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精心选取了唐宋期间十二首著名的咏春诗,一起欣赏大墨客们畅抒悠悠诗情与禅趣吧:

一、江南新春全景图

《江南春》

[唐] 杜牧

春意迷人春夜撩人十二首著名的咏春诗畅抒悠悠诗情与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辽阔千里,到处是莺歌燕舞,绿树映渲染红花,水边的村落寨、山麓的城郭,酒旗随风飘舞。
南朝遗留下浩瀚的古寺, 如今有多少都笼罩在这朦胧的烟雨之中。

唐朝大墨客杜牧的这首诗素负盛誉。
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就描述出一幅妖冶动人的江南春光全景图。

这幅绚丽的图画,完美地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春天景致,呈现出深邃柔美的意境,表达了缕缕蕴藉深蕴的情思,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别有一番情趣。

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细节图《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或许是园主太爱惜青苔,担心我的木屐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是关不住的,我瞥见满园的红杏开得正旺,一截枝条已经伸到墙外来。

叶绍翁的这首诗写得情景交融,深受人们的喜好,从而流传千古。
他把春日去游园得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既赞颂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勃勃活气,又流露出他对春天的喜好之情。

叶绍翁还见告我们一个道理:统统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都是按照事物的客不雅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三、春晚夜色撩人图

《春夜》

[宋] 王安石

金炉喷鼻香烬漏声残,剪剪微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夜已经深了,喷鼻香炉里的喷鼻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
东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春天的景致撩动人的心绪,让人睡不着觉,只瞥见随着玉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王安石独具慧眼,为我们奉上了一幅春晚夜色撩人图,“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是这首诗的名句,描写了春意撩人,春晚迷人,让人愉快地睡意全消。
委婉地表达了王安石政治上开始春风得意,对付变法成功的乐不雅观憧憬。

四、《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道该下的节气,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就来了。
在夜里随着东风悄悄落下,滋润津润着万物无声无息。

云彩笼罩着田间的小路,黑茫茫的一片,江上的船儿灯火独自闪烁。
清晨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全体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天下。

这是一幅真切入化、别具风采的春夜喜雨图。

春雨贵如油,杜甫深知这一点,以是他把这场春雨称为喜雨。
他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把这场春雨写得细致入微,令人身临其境。
洋溢着杜甫喜悦、欢畅的心情。

五、绝句

〔宋代〕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绿阴下,我系了小船,拄着藜仗,缓缓走过小桥,一起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盛开,绵绵小雨轻轻落下,像是要故意润湿我的衣裳,柔柔地吹拂着我的面庞的,是那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温暖东风。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一年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个中清明节期间的花信是柳花,以是称杨柳风。

上首诗,杜甫写了春雨,这首诗我们来看看僧人笔下的东风,志南和尚利用拟人手腕,表现了东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他对大自然的喜好。
全诗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展现了出家人悠然的禅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成为了传承不息的咏春名句,凭借这首诗,志南和尚得以名传天下。

六、《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今世情淡得像一层薄纱,谁让我乘马来到繁华的京都?住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凌晨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天晴了,打开窗,铺开小纸清闲地书写草书,写累了就仔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茗茶。
不要嗟叹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老家。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陆游准备接管严州知州的职务。
在履新之前,按老例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宋孝宗。
宋孝宗在延和殿召见了陆游,勉励他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

陆游住在西湖边上的堆栈里,期待着宋孝宗召见。
这天一夜春雨,触及墨客的创作灵感,写下了一首广泛传诵的名作,描写了杭州人清闲舒适的诗意生活。

七、《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早春的清新景致,正是墨客们的最爱,最能引发诗家的诗情。
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上林苑鲜花盛开之际,那满城都是出门踏春赏花之人。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当然少不了看花的人。
杨巨源的这首诗描写了早春的特有景致,以及当时人们踏春赏花的习俗,措辞清新,色调明快,流露出杨巨源对春天的喜好,堪称咏春佳作。

八、《钓鱼湾》

[唐]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春天在钓鱼湾里垂钓,春已深,杏花已纷纭盛开。

潭水清澈让人狐疑水很清浅,荷叶摇动了,才知道是被鱼群冲散。

傍晚了,为了等待知心爱人,把小船停靠在绿杨岸边。

良辰美景,有赏花人,当然也少不了恋人啊。

储光羲首先描写了钓鱼湾的动人景致,将春天、碧水、红花、绿树融为一体,为读者描述了一幅俏丽的春意图。
垂钓者很有品位,但是他真的纯挚是为了来钓鱼吗?

在垂钓时,垂钓者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疑惑水浅会没有鱼来中计,见到荷叶扭捏,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
可见这位垂钓者四处张望、无心垂钓,那他到底是为什么呢?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是该诗的名句,终于说出了垂钓者的目的,他是在痴心地等待知心情人。
这真是凭空出奇,将诗引向新的境界,使诗更有情趣和韵味。

九、《忆江南·江南好》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这如画的风景我早已熟习。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么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落花流水春去也,怎能不让人回顾?白居易曾担当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对江南一代非常熟习,很有感情,他在晚年回顾起这一段经历,写下了三首诗,分别忆江南、忆杭州、忆苏州,这是第一首,可见江南美景在贰心中仍旧是历历在目、维妙维肖。

十、《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镇江)和瓜洲(扬州)不过一水之遥,钟山(南京)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顺的东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既然有回顾,那么也肯定会有展望。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仲春,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在准备进京经由瓜州之时,王安石写下了这首诗。

王安石饱读诗书、精通历史,作为大政治家,他对付形势的把握非常精准、独到。
当他看到杜牧在乌江亭写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摇摇头,不以为然,项羽大势已去,已经没有了未来,于是,王安石提笔写出了“百战疲倦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显示了王安石卓尔非凡的远见卓识。

果真,王安石第二次拜相,他的变法依然毫无进展,王安石黯然辞职,返回南京,居家养老,从此不问政事。

自古以来,变法者大都身死名裂,如商鞅、吴起、晁错、王叔文、谭嗣同等等,王安石能独善其身,他超人的聪慧由此可见。

有展望,当然还要有寓意,请看宋朝的大学问家朱熹的春天寓意:

十一、《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从表面来看,是一首游春踏青的写景诗,春暖花开,东风迎面,朱熹在泗水之滨,看到春日里大自然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活气与俏丽。

但是,我们透过表象,来仔细探究一下,就会创造这不是一首大略的游春踏青的写景诗。

泗水,现在名称为泗河,在古代曾是淮河水系的一条大川,被称作“海岱名川”。
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泗水出鲁(指鲁都曲阜)东北,而南,西南过湖陵西,而东南注东海。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曾亲历泗河,“浮于淮泗,达于河。

据记载,春秋期间,洙、泗二水流经鲁国的都城曲阜,孔子于二水之间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洙泗遂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
《礼记 檀弓》载:曾子谓子夏曰:“吾与女事役夫于洙泗之间。

朱熹一贯潜生理学,心仪孔圣,神往当年孔子居洙泗之间,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写下此诗。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朱熹在“泗水滨”所谓的“寻芳”即是指求贤人之道,“无边光景”表示空间极其广大,“东风”暗喻教养,“万紫千红”喻儒家学说的丰富多彩。
朱熹将贤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东风。

寓意说完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派的大家,怎能少了他悠然的禅意呢?

十二、《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清闲地看着桂花无声飘落,春天的山谷空寂寥落,夜里一片安谧。
明月升起,月光皎洁,惊动了山中地栖鸟,它展翅高飞,时时地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王维的这首诗描述了春夜山中宁静而俏丽的景致,他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以动衬静,突出地衬托了月夜春山的宁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彰显了王维悠然的禅意。

以上便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唐宋期间十二首著名的咏春诗,大墨客们赞颂春意迷人、春夜撩人,畅抒他们的悠悠诗情与禅趣。
当然咏春的著名诗还有很多,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志和的《渔歌子》等等,限于篇幅,难以详述。

您喜好哪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谈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