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词。
芳心苦(即《踏莎行》)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清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一是首写荷花的词。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杨柳是岸上之树,鸳鸯是水中之禽,这两者是用来陪衬荷花的。“回塘”是指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浦是小水流进大水的地方,这种地方一样平常是舟客往来交通要道,但别浦,是偏僻地方的浦,也就没有来了。回塘与别浦,指的都是一个地方,就蓄水之地而言,叫塘,就进水之处而言,叫浦。
这两句写的是荷花成长的地方,它成长在弯曲偏僻的地方,无人欣赏,寂寞孤独。
绿萍涨断莲舟路。荷花结出莲子,就会有采莲的船来采纳莲子,但它成长在偏僻的地方,少有人来,再加上水中的萍草成长过于茂盛,阻断了进入荷塘的路,就更不会有人来采莲了。
断无蜂蝶慕清香。在这幽僻的地方,就连蜂蝶也不肯来到,荷花散发出的清香,无人知,无人问。
红衣脱尽芳心苦。红衣脱尽,指荷花凋残。“芳心苦”三字极妙,就写物而言,荷花结出莲子,莲子的中央是苦的。就写情而言,芳心苦含着荷花不被人知不被人珍惜的痛楚。“芳心苦”三字,将写物与写情结合在一起,仿佛荷花将自己无限的凄苦之情,凝集成莲子中央的苦味。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落日的余晖,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上,欢迎着由浦口涌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带着一阵微雨,洒向池塘。多少个日昼夜夜里,荷花在这寂寞孤独的池塘里,看太阳落下又升起,看浦口不断涌入潮水,看天晴了雨,看云去了来,光阴就这样一每天流逝了。
依依似与骚人语。在这寂寞孤独的昼夜里,荷花的心中,不知积攒了多少话语,无人诉说,当它看到墨客的时候,便忍不住想向墨客倾诉。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荷花开在夏天,以是说“不肯嫁东风”,秋日结出了莲子,却无人采摘,以是说“被秋风误”。
沈祖棻《宋词赏析》中说:“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墨客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数有所寄托。由于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类比,情绪可以相通,人们可心利用遐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
词中的荷花,成长在偏僻的地方,又不肯像百花一样嫁与东风,终极被秋风所误。就像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趋付时俗的人,他坚守自我,也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于是,他就逐渐被别人疏远了,变成了一个孤独寂寞的人,二心坎美好的欲望也无人珍惜。
世间越是美好的东西,能欣赏的人越少,越是高尚的人格,能认同的人越少。写在书里我们都敬佩,当在现实中碰着,我们都当他是傻B。
以是,当我们选择坚守自我的时候,就意味着寂寞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