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些不一般的情形。
墨客不但不避讳“重复用字”,反而是刻意重复用字。
至于一些古体诗,更因此重复嵌字为能事,肆无忌惮,写尽心头波澜。

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喜好诗词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4首重复嵌字的诗词,回旋反复,韵味悠长,堪比美酒喷鼻香。

第1首,《黄鹤楼》: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崔颢。
这首诗的文体是七律,也便是近体诗。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诗里面是反复镶嵌着“黄鹤”二字。

4首重复嵌字的诗词回旋反复韵味悠长堪比美酒佳酿

千百年来,人们没有由于重复而看轻这首诗,相反,人们都把自己的膝盖献给了这首绝唱。
就连大墨客李白,看到这首诗,也不得不感叹一句:“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宋代墨客严羽曾经评价《黄鹤楼》这首诗是“唐人七律第一”。
清代墨客沈德潜也夸赞这首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之以是这首诗广受赞誉,缘故原由有很多。
而这反复嵌入“黄鹤”的写法,正是一个主要的优点。

古人评论说:“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

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

正是这种重复的写法,使得这首诗气概雄大,一气呵成,浑融无极,不拘泥于古体律诗之别,而有超卓千古之气,令后人回味悠长。

第2首,《桃花庵歌》(节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神仙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这首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
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喷鼻香》中就涌现了这首诗,让更多人领略到唐伯虎的才华。

这首《桃花庵歌》可谓是唐伯虎生平的真实写照,既有一种不被世俗看重而自我解嘲的味道,又有一种甘之如饴的欣喜。

而这首诗不断重复花和酒两字,来回循环,反复到来读者面前,让人以为相称惊艳。
唐伯虎在仕途无望的情形下,全靠着桃花与美酒解忧,而在解忧过程中,他更是彰显了自己的脾气。

第3首,《止酒》: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目前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这首诗的作者是晋代墨客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不事雕琢,清新自然,发自内心的歌唱,落在纸上就变成了诗。

而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想要戒酒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十分喜好饮酒的。
他曾经写过《饮酒》的浩瀚名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而这时候,陶渊明却决定戒酒。
多年的老朋友,陶渊来日诰日然依依不舍,以是我们看到诗歌里面反复嵌入“止”字,越是说“止”,越可以看出陶渊明内心的留恋。

诗中每句用一“止”字,读来风趣诙谐,措辞又是这般明白如话,确实让人觉得到很有韵味。

第4首,《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悲惨!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冷落,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小说中作者是林黛玉,而真正作者是曹雪芹。
而这首诗的写法,乃是模拟“孤偏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反复嵌入“春江花月夜”等字眼,留下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诸多名句。

而《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同样是反复镶嵌“秋窗风雨夕”等字眼,反复涌现,没有让人以为厌烦,相反让读者很快融入情境之中。

这里面,嵌字的利用,让诗句读起来既有幽美的声韵,有一种回环往来来往、一波三折的觉得,同时又增强了诗歌的动听力度,让人情不自禁融入到诗歌中,感想熏染悲风苦雨,感叹林黛玉的出生命运。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好词呢?欢迎留言哦。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随意马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