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词中,常可看到“春半”和“半春“一词。这个词很清新,春天过了一半,或者在春天的中间。这是指的仲春仲春中旬,又特指的是节气历春分或者月历仲春十五。
春分是节气历中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有着天文学的意义,此时昼夜平分,气温温煦,风雨清和,诗春季的中间时段。
而农历的仲春十五,在仲春的中间,花好月圆,是人们最常利用日平日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选录
张若虚这里的春半,是指的农历仲春十五,春天过了一半。
而在唐朝,花朝节,又叫“落花朝”,在农历仲春十五,对应繁花开落缤纷之美,春月春潮壮丽。所谓花好月圆。张若虚一个人在长江入海口的城市边缘,欣赏春潮春月和仲春繁花,没有和妻子团圆踏青,这里表达的是难以兼得的惆怅。
我昨夜梦见家里的池塘花树开落,而我却没有回家和你一起度过。
春天和岁月是这样在眼中流走,我是亲眼看到玉轮西沉,江水流走最美的春天。
而我也知道,同样在家中,那水潭中的玉轮也西斜啊。
这是古人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千江有水千江月,但是恨无长绳驻光阴。
“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
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中唐 · 郎士元《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
这是中唐一首送别诗。春半和落花总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此时桃李繁盛,花期短暂残酷,花开即伴随花雨。尤其是花朝节,百花盛放,且较高大的早春花木,迎来了花吹雪,游人更是赏春惜春。以是这里的春半,是指的的花朝节。
梁山正美的花朝日,落花缤纷的嬉戏之日,我却要去外地,颠沛在行船上。
我是在船上度过花朝节和春社日的,只能在江上遥看人间的美节,城市里的花朝节和屯子的春社日。但是山川之美,春色壮丽,田园美景,也是一起的安慰啊。
“等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中唐 ·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选录
作为节气专家,元稹更乐意将春分写成春半和半春。
他在这天拜访阳明山道不雅观,肯定有着自己精神上的意义。由于春分美节具有天文和传统道家思想的意义,太极图,也是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而产生。
以是他说,春分是等分春季的一半,本日才是半春的到来。
我老了,倍加珍惜光阴,以是我乐意在心绪最沉着慵
“纷纭红紫泄天机,已是山城春半时。
顾我逢花须泥饮,高情难许俗人知。” 南宋 · 廖行之《和马茂先净因阁中所题》
那么这首宋朝人写的春半美诗,是指的春分还是花朝节呢?
写的是春分。由于春分作为节气,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天文意义上的韶光和春天进程的观点。
春分时节,百花残酷,也只有懂得节气历的人,才知道,这是春分时段。
满山花开,春色正浓,春正中,最美好。
常日花朝节,人们才出去赏花,和朋友尽兴嬉戏饮乐,但是那多数是为了自己的愉快。
而这样和他瞥见花开而豪饮,又不在花朝节,这个中的缘故原由,只有少数热爱自然,通达天文的人才会明白。
这是爱惜春分的时空之美,是为真正的良辰美景而愉快。
是对光阴和宇宙的爱和珍惜。
春半花开百万般,东风近日恶摧残。
可怜桃李性温厚,吹尽都无一句言。 ”北宋 · 邵雍《禁烟留题锦屏山下四首 其四》
这首诗的春半,是指的仲春中旬的百花胜事,仲春各种草木着花,非常残酷。
但是这个时段却有风雨。一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但是这是时令使然,桃李盛开的时候,借助风媒为之授粉,随即凋落。当然过大的风雨,那便是摧花了。
但是自然的桃李树,便是在东风春雨中发展,在春雨东风中谢落。
邵雍这首诗写得很共情。那些桃李花,一夜花雨零落,却没有发出一句声音。是桃李花性情温厚吧。
当然很随意马虎遐想起人生,那些柔嫩的底层,何以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辛劳的农人,何以能反抗命运的翻覆?沉默,忍受,是花的姿态,何尝不是人生的?
以是邵雍用了可怜。或者他是遐想到现实的某些政治风云吧。
“鸣鸠一声斑竹林,怀远感时惊寸心。
却忆南园春半夜,荠花如雪草初深。“宋· 曹组《闻鸠鸣有感》
春天到了仲春中下旬,春分和花朝之后,就意味着春天走向深浓,也走向暮春。
残酷的红紫逐渐让位绿叶满林,绿肥红瘦。
而最美的花季,瞬间过去了。
杜鹃鸣叫在翠绿的竹林里,这是屯子春耕旺季的来临。此时不由不让人回顾家乡的田园,劳碌和温馨。
百花凋落的时段,正好是荠菜花开的日子。
城市里已经看不见花,但是影象中,那故土家园,一雨春耕之后的半夜,荠菜花在菜园和野地疯长,半夜都闻得见荠菜花和青草的喷鼻香气。
那荠菜曾经在青黄不接的时段,救助了多少人家,那荠菜花的喷鼻香气,成为舌尖上不忘的故乡。
春半时节,百花开,百花落,青草生,叶芽绿,春光繁盛热闹繁荣,残酷而美好。
万紫千红,落英缤纷,田园草绿,风雨落花,都是最盛美的春天啊。
如果留不住光阴,且尽情呼吸一下,花草的芬芳。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