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园里张灯结彩,一条条字谜迎风飘荡,身着传统汉服的学生衣袂飘飘地徜徉在五彩缤纷的灯海中,感想熏染着元宵节欢快、喜庆、祥和的气氛。他们或凝眉思虑、会心一笑,或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有的同学已经胸有成竹地集齐了5张字谜,有的同学还在相互参详争取超越……
猜字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但在兰生复旦中学,传统的活动却另有深意——这里的字谜,都是“原创”,来自于师生的无限创意。这次“猜字谜”活动的预备从寒假就已经开始,师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积极踊跃地设计了400多条原创字谜,个中的文化秘闻、奥妙构思,无不令人叹服“功底深厚”。“2^2,3^2,4^2,5^2,6^2,7^2,9^2,10^2”,这是一串什么神奇密码?你猜出来了吗?六(1)徐昊哲创作的这个谜语,答案原来是“一方有难,八方增援”。物理王政博老师设计的高难度的卷帘格字谜“日日朝阳新蕙喷鼻香(猜简单称谓一)”和七(5)班颜晓沐同学设计的“羊腿横在牛身上(打两个字)”,也都别具匠心,富有寓意。
打着油布伞,七(4)班的吴与伦正在低头沉思,他的手中已经握着四五张猜出的字谜。这是一个从小就喜好传统文化的男孩,为了这次活动,他特意购买了汉服和扇子,由于下雨,妈妈还特意给他借来了一把油布伞。这让温文尔雅的他,置身于小花园和古色古喷鼻香的纸灯笼中,俨然一个诗人样子容貌。“我一贯都很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平时会看自发地去找一些干系的书本阅读,”吴与伦说,“最近我正在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这类书,深深刻神于此。正巧有这样的元宵节活动,我们都身着传统衣饰,猜着字谜,仿佛有一种梦回唐朝的觉得。”
和学生们一起游园的,还有学校的老师们。老师们身着汉服,梳着精细的发髻,着淡雅的妆容,置身在小花园中,俨然便是那个时期的窈窕淑女。原来,她们分别是学校“幽兰文学社”、“汉服研究社”和“葳蕤诗社”的辅导老师。“汉服研究社”的辅导老师张奕是一名美术老师,花园里悬挂的部分灯笼图案便是她辅导学生亲手绘制,他们在美术老师的辅导下,用细腻的心思,在小小的灯笼上精心设计,将绘画、剪纸融为一体,倾注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下午班会课上,各班教室在传统小挂饰的点缀下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班组织开展了“庆元宵”主题班会,理解元宵节的历史、变迁、各种习俗以及背后蕴涵的文化背景、寓意。
在兰生复旦中学,元宵节创字谜猜字谜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除此之外,还有系列干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学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每学期都开设“幽兰文学社”、“汉服研究社”、“中富丽食研究社”等学生社团,让浩瀚热爱中国古诗词、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徜徉于此。
末了,附上学校师生创作的部分字谜,看看猜得出几个?
栏目主编:徐瑞哲 笔墨编辑:龚洁芸
来源:作者: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