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石灰吟(苏教版)
(于谦.明)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石灰吟(《明史.于谦传》中的版本)
(于谦.明)
精益求精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目前流传度和认可度比较高的是这三个版本
实在古代的诗大多是耳口相传
只要在通报的过程中涌现些许失落误
就会有不同版本涌现
大略的说便是
二口相传,难免有误
古诗流传下来存在不同的版本是很正常的
首先,古代字存在不规范的征象,加之又是利用繁体字,以是随意马虎涌现这样的情形
‘凿’和‘击’如果用繁体书写是极为相像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版本
其次,我们大家都知道
古代的墨客在作诗时,也会反复考虑诗句中的用词用句
可能在作诗时作者自己就写了两个版本,作者也纠结利用哪个字更好
‘凿’和‘击’本身又是同义字
还有一种可能性
古人多有抄名人诗词的习气
在抄录的过程中难免会涌现抄错的征象
有时候抄录人也会自己修正个中的一些字
逐步流传下来,可能会有一些传写之讹
或者经由了后人的改动
因而不同期间刻印的同一书本,个中的内容并不完备相同
今日话题
你学习的是哪个版本的《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