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古诗词赏析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落灯花棋未收,

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注释】

三更:指夜半时分。

归梦:回家的梦。

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

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
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
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
(另作:叹新丰孤馆人留)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江南:指作者自己的家乡,即浙江嘉兴一带。

二老:父母双亲

【译文】

夜雨滴落在梧桐叶上,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
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声,使愁思更浓。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时只见灯花落下,一盘残棋还未整顿。
可叹我孤单地滞留在这新丰客舍。
靠在枕边,十年官场沉浮,远在江南的双亲,一韶光都涌上了心头。

【赏析】

徐再思,生卒年不详(1320年前后在世),浙江嘉兴人,元代散曲作家,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
此曲为作者流落在外,栖宿在旅店里逢夜雨时所作。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首先用“梧桐”、“芭蕉”、“夜雨”渲染了伤感的感情,陪衬出“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萧瑟落寞氛围。
“三更归梦三更后”点明了墨客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心情,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多的措辞描写了一个清冷孤苦的夜晚呢?由于“叹新丰逆旅淹留。
”徐再思北上旅居,郁郁不得志,人至中年,华发新生,江南子弟他乡老的落魄和十年游宦归梦远的无奈,让他感到十分惆怅。

善用数字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开头三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连用几个相同的数词和量词,腔调错落和谐,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忐忑难安的心情,将墨客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的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