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34;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历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鲁公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去世,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终极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辍笔
西晋初年,陆机曾撰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惊叹不已,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以示辍笔。后便有"陆机辍笔"的典故。
巧对王济
陆机曾到侍中王济那儿,王济指着羊奶酪对陆机说:"你们吴中有什么与此匹敌?"陆机回答说:"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盐豆豉。"当时称为有名的对答。
二陆利害
卢志曾当着众人问陆机道:"陆逊、陆抗跟你谁近谁远?"陆机道:"正犹如你跟卢毓、卢珽一样。"卢志沉默不语。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远邦他乡,该当不熟习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陆机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利害。
骏犬传信
当初陆机有一只名犬,名叫黄耳,他喜好它。后来寄寓在京城,良久没有干涉干与家事,便笑着对狗说:"我家久无书信,你能否送信取回呢?"狗摇着尾巴叫出声。陆机便写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复书返回洛阳。此后便习以为常。
兄弟异同
蔡谟在洛阳的时候,瞥见陆机、陆云兄弟住在僚属办公处里,有三间瓦屋,陆云住在东头,陆机住在西头。陆云为人,文雅纤弱得可爱;陆机身高七尺多,声音像钟声般洪亮,言谈大多年夜方冲动大方。
戴渊投剑
戴渊年轻时,很侠义,不把稳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打击、抢劫贩子和乘客。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他在岸上,坐在折叠椅上指挥部下的人,安排得条理分明。戴渊原来风姿仪态挺立非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低劣的事,神彩仍旧分歧凡响。陆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匪贼吗?"戴渊感悟堕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重他,和他确定交友,并写信推举他。后来,戴渊在东晋官至征西将军。
人物平生荆衡杞梓
陆机陆机生于吴郡横山(今江苏昆山)。他出身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大司马,陆机为陆抗第四子。他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爱慕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凤凰三年(274年),陆抗逝世,陆机与其兄陆晏、陆景、陆玄及弟陆云分领陆抗部曲 ,担当牙门将。
太康元年(280年),陆机二十岁时孙吴灭亡,他于是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由于陆机父祖宗亲在孙吴都位居将相,功绩卓著,他深深感慨吴末帝孙皓抛弃祖业,屈膝降服佩服西晋。便评论孙权得天下、孙皓亡天下的缘故原由,又追述自己祖父、父亲的功业,于太康九年(288年)创作了《辨亡论》(分上、下两篇) 。
二陆入洛
太康十年(289年),陆机与弟弟陆云一同来到京师洛阳,初入洛阳时,二人志气高昂,自认为是江南名族,不重视中原人士,只拜访当时的绅士、太常张华。张华一向重视陆机的名声,陆机与张华相见便感到一壁如故,他钦佩张华的德望风范,以师长的礼仪对待他 (后张华遇害,陆机为他作了诔文,又创作《咏德赋》来吊唁他 )。张华说:"伐吴之战,得到了两个俊士。"并把他们推举给诸公 ,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志匡世难
太熙元年(290年),太傅杨骏征召陆机任祭酒。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皇后贾熏风发动政变,诛杀杨骏。
元康二年(292年),陆机接连担当太子洗马、著作郎。他喜好交游权贵门第,与外戚贾谧敦睦,为"金谷二十四友"(一作鲁公二十四友)之一,因而遭到讥讽。
元康四年(294年),吴王司马晏出京镇守淮南,任命陆机为吴国郎中令。元康六年(296年),随吴王游梁、陈之地,其冬,转任尚书中兵郎。元康七年(297年),转为殿中郎。
元康八年(298年),陆机出补著作郎。
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后并辅政后,陆机被请为相国(司马伦)参军。因参与伐罪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不久,司马伦将要篡位,任命他为中书郎。
永宁元年(301年),三王(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举义,诛杀篡位的司马伦,齐王司马冏认为陆机任中书之职,疑惑加司马伦九锡以及惠帝禅诏之文陆机有参与,于是收捕陆机等九人交付廷尉入罪。仰赖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一齐接济疏理,陆机才得以减免去世刑,被流放边地,碰着大赦才没去。当时中原多难,与陆机交好的江南绅士顾荣、戴渊等都劝陆机回到江南,陆机仗着才能声誉,志在匡正世难,以是不从。司马冏主政后,恃功自夸,受爵位不礼让,陆机厌恶他,便作了《豪士赋》来讽刺司马冏。司马冏仍未觉悟,而终极失落败被杀。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推让功劳而不自居,慰劳下士。陆机既感谢他救过自己的恩德,又见朝廷屡有变异祸难,认为司马颖必定能使晋室兴隆,于是委身于他。司马颖让陆机参大将军军事,任平原内史,后世遂称其为"陆平原"。
河桥鼓哀
陆机画像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因家中三代为将,是道家所忌讳的,外加客居他乡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以是陆机武断要求辞去都督之职。司马颖不同意。陆机同乡人孙惠也劝陆机把都督之职让给王粹,陆机说:"你是说我要犹豫躲避贼子,恰好会招致灾害。"于是就任。司马颖对陆机说:"如果事情成功,封你为郡公,任台司之职,将军你要努力啊!"陆机说:"从前齐桓公因信赖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诸侯之功,燕惠王因疑惑乐毅而失落去将要成功之业,本日的事,在您不在我啊!"司马颖的左长史卢志内心嫉恨陆机得宠,对司马颖进言道:"陆机自比于管子、乐毅,把您比作昏君,自古以来命将派兵,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司马颖沉默不语。
陆机开始治军时,军旗折断,二心坎很是厌恶。军队列阵出发,从朝歌至河桥,鼓声传数百里,自从汉魏以来,还未曾有过这样盛大的出兵场面,长沙王司马乂挟持惠帝与陆机在鹿苑征战,陆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去世的士兵犹如积薪,涧水为此不流,将军贾棱也战去世。
华亭鹤唳
陆机苏州石刻像当初,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孟超率领一万人任小都督,还未征战,就放肆士兵掳掠,陆机逮捕了主凶。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转头对陆机说:"貉奴(北人对南人的蔑称)能作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孟超公开对众人说:"陆机将要谋反。"又给孟玖写信,说陆机怀有二心,不赶紧决斗。作战时,孟超又不受陆机统领,轻易率兵独自进军而覆没。孟玖却疑惑是陆机杀了他,便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都被孟玖利用,与牵秀等共同证明。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当晚,陆机梦见黑车帷缠住车子,手撕扯不开,天亮后牵秀的部队就到了。陆机脱下戎装,穿上白帢,与牵秀相见,神态自若,对牵秀说:"自从吴国覆灭,我兄弟宗族遭受大晋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符带兵。成都王把重任交给我,我推辞却没有获准。今日被杀,难道不是命吗!"便给司马颖写了一封信,言辞非常凄恻。临刑时,陆机感叹道:"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于是在军中遇害,时年四十三岁。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弟陆云、陆耽也随后遇害。陆机既不当去世罪,士卒都因此感到痛惜,没有谁不为此堕泪。这一天白天大雾弥合,大风折树,平地积雪一尺厚,议论的人认为是陆机冤去世的象征。他去世后,好友纪瞻赡养接济陆家,无微不至。
陆机遇害后,还葬云间,今其墓周河套尚存遗址,仍可辨认。
病重去世
隆安四年(400年),王珣因病解职。同年五月丙寅 (6月24日),王珣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获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桓玄辅政时,改赠王珣为司徒。
造诣文学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美,诗风繁缛。所谓太康诗风便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首创了骈文的先河。陆、潘诸人为了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的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腕。他们诗中山水描写的身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紧张用于描写山姿水态,为谢灵运、谢朓诸人的山水诗起了先导的浸染。
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利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 特色的紧张表现。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朴实到华美,由大略到繁复,是一定的趋势。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壁,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浸染。
陆机流传下来的诗,共105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
陆机赋今存27篇,较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辨亡论》外,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陆机还仿扬雄"连珠体",作《演连珠》五十首,《文心雕龙·杂文》篇将扬雄以下浩瀚模拟之作称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崇陆机之作:"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张华曾对陆机说:"别人作文,常遗憾才华少,而你更担心才华太多。"其弟陆云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君苗见到兄长的文章,便要烧掉他的笔砚。"后来葛洪著书,夸奖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他的文辞弘达俏丽典雅全面,英锐洒脱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文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张溥赞之:"北海(孔融)往后,一人而已"。
思想
陆机创作时恪守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并深受黄老思想内修之学的影响。理论见地在许多方面都跟道家思想密切干系,或直接引用,或是对其加以发挥,很有老庄思想的风范。
陆机在政治上主见实施分封制,曾著《五等论》以解释。
书法
陆机善书法,其章草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大不雅观录》里说《平复帖》为"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平复帖》对后世也产生过较大影响。清人顾复称"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这些评论或许有牵强附会之感,但若是怀素、杨凝式当真见到,也确会为之动情。董其昌赞云"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数行,为希代宝"。《宣和书谱》还曾收录有其行书《望想帖》 。
墓址陆机墓又称丞相坟,将军墓。旁有庵,在福泉山脚下,通波塘西畔,系县古迹,常有文人学士来竭墓凭吊。按正德《松江府志·卷十七·冢墓》记载:陆氏十三墓俱在松江府西北二十里旁边。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