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老师在诗词大会上讲述《诗经.凯风》。

中国灿若星辰的诗词中,有很多吟诵母亲之情的,乃至用一种叫萱草(又称黄花菜)的植物,来表达这种感情,如《诗经》中就有“焉得萱草,言树之辈”的记录,中国古代游子要远行时,都在北堂之下种上萱草,以此让母亲看到时,减轻母亲对自己的思念,由于把萱草比作母亲,以是古代母亲居住的地方叫做萱堂,萱草也叫做忘忧草。
孟郊有一首不太有名的诗词《游子》也是用萱草比喻母亲:“萱草生堂前,游子行天涯;慈亲依门望,不见萱草花”。

蒙曼老师讲述孟郊的《游子吟》。

蒙曼老师在诗词大会第四季中,非常推崇《凯风》、《蓼莪》和《游子吟》三首诗词对母子情深的表达。

蒙曼眼中讲述母子情深最好的三首古诗词是什么

《诗经.凯风》写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意思便是和风吹自南方,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费力。
《蓼莪》写到:哀哀父母,生我恤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意思便是可怜父母亲,养我真费力,父亲父亲你养我,母亲母亲哺育我。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成,这解释中国古代诗词很早就有以草木喻己、写母子情深的文化传统。

董卿在诗词大会上出题。

蒙曼看来:《凯风》和《蓼莪》,虽然写得足够好,但真正达到高峰的还是孟郊《游子吟》,这首诗词中那句非常朗朗上口、但又谅解千古人心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切实其实令众人惊叹,甚至上面提到的那首《游子》诗完备被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