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空风习习,山静鸟啾啾。
蝶舞花间夏,叶落树上秋。
以下是我的回答:
不是。
您这首不是诗。
我是朋友。
诗首先是文章。合不合理,合不合情?
诗如故事,再看他有不有奇,有不有趣?
诗也有诗的规矩,好比相棋、围棋、跳棋都是棋,却玩法不同。
但,诗一定不是解释书。
回过分来,由于您过于追求诗感(读的觉得),而忽略了诗作为文章的本身。您的随笔很好,但这回在古诗的长河中翻船了。或许是过于小瞧,不就几个字嘛,我动辄千行,哪有搞不定的?
是的,短小精悍是诗的特色,但也是诗的难度。由于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启承转合四部各司其职,环环相扣。
说远了,您大意了。
我认为大意的地方:
①林空风习习,
为了风,您用“林空”,林都空了,风别太小,“习习”不当。
二者,“空”,什么空?树叶空还得两月呢,况且如上述。“人空”可能性不大,但较合理。“鸟空”古诗常用,却不合理,因下句鸟出来了。
文章都错了,无诗可谈。
②山静鸟啾啾。
自我抵牾,“山静”何“来啾啾”。
我也知道“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是我中学时期笔名),把稳手腕,是反差、衬托,却不是自相抵牾。
手腕也错了,不是诗。
③蝶舞花间夏,
夏的韶光早过了,秋草的小花不算“花”,除非“菊”等。诗料取材不对。
花间,作为文学,不会只是表达一两朵。这样的夏花等不到秋叶。
取材不通,非文非诗。
④叶落树上秋。
落叶为秋,而您另辟路子,叶落完树上的秋。不大畅通,犹如秋一贯在树上。
表达不当,非诗。
您可以说我吹毛求疵。但是,纵不雅观流传下来的诗文,哪一首经不起我这样的阐发?
当然,多读几遍古诗,您便能明了诗的措辞。改一下下对您来说不难。我便替您改了。也听听您的建媾和评判。
秋日Ⅱ改作
林疏风习习,人静鸟啾啾。
蝶失落花时夏,叶寻凉后秋。
附: 秋日 || 原作
林空风习习,山静鸟啾啾。
蝶舞花间夏,叶落树上秋。
我是朋友。
我爱诗文,希望豁亮清明的诗界。
现在好些玩两把,或自我陶醉的稀里糊涂写。一些人也胡里胡涂赞。诗风败坏。借您的小过失落大园地以正视听。
我是朋友,您能写好格律诗的,我明白,您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