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赋》、《明堂赋》、《羽猎赋》集中表示了李白的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批驳精神,是继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等之后的伟大神学批驳作品。
大猎,佃猎、巡狩。
猎获天下神君怪兽、奇服怪民、七十二帝。

白以为:赋者,古诗之流。
辞欲壮丽,义归博远。
不然,何以光赞盛美,感天动神?而相如子云竞夸辞赋,历代以为文雄,莫敢诋讦。
臣谓语其略,窃或褊其存心。
子虚所言,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太半,而齐徒吞若八九,三农及禽兽无息肩之地,非诸侯禁淫述职之义也。

上林云,左苍梧,右西极。
考实在,地周袤才经数百。
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放糜鹿基中,以博攫充乐。
羽猎于灵台之囿,围经百里而开殿门;当时以为穷壮极丽,迨今不雅观之,何邋遢之甚也。
但王者以到处为家,万姓为子,则天下之山林禽兽,岂与众庶异之? 而臣以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平文论苑之小,窃为微臣之不取也。
今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以孟冬十月大猎于秦,亦将曜威讲武,扫天荡野,岂淫荒侈靡,非三驱之意耶?臣白作颂,折中厥美。
其辞曰:

  粤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袭气母兮,粲五葉之葳蕤。
惟开元廓海宇而运斗极兮,总六圣之光熙。
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
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
明无幽而不烛兮,泽无远而不施。
慕往昔之三驱兮,须生杀于四季。
若乃隆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来风,玄冥掌雪。
木脱叶,草解节,土囊烟阴,火井冰闭。
是月也,天子处乎玄堂之中,餐八水兮休百工,考王制兮遵国风。
乐农夫之闲隙兮,困校猎而讲戎。

李白大年夜猎赋

  乃使神兵出于九阙,天仗罗于四野。
征水衡与林虞,辨土物之众寡。
千骑飚扫,万里雷奔。
梢扶桑而拂火云兮,刮月窟而搜塞门。
赫壮不雅观于今古,嶪摇荡于乾坤。
此其大略也。
而内以中华为天心,外以穷发为海口。
豁咽喉以洞开,吞荒裔以尽取。
大章按步以来往,夸父振策而奔忙。
足迹乎日月之所通,席卷乎阴阳之未有。
君王于是撞鸿钟,发銮音,出凤阙,开宸襟,驾玉辂之飞龙,历神州之层岑。
游五柞兮瞰三危,挟细柳兮过上林。
攒高牙以总总兮,驻华盖之森森。
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昆仑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

  天河为之却流,川岳为之生风。
羽旄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
乃召蚩尤之徒,聚长戟,罗广泽,河雨师走风伯。
棱威耀乎雷霆,烜赫震于蛮貊。
陋梁都之系统编制,鄙灵囿之规格。
而南以衡霍作襟,北以岱常作祛。
夹东海而为堑兮,拖西冥而流渠。
麾九州之珍禽兮,回千群以坌入;联八荒之奇兽兮,屯万族而来居。

  云罗高张,天网密布。
罝罘绵原,峭格掩路。
蠛蠓过而犹碍,蟭螟飞而不度。
彼层霄与殊榛,罕翔鸟与伏兔。
从营合技,弥峦被岗。
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
虹旗电掣,卷长空之飞雪。
吴骖走练,宛马喋血。
萦众山之联绵,隔远水之闪动。
使五丁摧峰,一夫拔木。
下整高颓,深平险谷。
摆椿栝,开林丛。
喤喤呷呷,尽奔突于场中。
而田强古冶之畴,乌获中黄之党,越峥嵘,猎莽仓。
喑呼哮㘎,风旋电往。
脱文豹之皮,抵玄熊之掌。
批狻手猱,挟三挈两。
既徒搏以角力,又挥锋而争先。
行甝号以鹗睨兮,气赫火而敌烟。
拳封貒,肘巨狿。
枭羊应叱以毙踣,猰貐亡精而坠巅。
或碎脑以折脊,或歕髓以飞涎。
穷遐荒,荡林薮,扼土狛,殪天狗。
脱角犀项,探牙象口。
扫封狐于千里,捩雄虺之九首。
咋腾蛇而仰吞,拖奔兕以却走。

  君王于是蛾通天,靡星旃,奔雷车,挥电鞭,不雅观壮士之效获,顾三军而欣然。
曰,夫何神狭鬼栗之骇人也!
又命建夔鼓,励武卒。
虽躏跞之已多,犹拗怒而未歇。
集赤羽兮照,张乌号兮满月。
戎车轞轞以陆离,彀骑煌煌而奋发。
鹰犬之所腾捷,飞走之所蹉蹶。
攫麏麚之咆哮,蹂豺貉以挂格。
膏锋染锷,填岩掩窟。
不雅观殊材举逸辟,尚挥霍以出没。

  别有白猸、飞骏,穷奇、貙獌。
牙若错剑,鬣如丛竿。
口吞殳铤,目极枪橹。
碎琅弧,攫玉弩,射猛彘,透奔虎。
金镞一发,旁叠四五。
虽凿齿磨牙而致伉,谁谓南山白额之足睹?

  总八校,搜四隅,驰专诸,走都卢。
趫乔林,撇绝壁,抄獑猢,揽貊貉。
囚鼬鼯于峻崖,顿彀貜于穹石。
养由发箭,奇肱飞车,巧聒更嬴,妙兼蒱且。
坠鸀鳿于青云,落鸿雁于紫虚。
捎鸧鸹,漂鸬(渠鸟),弹地卢与神居。
斩飞鹏于日域,摧大凤于天墟。
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
穷造化之谲诡,何怪诞之有馀?

  以是喷血流川,飞毛洒雪,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于大荒。
又彷佛积禽为山,下崩于林穴。
阳乌沮色于朝日,阴兔丧精于明月。
思腾装上猎于太清,所恨穹吴于路绝。
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虽秦皇与汉武兮,复何足以争雄!

  俄而君王茫然改容,愀然有失落,于安思危,防险戒逸。
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弘术。
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玄妙为宝。
暴殄天物,是谓不道。
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
已杀者皆其犯命,未伤者全其天真。
虽剪毛而不献,岂割鲜以悴轮。
解凤皇与鸑鷟兮,旋驺虞与麒麟。
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

  于是享猎徒,封劳苦。
轩行庖,骑酌酤。
韬兵戈,火网罟。

  然后登九霄之台,宴八紘之圃。
开日月之扃,辟生灵之户。
贤人作而万物睹,览蒐敖与狩岐,何宣成之足数?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之西母。

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觞,鼓之以雷霆,舞之以阴阳。
虞乎神明,狃于道德。
张无外以为罝,琢大朴以为杙。
顿天网以掩之,猎贤俊以御极。
若此之狩,罔有不克。
使天人宴安,草木蕃植。
六宫斥其珠玉,百姓乐于耕织。
寝郑卫之声,却靡曼之色。
天老掌图,风后侍侧。
是三阶砥平,而皇猷允塞。
岂比夫《子虚》、《上林》、《长扬》《羽猎》,计麋鹿之多少,夸苑囿之大小哉!
方将延荣光于后昆,轶玄风于邃古,拥嘉瑞,臻元符,登封于太山,篆德于社首。
岂与乎七十二帝同条而共贯哉?君王于是回霓旌,反銮舆。
访广成于至道,问大块之幽居。
使罔象掇玄珠于赤水,天下不知其所如也。

李白以为,所谓辞赋,属于古诗之类。
其辞藻精妙壮丽,其辞义蕴含深远。
不如此,又如何能赞颂帝业盛大美好,冲动天地鬼神。
而司马相如、扬雄夸耀、竞争於辞赋,历代文人皆以为此二人为文豪,无人敢攻击诋毁。
臣李白说,泛泛而谈,或不能真正理解其创浸染心。
子虚赋所言,楚国不过千里,云梦泽占其大半,而乌有师长西席吞并楚地十有八九,耕夫禽兽无劳作安歇之地,这不是诸侯所谓禁止淫乐和述职的道义。

上林赋云,左零陵苍梧,右青藏西极。
考实在地,零陵周围方数百里。
长杨赋云,屠何设网,作为禽兽圈栏,流放麋鹿个中,以博兽攫而取知足淫乐。
羽猎赋云,灵台帝苑,直径百里而开殿门;当时以为极其壮丽,如今看来,何等的狭小简陋。
但是,圣王以到处为家,万姓为子民;那么天下所有山林禽兽,与百姓衆庶又有什么差异呢。

然而,臣李白以为,不能以大道辅佐圣王,示物弘大。
平庸之文,议论帝苑之狭小,小臣自以为不可取。
如今圣王朝廷园池延至远荒,穷尽于天地六合。
以孟冬十月佃猎於秦,光耀君威,讲习武事,难道是荒淫奢侈,而不是圣王野猎之制吗。
臣李白谨作颂辞,取正佃猎之美。
其辞如下;

我唐朝盛世,契合天地而世袭万物之母;草木滋长,粲五葉之繁茂。
我唐开元年间,奉天承运,开海宇而运斗极;圣王临世,总六圣之光熙。
精诚所至,诞金德之淳精;华泉取饮,漱玉露之华滋。
七日来复,文章森乎七曜;易有太极,制作参乎两仪;众妙之门,括众妙而为师。
举烛照明,明无幽而不烛;惠施多方,泽无远而不施。
田获三狐,慕往昔之三驱;天生天杀,须生杀于四季。
若隆冬惨切,慈父归葬;寒浞纯狐,寒气凛冽;有山不合,不周来风;颛顼复苏,玄冥掌雪。
万木凋零,木脱叶;百草断裂,草解节;洞穴寒气,土囊烟阴;履霜践冰,火井冰闭。
此月也,天子居玄堂之中,八功德水,餐八水兮休百工;布道教养,考王制兮遵国风。
秋神蓐收,乐农夫之闲隙;天子入学,困校猎而讲戎。

大闹天宫,乃使神兵出于九阙;天兵天将,天仗罗于四野。
司职水土,征水衡与林虞;抟土造人,辨土物之众寡。
势不可挡,千骑飚扫;风驰电挚,万里雷奔。
曳梢肆柴,梢扶桑而拂火云;春蒐夏苗,刮月窟而搜塞门。
开天辟地,赫壮不雅观于今古;地动山摇,崇山摇荡於乾坤。
此其大概也。
受天明命,内以中华为天心;穷发之北,外以天池为海口。
豁然开朗,豁咽喉以洞开;外作禽荒,吞荒裔以尽取。
尧乐奏起,大章按步以来往;追逐日景,夸父振策而奔忙。
至于隅谷,足迹为日月所通;一有一亡,包罗乎阴阳之有无。
圣王于是大钧播物,撞鸿钟;凤凰和鸣,发銮音;鸡鹜翔舞,出凤阙;和歌成章,开帝宫。
天子乘车,驾皇舆之飞龙;神州赤县,历神州之重峦。
危如累卵,游五柞兮瞰三危;五柞枝杈,挟细柳兮过上林。
桓桓於征,聚牙旗之总总;马驻浮云,驻华盖之森森。
于是降龙伏虎,拔倚天之剑;神矢射月,弯落月之弓。
帝之下都,昆仑苛斥可倒;雄雄赫赫,宇宙嗟叹增枭雄。

牛郎织女,天河为其止流;泰山梁父,川岳为其生风。
华盖羽葆,羽旄扬兮九天绛;天子野猎,猎火燃兮千山红。
于是招蚩尤九黎之属,兴师作乱,聚长戟;张弘捕鱼,罗广泽;降雨成灾,河雨师;风雨兼程,走风伯。
四方之木,威灵耀乎雷霆;如雷如霆,威灵显赫於蛮貊。
水桥梁父,陋梁都之系统编制;王在君囿,鄙灵囿之规格。
南天门禁,南以衡山作衣襟;祈去灾害,北以太常作祛。
天堑沟壑,夹东海而为堑;析支渠搜,拖西冥而流渠。
鸟兽跄跄,麾九州之珍禽;千百为群,回千群以聚拢;父子聚麀,联八荒之奇兽;屯聚难生,屯万族而来居。

丰隆司云,云罗高张;缉拿犯人,天网密布。
肃肃兔罝,绵原不绝;周施铺张,峭格掩路。
胎夭蠓虫,蠛蠓过而犹碍;螟蝗幼虫,蟭螟飞而不度。
旱麓楛榛,彼层霄与殊榛;千年菟丝,网翔鸟与伏兔。
百工之事,经营工巧;素絲五紽,弥峦被岗。
武库森戟,金戈森行;雨师洒道,洗晴野之寒霜。
回车西引,虹旗电掣;纷纭芸芸,卷长空之飞雪。
载骖载驷,吴骖走练;白马素车,宛马喋血。
练色娱目,萦众山之联绵;其喷鼻香始升,隔远水之闪动。
天生五丁,移山摧峰;纣为一夫,力可拔木。
不周之山,下整高颓;昆侖之虛,深平险谷。
椿庭殒丧,摆椿栝;柴於上帝,开林丛。
其泣喤喤,其鸣呷呷;鸡鹜凤凰,尽奔突于道场。
三坟古墓,田强古冶之畴;力举千钧,乌获中黄之党。
岁之将尽,越峥嵘;中原逐鹿,猎原野。
九婴呜咽,阚如虓虎;雷霆霹雳,风旋电往。
虎齿豹尾,脱文豹之皮;刻舟求剑,拒玄熊之掌。
击马博猴,批狻手猱;天驷母猿,挟三挈两。
大猎原野,既徒搏以角力;驰骋无度,又挥锋而争先。
目君斜睨,虓虎司天鹰惊视;赫赫炎炎,气赫火而敌烟。
封豨是射,博野猪,赤手空拳,肘大兽。
哲妇倾城,枭羊应叱以倒毙;窫窳龙首,天神亡精而坠巅。
去世分竟地,或碎脑以折脊;敲骨吸髓,或喷髓以飞涎。
桓桓於征,穷遐荒;驰骋野猎,荡林薮;白狼告丧,捉土狛;天犬吠日,杀天狗。
脱角犀项,犀角解;探牙象口,赂南金。
佃猎驱狐,扫封狐于千里;捕捉虺蛇,折雄虺之九首。
腾蛇飞天,啖腾蛇而仰吞;青牛却步,拖奔兕以却走。

圣王于是须臾通天,手抚旌旗,靡星旃;丰隆为御,奔雷车;列缺振奋,挥电鞭。
飞禽走兽,鹰犬之所迅疾;仓皇失落措,飞走之所仆跌。
呦呦鹿鸣,攫取白鹿之咆哮;庭有县特,蹂豺貉以挂击。
膏沐涂刃,膏锋染锷;单平水土,填岩掩窟。
天生我才,不雅观天才而举隐君;载沈载浮,尚洒脱以出没。

分门别类,另有鼬獾猸子,天马飞骏,穷奇嗥狗,貙虎狸猫。
怪兽凿齿,牙若错剑;毫彘野猪,毛若竹竿;大鱼鲸鲨,口吞金戈;贤人重瞳,目极大盾。
琅邪毁玉,碎琅弧;大雕力博,攫玉弩;后羿引弓,射猛彘,力士发矢,透奔虎。
开弓射日,金镞一发;天旋日转,旁叠四五。
天下无敌,虽凿齿磨牙而致抗;猛虎却步,谁谓南山白额之足睹。

天子入学,聚八校;营求於野,搜四隅;刺杀吴王,驰专诸;撞钟舞女,走都卢。
援木求鱼,善轻走;穴居野处,别绝壁;牧夫幼童,取白猿;怀抱弃子,搂貊貉。
鼠灾为患,囚鼬鼯于峻崖;清猿思子,置马猴於穹石。
百步穿杨,养由善射;奇肱一臂,善作飞车;崇山讙兜,讙语虚射;弓手射师,妙兼捕鸟。
引弓发矢,坠鸑鷟于青云;张网捕鸟,落鸿雁于紫虚。
老树昏鸦,择鶬鸹;析支渠搜,漂鸬鹚;弹丸之地,弹地卢与神居。
大鸟折翼,斩飞鹏于日域;凤凰涅槃,摧大凤于天墟。
五山之所,龙伯钓其灵龟;投竿东海,任公获其巨鱼。
万物生灵,穷造化之谲诡;无奇不有,何怪诞之有馀。

血流成河,以是喷血流川;明夷垂翼,飞毛洒雪。
雨师洒道,状若乎高天雨兽;青云直上,上坠于大荒。
生生化化,又彷佛积禽为山;危如累卵,下崩于林穴。
朝生夕去世,阳鸟沮丧於朝日;鹊桥相会,玉兔丧精于明月。
人文始端,思云衣上猎于太清;上天无路,所恨穹天于路绝。
忽然而已,莫不海晏天清,太平盛世,万方来同。
比同於圣王,虽秦皇与汉武,复何足以争雄。

顷刻之间,圣王茫然失落意,改色失落容;居安思危,防险戒逸。
以此少儿之狂发,驰骋野猎;非弘扬道术之至理。
何况作为人君,宜以持重正身为尊,深奥玄理为宝;灭绝生灵,暴殄天物,此谓之不道。
于是,天子命去三面围猎之网,以示天地六合之仁慈。
殛鲧羽山,已杀者皆其犯定命;归其真宅,未伤者玉成其天真。
猎获之兽,虽剪毛而不献;竹苞松茂,岂杀生以忧轮。
神鸟解羽,解凤皇与鸑鷟;日行千里,旋驺虞与麒麟。
大辰之虚,获天子宝龟於神囷;负熊以游,载非熊于渭滨。

于是敬拜熊侯,享猎徒;庆功行赏,封劳苦。
鹤车飞扬,轩行庖;负子肆情,骑酌酤。
收敛锋芒,韬兵戈。
法网恢恢,火网罟。

然后羽化仙游,登九霄之台;觞于瑶池,宴八廓之圃;寅宾出日,开日月之天门;惠鲜鳏寡,启生灵之户。
上古之世,贤人作而万物见;春蒐夏苗,冬狩於岐山。
此圣王之功德,何以告成之足数?神游西极,笑穆王之荒诞;王谣辞哀,歌白云之西母。
既醉既饱,如何饱德者使之宁静淡泊,醉酒者使之温和饮酒;润之以风雨,鼓之以雷霆;歌之以鬼神,舞之以阴阳。
期待於神明,相沿於道德。
天之降网,张无外以为罝;朴散为器,琢大朴以为杙。
搜神捉鬼,置天网以掩之;臣贤帝俊,猎贤俊以造极。
明夷南狩,得其大首;如此之狩,无所不能。
使天人宴安,神人以和;草木蕃植,生灵繁殖。
去其奢华,六宫斥其珠玉;国泰民安,百姓乐于耕织。
淫声浊世,停滞郑卫之声;令人目盲,谢绝靡曼五色。
龙马涉河,天母掌图;天子陪臣,风后侍侧。
重轩三阶,天阶平坦;谋臣犬子,王猷允塞。
岂能与《子虚》、《上林》、《长杨》、《羽猎》比较较,打算麋鹿之多少,夸耀帝苑之大小啊。
帝德赏延于世,将要延续荣光於后代,超越远古仙道玄学。
承天顺地,拥嘉瑞;皇天降祉,臻元符;登太山,禅梁父;敬社稷宗庙,篆刻文德於社首。

同条共贯,岂圣帝七十二,同出于一家哉。
德车结旌,于是圣王回虹旗,和铃鉠鉠,反銮舆。
圣王成群,访广成师长西席于空同至道;鸿渐于陆,问大块之幽居。
上瞻遗像,受血於母,使罔象掇玄珠于赤水;父子同堂,万古圣王为一家,天下不知其所往也

注释:

1.大猎,天子佃猎、天子巡狩。
一说,猎获天下神君怪兽、奇服怪民、七十二帝。

《礼记·月令》:“是月也,天子乃教于野猎,以習五戎,班馬政。

《礼记·月令》:“天子乃厉饰,執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2.梦泽,洞庭湖南。
一说,云梦泽。

《李商隐·梦泽》:“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齐徒,乌有师长西席。
一说,子无虚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青鸟使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师长西席,亡是公在焉。

《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岂意青州六従事,子虚乌有一师长西席。

4.三农,耕父、耕夫、神农。
一说,平地、山地,水泽之农夫。

《周礼·天官冢宰·大宰》:“一曰三农,生九谷。

《白居易·贺雨》:“宥去世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5.苍梧,苍梧之山、舜葬地。
一说,九嶷、零陵。

《淮南子·修务训》:“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严穴,各有家室。
南征三苗,道去世苍梧。

《山海经·海內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於阳,帝丹朱葬于阴。

6.夸胡,大夸胡人、大夸小子胡。
一说,奢胡、屠何、牛垂颔。

《尚书·蔡仲之命》:“呜呼,小子胡,汝往哉。
无荒弃朕命。

《扬雄·长杨赋》:“明年,年夜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

7.灵台,神灵之台、敬拜神灵之处。
一说,置灵柩之处。

《庄子·庚桑楚》:“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敷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
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

《说苑·修文》:“积恩为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灵台之所以为灵者,积仁也。

《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經始勿亟,庶民子来。

8圣朝,圣王、圣王朝廷。
一说,本朝。

《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任命。

9六合,天地四方。
一说,阴阳相合、十二生肖相合。

《山海经·外洋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

10.讲武,讲习武事。
一说,习武。

《班固·东都赋》:“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

11.三驱,王者野猎之制。
一说,三面驱禽。

《周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落前禽。
邑人不诫,吉。

12.皇唐,我皇盛世。
一说,唐天子、唐尧。

《后汉书·班固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唐哉皇哉!
皇哉唐哉。

13气母,万物之母。
一说,元气之母。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生一,生平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大宗师》:“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

14五枼,五葉。
一说,五代、五世。

《梁粟·述初赋》:“播五葉而逮予,垂慎身之芳烈。

《商颂·长发》:“昔在中枼,有振且业。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
实维阿衡,实旁边商王。

15.开元,创始,开始,新纪元。
一说,唐玄宗年号。

16.海宇,海内。
一说,近海疆内。

《梁书·武帝纪上》:“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17.斗极,北极、北斗星、北极星。
一说,人君、斗筲之人。

《屈原·大招》:“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晋书·天文志上》:“斗为人君之象,号令人主也。

18.六圣,诸天六圣。
一说,六大混元贤人。

19.金德,五德之一。
一说,金天氏、金童、以金而德王。

《帝王世紀上》:“以金承土帝,图识所谓白帝朱宣者也。
故称少昊,号金天氏。

20.淳精、纯精。
一说,精粹、精华。

《傅咸·仪凤赋》:“伊仪凤之诞育兮,禀朱行之淳精。

21·玉露,晨露、秋露。
一说,美酒。

《谢脁·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十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

《许浑·早秋》:“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22.七曜,周历、七曜日、日月水火金木土。
一说,七政。

《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周易·复·彖》:“七日来复,天行也。

《潘岳·夏侯常侍诔》:“显祖曜德,牧兗及荊。
父守淮岳,治亦有声。

23.两仪,阴阳、天地、黑白。
一说,仪表。

《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休咎。

24,不周,不周山。
一说,不合。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

25.玄冥,水神,水正。
一说,冬神,北方之神,死活之境。

《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
其日壬癸。
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26.玄堂,北向之室。
一说,天国、明堂、天子寓居。

《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骆,驾铁骊,载玄旗。

27.八水,八川。
一说,八功德水。

28.百工,百官。
一说,衆工匠。

《尚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29.国风,国民风气、教养。
一说,诗经篇目。

《荀子·乐论》:“乐者,贤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动听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蔼。

30.校猎,天子入校佃猎。
一说,天子畋猎。

《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

31.神兵,天兵。
一说,神奇兵器。

《荀子·性恶》:“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32.九阙,天宫、皇城。
一说,巨阙。

33.天仗,天子神兵。
一说,天子兵器、天杖。

34·水衡,主水天官。
一说,水衡丞。

《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35.林虞,主地皮官。
一说,山虞。

《周礼·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36.土物,当地货。
一说,土特产。

《尚书·酒诰》:“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

37.扶桑,汤谷神树。
一说,若木、朱槿。

《山海经·外洋东经》:“汤谷上有扶桑,旬日所浴。

38.月窟,月宫。
一说,玉轮归宿处。

《邵雍·怀秋三十六首其一》:“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

39.塞门,北山塞门。
一说,塞上之门。

《列子·汤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端亡而入胡。

40.乾坤,天地,日月,江山。
一说,乾卦坤卦。

《周易·系辞下》:“黄帝 尧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41.中华,中国。
一说,舜华。

《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42.天心,天宇中心。
一说,天意,君意。

《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43.穷髪,不毛之地。
一说,极北不毛之地。

《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4.荒裔,荒远。
一说,出亡后裔,禽荒。

《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尚書·微子之命》:“皇天眷佑,誕受厥命。
撫民以寬,除其邪虐,功加於時,德垂后裔。

45.大章,太章、大法。
一说,尧乐。

《礼记·乐记》:“大章,章之也。
咸池,备矣。
韶,继也。
夏,大也。
殷周之乐,尽矣。

46.夸父,亡父。
一说,造父,庆父,梁父,那父。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际。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

47.阴阳,山北山南。
一说,去世生,雌雄,黑白,冥明,魄魂,鬼神。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

《大雅·公刘》:“既景廼岡,相其阴阳,不雅观其流泉。

48.未有,没有。
一说,无有。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物。

《谷梁传·庄公二十九年》:“秋,有蜚。
一有一亡曰有。

49.鸿钟,洪钟。
一说,巨钟。

《扬雄·羽猎赋》:“于是天子乃以阳晁始出乎玄宫,撞鸿钟,建九旒,六白虎,载灵舆,蚩尤并毂,蒙公先驱。

50.宸禁,帝宫。
一说,元禁,天子寓居。

《张衡·西京赋》:“消氛埃于中宸,集重阳之清澄。

《王勃·和九成宫颂》:“由是南宫奏议,和元禁而成章;西土讴歌,指皇舆而伫眷。

51.玉辂,玉辇、皇舆、王车。
一说,天子车舆、安车。

《淮南子·俶真训》:“是故目不雅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

《潘岳·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盖。

52.飞龙,真龙天子、快婿乘龙。
一说,龙马、龙而有翼。

《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53.神州,九州。
一说,赤县神州。

54.五柞,榖柞。
一说,五柞宫。

《山海经·西山经》:“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陽多金玉。

《张衡·西京赋》:“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

《小雅·采菽》:“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55.三危,三苗寓居。
一说,三青鸟寓居。

《尚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56.上林,天子林氏国。
一说,帝苑。

《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長於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司马相如·上林赋》:“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57.高牙,牙旗。
一说,檐牙。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58.华盖,华盖星。
一说,车盖、羽葆。

《王褒·九怀·思忠》:“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59.天河,天河。
一说,银河。

《乐府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
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60.九天,九霄。
一说,九重天、宫禁。

《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61.蚩尤,九黎牧主。
一说,牛首人面,与炎帝同神格。

《尚书·呂命》:“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

62.雨师,屏翳,玄冥。
一说,陈天君。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司马相如·大人赋》:“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诛风伯而刑雨师。

63.风伯,飞廉。
一说,风神。

《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64.雷霆,疾雷。
一说,霹雳。

《左传·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淮南子·兵略训》:“卒如雷霆,疾如风雨。

65.蛮貊,蛇种虫豸。
一说,野蛮神人。

《尚书·武成》:“中原蛮貊,罔不率俾。

66.梁都,帝都、天子寓居。
一说,大梁、梁州、梁父所居。

《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67.灵囿,君囿。
一说,禽兽之囿。

《司马相如·封禅文》:“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黑质白章,其仪可喜。

《大雅·灵台》:“王在靈=灵囿,麀鹿攸伏。

68.衡霍,南岳。
一说,衡山霍山。

《杜甫·送王十六判官》:“衡霍生春早, 潇湘 共海浮。

69.岱常,太常。
一说,泰常、帝号。

《尙书·君牙》:“世笃忠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紀於太常。

70西冥,禺谷,昧谷,日落处。
一说,西海。

《谢庄·月赋》:“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71.九州,神州、中国。
一说,汉地、中土、十二州。

《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72.天网,上天法网。
一说,天纲。

《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73罝罘,兔罝。
一说,罗网、鸟兽网罟。

《扬雄·长杨赋》:“张罗网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兔糜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

74.峭格,削格。
一说,捕兽用具。

《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

《左思·吴都赋》:“峭格周施,罿罻普张。
罼鶒琐结,罠氾连纲。

75.蠛蠓,蠓虫。
一说,墨蚊。

76.蟭螟,微虫。
一说,螟虫。

《抱朴子·刺骄》:“蟭螟之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

77.层霄,云霄。
一说,云层。

《权德舆·朝元阁》:“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78.殊榛,异榛。
一说,榛栗。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隃绝梁,腾殊榛,捷垂条,掉希间。

《张衡·西京赋》:“杪木末,攫獑猢。
超殊榛,摕飞鼯。

79.虹旗,彩旗。
一说,龙旗。

《刘向·九叹·远游》:“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於玉门。

80.吴骖,吴马。
一说,帝骖。

《杜甫·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器行》:“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71.走练,素丝。
一说,白马素车。

《蘇軾·宥老楮》:“黄缯练成素,黝面颒作玉。

81.宛马,天马、天驷。
一说,汗血马。

《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
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82.五丁,五壮士,五力士。
一说,五子。

《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

83.一夫,独夫。
一说,商纣。

《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84.田强,田开疆。
一说,田蚚,米中小黑虫。

《晏子春秋卷二》:“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

85.古冶,古冶子、古勇士。
一说,古冶氏。

《梁甫吟》:“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86.乌获,力士。
一说,秦力士。

《战国策·燕策一》:“今夫乌获举千钧之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

87.莽苍,原野。
一说,郊野。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返,腹犹果真。

88.文豹,花豹,纹豹。
一说,五色豹。

《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

89.狻,狻猊,野马。
一说,猛兽。

90.猱,猿。
一说,猴、母猴。

《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91.甝,白虎。
一说,虎臣,虓虎。

《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92.鹗,雕。
一说,鱼鹰、鹰鸇。

《山海经·西山经》:“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

93.封貒,野猪。
一说,封豨,封豕。

《屈原·天问》:“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94.巨狿,大兽。
一说,獌狿。

《扬雄·羽猎赋》:“斫巨狿,搏玄猿,腾空虚,距连卷。

95.枭羊,母羊。
一说,枭阳,枭杨,狒狒。

《大雅·詹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96.猰貐,窫窳。
一说,天神。

《淮南子·本經訓》:“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旬日而下殺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海內南經》:“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龍首,食人。

《山海經·海內西經》:“贰負之臣曰危,危与贰負殺窫窳。

97飞涎,口水飞溅。
一说,小儿唾液。

98.土狛,白犬似狼。
一说,天狼。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99.天狗,天犬。
一说,大奔星。

《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

100.封狐,纯狐。
一说,九尾狐。

《屈原·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屈原·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101.雄虺,毒蛇。
一说,蝮虺、腹虫。

《屈原·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102.腾蛇,飞蛇。
一说,螣蛇、火神。

《莊子·山木》:“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

《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103.奔兕,奔牛。
一说,青牛。

《山海经·海内南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104.蛾通天,飞虫通天。
一说,俄通天,须臾通天。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
帝初登基选入后宫。
始为少使,蛾而大幸。

105.星旃,旌旗。
一说,星旄。
星,金之散气。
一说,生。
旃,旗曲柄。
一说,通帛。

106.雷车,雷神乘车。
一说,雷神、丰隆。

《庄子·达生》:“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

107.电鞭,闪电。
一说,列缺。

《扬雄·河东赋》:“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

108.神狭,神狎。
一说,神人狎侮。

《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

109.鬼栗,鬼战栗。
一说,鬼恐怖。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110.夔鼓,舜乐。
一说,夔龙皮作鼓。

《尚书·舜典》:“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山海经·大荒东经》:“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111.陆离,参差。
一说,分散,分离,迷离。

《屈原·离骚》:“纷緫緫其离合兮,斑陆离其高下。

112.鹰犬,佃猎随行鹰犬。
一说,神君走卒。

《抱朴子·任能》:“寻飞逐走,未若假伎乎鹰犬。

113.麏麚,牡鹿。
一说,麋鹿,白鹿。

《淮南小山·招隐士》:“寒熊振颔,特麚昏髟。
山鸡晨群,壄雉晁雊。
求偶鸣子,悲号长啸。

《马融·长笛赋》:“寒熊振颔,特麚昏髟。
山鸡晨群,壄雉晁雊。
求偶鸣子,悲号长啸。

114.豺貉,豺狼蛮貊。
一说,狼子蛮貊。

115.挂格,悬格,悬栏。
一说,挂击,悬挂格击。

116.殊材,殊才、天才。
一说,卓越才华。

《潘嶽·射雉赋》:“何调翰之乔桀,邈畴类而殊才。

117.逸辟,逸君。
一说,亡君,隐君。

118.白猸,猸子。
一说,鼬獾。

119.飞骏,飞马。
一说,天马,天驷。

《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忙在庙。

120.穷奇,少昊氏子。
一说,飞虎,嗥狗。

《左传·文公十八年》:“少嗥氏有鄙人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年夜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山海经·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
所食被发。
在蜪犬北。
一曰从足。

121.貙獌,貙虎。
一说,兽似貍。

122.枪橹,枪械,兵器。
一说,大盾。

123.琅弧,玉弧。
一说,象弧,弧星。

《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鲍照·拟古二首》:“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124.白额,猛兽。
一说,猛虎。

《晋书列传二十八,周处列传》:“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125.八校,天子学宫。
一说,八校尉合称。

《应瑒·西狩赋》:“双翼伉旌,八校祖分。

126.专诸,刺客。
一说,鱄设诸。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
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
阖庐以其子为卿。

《史记·刺客列传》:“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

《史记·刺客列传》:“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去世。
旁边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周易·系辞上》:“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因此大生焉。

127.都卢,体轻善援者。
一说,善爬竿之技。

《张衡·西京赋》:“乌获扛鼎,都卢寻撞。
冲狭燕濯,胸突铦锋。

128.獑猢,白猿。
一说,屠何,小子胡。

129.貊貉,蛮貊、九貊。
一说,与北狄、赤狄同。

《山海经·海内西经》:“貊国在汉水东北。
地近于燕,灭之。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

《大雅·皇矣》:“維此王季,帝度其心。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
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107.鼬鼯,鼯鼠鼬鼠。
一说,鼷鼠硕鼠。

《魏书·崔光传》:“而令焚荒污毁,积榛棘而弗扫,为鼯鼬所栖宿,童竖之所登踞者哉。

130.彀貜,大猿。
一说,马猴。

131.养由,养由基、养繇基、养叔。
一说,神射手。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
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132.奇肱,一臂神人。
一说,善作飞车神人。

《山海经·外洋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
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133.巧聒,善聒。
一说,讙语、驩语、讙兜。

《刘向·九思·疾世》:“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134.更嬴,魏大臣。
一说,神射手,善虚射。

《战国策·楚策四》:“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135.妙兼,巧兼。
一说,兼爱。

136.蒱且,善射者。
一说,善捕鸟者。

137.鸀鳿,鸑鷟。
一说,山乌。

138.鶬鸹,水鸟、鶬括。
一说,鶬鶊、老鸹。

《班固·西都赋》:“鸟则玄鹤白鹭,黄鹄鵁鹳,鸧鸹鸨鶂,凫鷖鸿雁。

139.鸬(渠鸟),水鸟。
一说,鸬鹚。

140.地庐,故庐。
一说,寄庐。

《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

141.龙伯,龙伯国国君。
一说,水伯、神君。

《列子·汤问》:“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

142.灵鳌,大龟。
一说,灵龟。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143.任公,任公子。
一说,钓翁。

《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低廉甜头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

144.雨兽,司雨之神。
一说,雨师。

《韓非子·十過》:“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并鎋,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腾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145.阳鸟,鸿雁、乾鹄。
一说,太阳。

《尚书·禹贡》:“彭蠡 既猪,阳鸟攸居。

《张协·七命》:“过汗漫之所不游,蹑章亥之所未迹。
阳乌为之顿羽,夸父为之投策。

146.阴兔,玉兔。
一说,月宫。

147.腾装,行装,飞腾之装饰。
一说,云衣。

《枚乘·七发》:“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148.太清,人文始端。
一说,太虚,太初,太始,太素。

《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

《白虎通·天地》:“始起初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149.穹吴,天穹、天空。
一说,天吴。

《方回·次韵君泽正月五日早赐教》:“一当蛰幽閒,一当翔穹吴。

150.犯命,抗命。
一说,违反定命。

《左传·昭公六年》:“有犯命者,君子废,小人降。

151.天真,老实、诚挚、纯挚。
一说,精诚之至。

《莊子·渔父》:“真者,精誠之至也。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152,割鲜悴轮,杀生忧车、杀生忧轮。
一说,割鲜染轮。

《司马相如·子虚赋》:“骛于盐浦,割鲜染轮。
命中获多,矜而自功。

153.鸑鷟,凤属。
一说,鸬鹚、狱卒。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

154.驺虞,天马,天驷,驺吾。
一说,仁兽。

《山海经·海內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於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155.麒麟,鹿身神兽。
一说,瑞兽。

《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吁磋麟兮。

156,。
天宝,天子宝龟,鸡头人身。
一说,唐玄宗年号。

《扬雄·校猎赋》:“蹈飞豹,绢嘄阳;追天宝,出一方;应駍声,击流光。

157.陈仓,粮仓、神仓、神囷、大辰之虚。
一说,宝鸡。

《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

《礼记·月令》:“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

158.非熊,太公吕望。
一说,黄熊,伯鲧所化。

《屈原·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159.猎徒,猎人,行猎者。
一说,獡,猎猎,熊侯。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张衡·西京赋》:“燎京薪,骇雷鼓。
纵猎徒,赴长莽。

160.行庖,厨房。
一说,烹饪,烹鱼。

《屈原·九章·惜昔日》:“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厨。

《李贺·荣华乐》:“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

161.九霄之台,晒台、云台。
一说,九天之台。

162.八紘,八方边际。
一说,八廓。

《淮南子·坠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纮,亦方千里。
”览蒐敖与狩岐

163.蒐敖,搜神,搜鳌。
一说,春猎敖遊。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164.狩岐,佃猎於岐山。
一说,冬狩於岐山。

165.西母,西王母。
一说,天母。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166.饱人,餍饫之人。
一说,饱德之人。

《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周頌·執竞》:“既醉既飽,福禄来反。

168.神明,神灵,神祇。
一说,圣明,圣王,明主。

《周易·系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

134.无外,无穷。
一说,无所不包。

《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地载而无弃也,安固而不动,故莫不生殖。

《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此之谓至贵。

169.大朴,大樸、素樸、大道。
一说,散木、散宜生。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為天下谷,常得乃足,復归於樸。
樸散为器,贤人用为官長。

《屈原·九章·怀沙》:“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樸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大朴初散失落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170.御极,登极,登基。
一说,造极。

《皮日休·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竦然正位,静然而听,凝然而视。

171.六宫,皇后寝居。
一说,嫔妃所居。

172.郑卫之声,郑卫乐音。
一说,郑卫淫声。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浊世之音也。

173.天老,天姥、天母。
一说,黄帝臣。

《韩诗外传劵八》:“黄帝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

174·风后,风神、飞廉。
一说,风氏,黄帝臣。

《史记·孝武本纪》:“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去世焉。

《张衡·东京赋》:“大丙弭节,风后陪乘。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175·三阶,泰阶、天阶。
一说,三层阶。

《班固·西都赋》:“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176·皇猷,皇谋。
一说,王猷,谋臣,皇犬,犬子。

《沈约·齐太尉文宪王义冢铭》:“帝图必举,皇猷谐焕。

《大雅·常武》:“王猶允塞,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177.后昆,后裔,后代。
一说,后嗣。

《尚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178.玄风,玄学。
一说,仙道。

179.嘉瑞,祥瑞。
一说,吉祥。

《后汉书·曹褒传》:“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於言语。

180.元符,命符。
一说,册封授命,祥瑞。

《帝王世紀·上》:“西王母遣道人以符授之,黄帝乃立请祈之坛,亲自受符。

181.社首,社庙。
一说,宗庙。

《淮南子·氾论训》:“故炎帝于火,而去世为灶;禹勞天下,而去世為社;后稷作稼穑,而去世为稷。

182.七十二帝,七十二君,七十二王。
一说,七十二家,七十二子。

《管子·地数》:“封于泰山,禅于梁父,封禅之王七十二家,得失落之数,皆在此内。
是谓国用。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史記·封禅书》:“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

183.广成,广成子,容成子。
一说,广成苑,圣王广成,神圣大成。

《列子·汤问》:“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去世形废。

《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台》:“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184.大块,土块。
一说,地皮。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张华·答何劭诗三首》:“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

185.罔象,遗象,水怪。
一说,网象,无象。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去世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去世也。
故事去世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

《潘岳·寡妇赋》:“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
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

186.赤水。
受血於母。
一说,遵义境内,长江支流。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钟山者。
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