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一回,说贾府是“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可知贾府富贵延续了近百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详细地先容了贾府各房情形,曹公这么写,实在是别有深意的。

红楼梦开篇说真事隐去,假语村落言,于是曹公独创了许多人名隐喻,比如甄英莲寓意真应怜,元迎探惜四春寓意原应嗟叹等。
对付贾府几代子孙的名字,曹公又都隐蔽了哪些深意呢?

第一代:贾演、贾源,寓意敷演之源头

按冷子兴先容,贾府最初发财的出发点,即来自于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

红楼梦贾府五代子孙名字里藏着兴衰荣辱曹雪芹真不简单

这也便是红楼梦一段故事的源头,因此谓贾源、贾演,又甲戌本凡例中提到:作甚不用假语村落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线人哉?

由此可知,贾演、贾源之名,有两层含义。
一则,从字义上看,演、源寓意敷演故事之源头,是石头记故事演义的起源。
二则,从字形上看,演、源两字皆有水字旁,取源头活水之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亦是暗示天子雨露恩典膏泽。

贾演、贾源两兄弟,由于跟随主子出生入死,按焦大醉骂之言,九去世生平才挣下这家业。
贾府的水即是江山初定后所封赏的国公爷的爵位,且子孙后代是可以继承爵位的。

俚语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遗憾的是,贾府不过五代,就已衰退,可哀可叹。

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寓意东风化雨、积德教养

贾府到了第二代,则从演、源到了化、善,此时天下太平,贾府也因战功成为新朝新晋的天下王谢,此时第一代的宁荣二公应都健在,他们深知富贵荣华得来不易,以是在国家安定,家业初创后,开始教养子孙。

一个化字,寓意教养,向化,既是表达对新朝的归顺臣服之心,更是表达了对子孙所寄予的厚望。
一个善字,寓意积善,向善,既表达了宁荣二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人品,更表达了他们教诲子孙的理念。

贾政打宝玉一回,听闻金钏跳井,曾自言道:好端真个,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由此可知,宁荣二公教诲理念影响之深远。

林如海也曾评价贾政: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
贾政之祖父,说的自然是贾源,可知贾演、贾源兄弟之为人。

他们是从去世人堆里爬出来的,是贾府家业的创立者,以是深知荣华得来不易,为了能使子孙永享富贵,家业得以永续,兄弟俩开枝散叶后,即开始重视对子孙的教诲。

如果说,演、源宁荣二公首创和奠定了贾府家业,那么随后的化、善两人则连续将家业更好地传承下去,为后来的贾府子孙弃武从文(或者说重文轻武)奠定根本。

第三代:贾赦、贾敬、贾政、贾敷、贾敏,寓意弃武从文,从军功封爵到科举入仕

俚语说,富不过三代,贾府先人靠战功挣得一份家业,贾府子孙后代,从此飞上枝头,靠祖荫成为富二代富三代,但在古代,荫封袭爵,是逐代降级的,真正能永享富贵的,只有不断地建功立业,考取功名,才是正道。

贾府到第三代,其所在朝代,也一定进入和平稳定、繁荣昌盛期间,国家无战事,贾府子孙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可以上沙场杀敌,靠着战功受封,想要家业永继,只能重视文化教诲,教诲子孙读书,从军功封爵向科举入仕转变。

以是我们看,贾府到了第三代,名字中都有一个笔墨旁,这无疑寄托了贾府先人对子孙于科举仕途上所寄予的厚望。
他们希望子孙中有能通过科举之路,连续振兴家业,光耀门楣的。

不仅如此,这里面也包含了贾府先人对付文化、知识和教诲的重视,大概起初宁荣二公知识水平有限,更谈不上什么文化秘闻,虽然靠着战功受封国公爷,但过去武将由于头脑大略,四肢发达,空有蛮力而无文化教养,朝堂中亦多受排挤,因此他们在开枝散叶后,立即着力对子孙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诲,和仕途经济学问的重视。

这一点,原文有两点可以作证。
一则是贾敬、贾政于仕途经济上的突出表现,贾敬是贾府中唯一通过科举出身的进士,以此可以解释祖宗对文起事业的重视。

贾政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他“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
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后来因天子体恤先臣,额外赏了贾政一个官,他因此也就没有参加科举,可见贾政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与其祖对教诲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二则即是贾府设立的学堂,第九回提到“原来这贾家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开山祖师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求学。
”由此可知,宁荣二公在立业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教诲的主要性。

此外,从贾政多次督匆匆宝玉学业,湘云、宝钗、袭人等多次规劝宝玉读书可知,贾府对付通过科举入仕,不仅重视,且有着非常急迫的欲望。

第四代: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宝玉,寓意耽于金钱享乐,开始坑家败业

俚语说,创业难,守成更难。
贾府到了第四代子孙,已经呈现两个趋势,一则此时的贾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繁华的顶点,以是从这代子孙都以象征财宝的玉字旁命名可知。
此时的贾府,一定是“金满箱,银满箱”的。

另一方面,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曾以几个俚语警觉她,道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这也便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兴尽悲来”的道理。

贾府已达辉煌的顶点,再往前便是连忙坠落的下坡路了,由于此时的子孙,已经开始耽于金钱享乐,坑家败业。

贾府子孙以玉字旁命名,珍、珠、琏等,都是珠玉瑰宝,名贵器物,也正好暗合了子孙“安富尊荣者尽多,运谋划画者无一”,讲究场面,不知省俭的坐吃山空的行为。

比如贾珍与秦可卿的关系,冷子兴说他“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比如贾琏在外的鬼混,冷子兴说他“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

贾珍、贾琏作为宁荣二府最有代表性的长房长孙,却都不喜好读书,整日偷鸡戏狗,眠花卧柳,言传身教,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像贾宝玉更是不喜好读书,只知在內帏厮混。

贾府的偌大家业,正是在第四代子孙手里迅速耗尽败光的,诚如焦大醉骂时说的: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
逐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一番话,揭开了贾府子孙败家的丑行和贾府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的真实缘故原由,也因此,宁荣二公之灵,在委托警幻仙子警宝玉痴顽时,曾失落望地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

贾府子孙之败家,可见一斑。

第五代:贾蓉、贾蔷、贾芹,寓意短暂兴废之草木,大厦将倾矣

俚语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抵世间兴废期限最短的便是草木了。
如果我们按照二十年为一代人来打算,贾府到了第五代的草字辈时,刚好是“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贾府第五代子孙,命名皆有草字头,寓意贾府经由百年富贵荣华之后,已到了多事之秋,到了要草枯荣败、凋零颓败之时。

根据曹雪芹伏笔,脂砚斋提示,贾府终极的败落,亦是在秋日,由于秋日既代表了丰收,却也象征着枯败。
毫无疑问,在红楼梦里,秋是万物枯败凄凉之兆。

贾府草字辈的代表人物,如贾蓉、贾蔷、贾芹等,亦都是败家子孙,贾府从先人手里的源头活水,到草字辈里的金玉其外败絮个中,不过短短五世,一个曾经赫赫扬扬、风光无限的天下王谢,就走向了末路。

秋草,衰败干枯,一把火即成灰烬,贾府终极被抄没,会不会被一把火烧成瓦砾堆?不得而知。
曹公写五代子孙,以草字头命名,除了寓意衰败之象,想来还有两层深意。

一则草寓意草包,意在讽刺贾府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从祖宗战功受封,到科举入仕,到如今安富尊荣,贾府子孙继续家业,振兴家族的能力,可谓一代更比一代差,到了贾蓉这一代,切实其实便是无能的草包。

二则草有枯败,亦有东风再生时。
诗云: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贾府第五代子孙,也不全是草包无能之辈,还有贾兰、贾菌这样的好学求上进的子孙。

据李纨判词“桃李东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可知,贾兰作为贾府第五代子孙,经由多年苦读,在贾府败落之时,却通过科举高中,也算是能够振兴贾府百年家业末了的一丝曙光。

综上,曹雪芹苦心孤诣给人物取名,并隐蔽深意,尤其对付贾府五代人的命运,可以说存心了极深的心思。
从万物之源的水,暗示贾府首创家业的先人,到家业初定后的文,暗示对子孙教诲的重视,再到暗示富贵已极的金银财宝,到寓意枯败颓败的草木,可谓独具匠心,一把酸楚。

实在单从贾府五代子孙命名来看,就可得出秦可卿所说的“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
”贾府五代子孙的名字,早已暗示兴废兴衰,前八十回的情节,不过因此此展开,在这总的荣辱循环之中,敷演出更多令人堕泪的凄凉故事,曹公真好笔墨。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