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入海口

有个著名的“鸟类国际机场”

这里是鸟类迁徙的主要驿站

每年南来北往迁徙至此的鸟类

这只天鹅成团宠背后故事太有爱

超过600万只

在这里,有一只叫“小雪”的天鹅

是大家的宠儿

这只天鹅为何成“团宠”?

故事还要从14年前提及……

从奄奄一息到起去世复生

这只天鹅再也没有离开

在黄河的入海口

有一片泥沙堆积而成的平原——黄河三角洲

1992年10月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由于常常有周边或迁徙至此的鸟儿

意外受伤,须要救助

保护区逐步组建了鸟类救助站

李建便是个中的一名鸟类驯养师

△李建与同事对鸟儿进行救治

2007年12月的一天

救助站附近村落民打来电话

一只受伤的天鹅亟待接济

李建和同事赶过去后

创造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野生天鹅

翅膀、腿部等都受了严重的伤

“当时救助它的时候,也没抱太大希望”

为方便照料,李建把它带回宿舍

专门为它搭了个小窝

悉心照料两三个月后

这只天鹅竟奇迹般地规复了活力

后来,它被取名“小雪”

△李建和“小雪”

“那个时候‘小雪’像孩子似的跟前跟后

只要我蹲下

它就直接扑到我怀里来了”

在“小雪”身体规复之后

李建也考试测验过让它回归大自然

“但放生好几次都不走”

就这样,“小雪”一贯留在了保护区

如今,14岁的它已经“鹅到中年”

在长期的相处中

它也逐步成了所有事情职员的“宠儿”

从不喜好鸟到爱上和鸟打交道

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由于父母都是保护区的老职工

李建从小就在此终年夜

2003年,园林艺术专业毕业的他

怀着对故宅的留恋

回到保护区事情

从护林防火员再转为鸟类驯养师

“实在我一开始不喜好鸟儿

我喜好小猫小狗”

李建说,“小雪”对自己的留恋

让他逐步爱上了和鸟儿打交道

△李建和“小雪”

不过,刚来时

这里可没多少鸟儿能跟他做朋友

李建回顾,那时保护区还比较荒凉

冬天风沙很大,野生鸟类也不多

“也便是大雁、野鸭之类的比较多一些”

近些年,保护区持续履行

一系列湿地规复、生态补水工程

和外来物种管理实验项目

湿地生态环境改进

目前,黄河三角洲已累计

规复湿地188平方公里

这里还建起了生态监测中央

重点监测珍稀濒危鸟类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鸟儿

“恋上”黄河三角洲

李建说,如今自己在事情中

偶遇各种珍稀鸟类再平常不过

“东方白鹳、丹顶鹤、天鹅、白鹭

还有老鹰之类的”

△去年冬天,李建放工时拍到的迁徙鸟群。

据理解,1992年至今

黄河三角洲的鸟类已由187种增加到371种

个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分别有25种、65种

这里已经成为东方白鹳环球最大繁殖地

黑嘴鸥环球第二大繁殖地

“时常觉得

在这儿事情真的很幸福”

如今,加上李建在内只有9人的

鸟类救助站早已名声在外

周边居民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

也在不断提高

创造受伤的鸟儿后

他们常常主动打电话来

提及这些年自己到底救助过多少鸟儿

李建也数不过来了

“东方白鹳、白鹭、白鹤……

加起来怎么也得上百只”

上个月,李建和同事

刚刚根据附近油田职工的线索

救下一只草鹭

△李建和同事上个月救下的草鹭

“鸟儿的伤养好之后

能放回大自然我们就会只管即便放回

但也有很多不愿意走的”

李建笑着说

“黄河三角洲环境好

鸟儿对这里的环境熟习了

不愿离开了”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喜好这里的不只是鸟儿

李建说,如今自己在事情中

常常觉得特殊幸福

“特殊是景象晴朗的时候

看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

看天上各种鸟儿嬉戏纷飞

心情特殊惬意”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

每年都在发生新变革

李建也希望有更多的鸟儿

来这里安家落脚

成为他的“好伙伴”……

监制/徐冰 主编/马文佳 张志达

总台/许晨阳 庞振

编辑/许晨阳 校正/高少卓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供应

封图来源/总台《时政画说》,总台国广李晋拍摄

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