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14岁以神童的身份入殿科考,宋真宗亲赐进士出身,后于51岁时官拜宰相。或许是由于生平相对平顺又身居要职,以是他的词作多工致而又大气。与父亲比较,晏几道是吃过苦头的。年少时风光无限的生活让他骨子里有一种狂傲之气,家道中掉队,他变得更加不羁。晏几道最善于的是写情词,与父亲比较他身上没有身为朝中重臣的”形象包袱”,以是他的词作更加清丽坦直。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这对父子的两首肉麻情词,一首是晏几道的《长相思》,另一首是晏殊的《玉楼春》。在这场父子对决中,儿子晏几道连用了6个相思仍不敌父亲晏殊的轻轻一笔。就这两首词而言,不得不说姜还是老得辣。我们先来看晏几道的词:
《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这首词是晏几道老年所写,全词短短36个字,却有6个相思,算得上是一篇痴人痴语了。老年的晏几道写起情词来,手腕十分老道,这首词便是一个范例。词的上片开篇便是两组长相思,第二个长相思既可以算尴尬刁难第一个的表明,也可以当成是词人的两句感叹。接下来则抛出一个问句,道出相思的无穷无尽,只有相见才能解开。
词的下片最妙的是结尾两句。将浅情人与痴情人比拟,令人面前一亮。纵不雅观这首词,通篇采取的是民歌反复咏叹的办法,将多个相思穿插个中,令人印象深刻。
再来看晏殊的这首经典之作:
《玉楼春·春恨》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随意马虎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同样是一首肉麻情词,晏殊这首词绰约多姿,是一首婉约词佳作。词的上片写女子送别爱人,送别之地在长亭古道上,那里绿杨依依,芳草萋萋,这是寄情于景。“年少抛人随意马虎去”是在埋怨对方拜别时的绝情,年少时总以为一时的分离算不得什么,总能洒脱地转身而去,却不知给对方留下了多少愁。
接下来两句写女子的愁苦。三月的雨夜里,花儿轻轻飞落,女子在残梦中被五更时的钟声惊醒,那离愁便如小雨般滴滴落入心头。在这上片中,词人对凄景的刻画是极细致的,而对相思之情的描写也是淋漓尽致。
词的下片是晏殊对相思的理解。和晏几道一样,他也认为无情人是不懂多情人之苦的,为了形容情之深,他用“一寸还成千万缕”7个字来细描,将相思形象化,堪称妙笔。末了词人再用“天涯地角有穷时”的轻轻一笔,道出相思的无穷无尽,比起晏几道连用6个相思,效果更好。
这两首肉麻情词,一首是“浅情人不知”,一首是“无情不似多情苦”;一首是“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一首是“只有相思无尽处”,大家更喜好哪一首呢?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