新有点慢哦。
还有ahaschool(APP或"大众年夜众号都能搜到)里的《唐诗300首大电影》,都是实景拍摄,制作精美,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平常。
这些资源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除了通过视频图像来理解,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古诗背后的故事,理解墨客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了这首诗,或者诗中发生了什么奇闻趣事。
例如《给孩子的古诗故事》这本书,就收录了很多经典的古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发孩子的兴趣,学古诗就不再那么呆板了。
给小妞讲了这些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李白也会追星,墨客里也有十次考试都没及格的“学渣”(罗隐),还有诗人为了写诗差点儿出车祸(贾岛)……

2. 联系生活,感想熏染古诗

春去秋来、日升月落、花鸟鱼虫,墨客把这些贴近生活的景与物融进诗中,以是古诗离孩子的生活并不迢遥,而我们便可带着孩子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去吟诵并感想熏染古诗的意境。

春天,看河岸边杨柳依依,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咏柳》)的神奇;雨中溜达,不自觉便能吟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雨过后,感想熏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也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而触动。

夏天,到公园里不雅观赏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见证从初夏到盛夏景致的变革,偶尔还能有“鱼戏莲叶间”(《汉乐府》)的小惊喜。

秋日,天高气爽,带着孩子登山,感想熏染“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山居秋暝》)的惬意;见到漫山红叶,孩子是否会吟出“霜叶红于仲春花”(《山行》);秋风瑟瑟,抑或让你想到了“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风》)?

冬天, 望着白雪茫茫的大地,想象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的画面;看到树上的积雪,感叹“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若是有幸见到腊梅开放,还能吟一首“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在四季中感想熏染日月山水的魅力,除此之外,如《咏鹅》《画鸡》《古朗月行》《赋得古原草送别》比及处颂扬的诗描述的也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孩子也更能快速地理解和接管。

3. 外出游览,探寻古诗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的时候便是学古诗的最好机遇,寻着墨客的足迹去探访诗中之景,感想熏染诗中之情,不自觉中吟诵出诗句来,岂不妙哉?

记得去年小小翅膀5岁的时候,我们去了六朝古都南京嬉戏。
闲逛役夫庙拐进乌衣巷,参不雅观了王导、谢安纪念馆,看到了“乌衣巷口夕阳斜”,小妞学会了《乌衣巷》;夜晚溜达在秦淮河边,感想熏染了“烟笼寒水夜笼沙”,小妞学会了《泊秦淮》;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古鸡鸣寺,小妞学会了《江南春》;后来途经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顺便学了一首袁枚当年在随园所作的《所见》;可惜由于韶光关系没能去成凤凰台,否则还能再学一首大墨客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带着古诗去旅行,实在是从《藏在舆图里的古诗词》里得到的启示,在此推举给大家。
这套书共有4册,还配有一张中国舆图。
孩子们就像乘坐着光阴列车一样平常,到了墨客所处的年代,穿梭在时空地图中,通过有趣的漫画、生动的图片,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聆听舆图上的传说。

4. 谛听音乐,唱学古诗

孩子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和浓厚的兴趣。
当音乐响起,他们便会不自觉地随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
节奏明快的古诗搭配上音乐,孩子很随意马虎就能接管并记住,俗称“磨耳朵”。

现在经典的古诗基本上都有相应配乐,例如《婷婷唱古文》,一样平常会先唱一遍,再朗诵一遍,旋律幽美,朗朗上口,在各大音乐APP上都能搜到。
还有咱们CCTV的大型综艺《经典咏流传》,孩子在不雅观看的过程中也能理解古诗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

但唱学古诗不仅仅是大略地“听”,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合营着拍手、跺脚或用沙蛋等乐器来打拍子,增加唱古诗的意见意义性。

此外,还要提醒您一点,用唱歌的办法学习古诗紧张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兴趣,更多地还是该当鼓励孩子朗诵,并把稳及时纠正孩子的吐字发音。

5. 想象创造,描述古诗

很多古诗都是描述景致的,古人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维妙维肖。
以是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把诗中的情境画出来,不需像古人那样绘出风雅的水墨画,只需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从诗中感想熏染到的情绪和画面表达出来即可。

创意手工同样是很好的延伸活动,孩子可以考试测验用超轻粘土或彩纸来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在学到《四季田园杂兴(其二)》的“梅子金黄杏子肥”时,小妞用粘土捏了一颗梅子树;而学到《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时,小妞用彩纸做了一朵菊花。

6. 情境演出,舞动古诗

在孩子理解古诗的根本上,我们可以带着他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诗句。
例如《村落居》这首诗,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创编一些大略的动作,将诗中的关键词演绎出来,就像在跳一支幽美的舞蹈,也更能加深影象。
详见视频中小妞的演绎哦!

视频加载中...

而故事性强的古诗,便可以亲子合营,将它当成舞台剧来演出。
例如,《赠汪伦》这首诗,一人扮演李白,一人扮演汪伦。
扮演“李白”的人假装乘坐着船即将离开,而“忽闻岸上踏歌声”,扮演“汪伦”的人可以带上家中其他人一起,为“李白”踏歌送行。
家里还可以拿个大盆当作“桃花潭”,然后“李白”指着“桃花潭”对“汪伦”表示感激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孩子最喜好角色扮演了,一定会沉浸在这样美妙的演出当中的!

7. 游戏PK, 玩转古诗

孩子的影象特点便是记得快,忘得也快。
因此,在他们节制了古诗之后,要常常“温故而知新”,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进行PK赛,巩固复习。
我在家常常和小妞玩下面几个游戏,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哦。

古诗接龙:顾名思义,一个人说上句,另一个人对下句。
这也适用于两三岁初学古诗的小朋友。
家长可以先说每句古诗的前几个字,让孩子接“字尾”或接“词尾”。
例如,家长说“春眠不觉~”孩子接“晓”;当孩子熟习之后,家长可以说“春眠~~”让孩子接“不觉晓”。
鲨鱼嘴巴:双手合掌手臂交叠在一起当“鲨鱼嘴巴”,当“嘴巴”张大时,就要大声说古诗,“嘴巴”逐步合上时就要小声说古诗。
也可以家终年夜声说,孩子小声说;或者家长小声说,孩子大声说。
飞花接古诗:这个游戏的灵感来自于古代的“飞花令”。
家长在卡片上写上一些古诗中常常涌现的字或词,如“山”、“月”、“雨”、“桃花”等。
任意抽取一张,每人都要说出含有上面字的古诗词,比比看谁说得多。

8. 随诗识字,影象古诗

到了大班或小学阶段,孩子的识字量逐步上升,我们便可将学古诗与认字相结合。
例如开始学习一首新古诗时,先请孩子看着笔墨,自己考试测验读一遍。
建议先从常用字多的古诗读起,如《一去二三里》《登鹳雀楼》《画》等。

家长还可以把古诗里的字排版在格子里,(如下图)打印下来,再剪成一张一张的“字卡”。
然后将字卡打乱顺序,请孩子重新排列,过程中既复习了古诗,又巩固了认字,一石二鸟。

古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孩子的聪慧之门。
古诗词的积累,“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孩子的教化、气质、品性以及看天下的态度,得到的将是受益生平的储备。
因此,趁着这最好的机遇,带着孩子一起玩转古诗吧!

【想要理解更多育儿知识,记得关注翅膀妈咪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