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卢媚娘画像
提及中国文学史上的才女诗(词)人,人们会想到宋代的李清照。实在唐代出类拔萃的女墨客不在少数,有李冶、薛涛、卢媚娘、鱼玄机、卓英英、杨敬真、郭修真等人,称得上群星残酷。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这些女墨客所写的诗又叫“女冠诗”。所谓女冠,指的便是女羽士所用的冠帽,这几位女子都崇尚玄门,是女羽士。这与唐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在历史上,玄门汲取了老子的思想元素,并奉老子为先师开山祖师。而李唐宗室(李渊、李世民)与老子李耳同姓,为了提升并巩固统治地位,唐王朝尊老子为先祖,奉玄门为国教。后经天子几次再三敕封,玄门的影响不断扩大,唐朝的许多公主、妃子入道修行。考史乘与墓志,唐代至少有18位公主入道。个中武则天钟爱的女儿太平公主,睿宗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玄宗女儿永穆公主,均拜师入道。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天下不雅观一千六百八十七,羽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
“女冠诗”有其独特之处:形式不拘泥于一格,有的作品采取工致的对仗,措辞浅近易懂;也有的婉转多情,利用典故,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绪。内容上,多为劝人积善,抒发自己情绪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修行的风采和精神追求。
本文依齿序先容李冶、薛涛、卢媚娘、鱼玄机等人的女冠诗。
李冶(约730-784),字季兰,浙江吴兴人。边幅俊美,善弹琴,工格律。从小就显露诗才,6岁写有这样的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11岁时,李冶被送往玉真不雅观做羽士。李冶后来与茶圣陆羽、僧皎然交往,意甚相得。墨客刘长卿也与她联系密切,《唐诗纪事》记有:“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唐德宗时李冶被召入宫,784年,李冶因上诗叛将朱泚,被德宗下旨乱棒扑杀。
李冶诗以五言善于,多酬赠遣怀之作。她的《相思怨》:
人性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该诗描述佳人于清冷月光下,独守空楼,素手操琴的场景,实为墨客自身怀春不得,孤寂凄冷的写照。
薛涛(约770-832),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史载,薛涛姿容奇丽,生性敏慧,多才艺。一日,其父在庭院梧桐树下纳凉,有所悟,便吟诵道:“庭院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口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格律工致,意境高雅。那一年她8岁,父既惊且喜。
16岁时,薛涛受剑南西川节度使、墨客韦皋赏识,入乐籍,赋诗侑酒(“侑”音yòu,意为劝酒助兴)。其后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墨客常有雅集唱和。薛涛低廉甜头桃赤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薛涛虽没有入道不雅观行拜师礼,但她晚年作羽士装,居成都浣花溪,潜心研习道家经典,终生未嫁,于清幽之中度过余生。后人纪念她,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锦江畔有薛涛井,旧传薛涛汲此井水造纸制薛涛笺。
薛涛落拓不羁,后来得罪了一些权贵,招致节度使韦皋不满,将她外放到与吐蕃接壤的松州军营。寂寞中,薛涛赋诗抒怀,《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最具代表性。
其一为: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陇”是甘肃的旧称,这里指松州。“陇头儿”,指驻守在那里的戍卒。其大意是说,在令公府吟唱的雅乐“筵上曲”,今日羞于唱给守边的士兵听。塞外边城严厉的环境,与昔日令公府灯红酒绿筵宴高歌的景象光鲜对照,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
其二为: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吐蕃违反与朝廷的誓约,边疆敌情险恶,但有韦令公的责罚在,薛涛虽视松州如畏途,却怎敢不往?薛涛由荣华富贵跌入人生谷底,五味杂陈的心曲可想而知。
卢媚娘(792-?),南海(今广州番禺)人。史载,卢媚娘美艳绝伦,初生眉如线细,原名“眉娘”。幼而慧悟,工巧无比,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尝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因被后人奉为粤绣开山祖师。卢媚娘14岁入宫,但她不愿居深宫做笼中金丝雀,宪宗天子终极将其放飞出宫,遣送道不雅观,赐号“逍遥”。
卢媚娘致卓英英的两首诗,可见其文采和超脱的思想性情。
其一为《和卓英英锦城春望》:
蚕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喷鼻香尘。
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
其二为《和卓英英理笙》: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异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卢媚娘心中明朗残酷,绝无凡俗女子心中的孤寂、落寞。在她看来,只要在闺阁中将笙演奏闇练,必会冲动太白仙子下凡传授修仙之道,实现驾白凤仙游,与子晋(王子乔,字子晋,喜吹笙作凤凰鸣,后升仙)为伴合奏吹笙的愿景。
鱼玄机(约844-871),原名鱼幼薇,长安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好读书,喜吟诗。10岁时,与墨客、词人温庭筠相识,吟诗为难刁难深受赏识与提携。咸通(唐懿宗年号)初,嫁李亿为侧室,备受宠爱,为正室裴氏“妒不能容”。866年,李亿将其安置到咸宜不雅观入道,取道号“玄机”,意为玄妙深奥,兼有道义。871年因妒打婢女绿翘,致其去世亡,鱼玄机被处腰斩。
866年,鱼玄机入道后,活泼天性不改,兼以才思敏捷,常以赋诗遣兴。一首《浣纱庙》,落笔千钧,掷地有声:
吴越相谋计谋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去世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鱼玄机游览西施故里苎萝山浣纱庙,回顾吴越浣纱女西施故事,抚今思昔不胜感慨。这首诗荡气回肠,抒怀不见儿女情长,又具李清照诗词之英气。
另一首为《游崇真不雅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昂首空羡榜中名。
据《唐才子传》记载,春光妖冶的一天,鱼玄机游长安崇真不雅观,恰遇新科进士们在壁上题诗留名。她见了倾慕不已,满怀感慨地题下了这首七绝以抒心志:罗衣女子纵然满腹诗书,也只能望榜空叹!
纵不雅观唐女冠诗,精品频出,纵然抒发儿女之情,也不甘人下,不让男子之英气。(原标题:唐代才女与女冠诗)(完)
作者/刘景文
来源: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