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词人元好问有名作传世,个中《摸鱼儿·雁丘词》有云:
词有引言,题云:“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去世。’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乙丑岁,是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即宋宁宗开禧元年,此言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遇上捕捉雁鸟的猎人,其人当时捕得二雁,杀其一,而另一只雁脱网后竟不拜别,反而投地自尽而去世。元好问因其悲壮,故买之而葬在汾水之上,并在所埋之处置石以为标识,号曰“雁丘”。当时赴考而得见此事者众,年夜家皆为之赋诗,而元好问因有《雁丘词》之作。
上阕词人问人间间爱情究竟是什么,何以二雁会以死活相待?南飞北归之路,比翼双飞,多少寒暑,依旧相爱。比翼双飞乃是快乐,而离去便是痛楚难熬痛苦。此时此刻,词人以为双雁竟比人间更为痴情!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去世,去世可以生。生而不可与去世,去世而不可复活者,皆非情之至也。”说的便是这个意思。伴侣骤逝,雁儿应知,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路漫漫,每年飞越万山,晓风暮雪,现在形单影只,茍且而没故意义。
下阕词指出汾水乃汉武帝巡幸游乐之处,昔日巡狩,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
而今却是冷烟衰草,冷落冷落。武帝已去世,招魂无用。女山神因之枉自号泣,而去世者却不会再来!
双雁死活相许,上天妒忌,殉情的大雁并不等同一般的莺儿燕子,去世后化为尘土,大雁将会与世长存。后世的人,将会寻访雁儿之丘坟故地,在此狂歌纵酒,以祭奠这对爱侣。
这对雁儿的凄美爱情故事,后来更得到了金庸《神雕侠侣》的加持,在第三十二回《情是何物》杨过与小龙女的对话中,杨过说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之语。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神雕侠侣》最少九次拍成电视剧,还有电影、动画、漫画、粤剧、舞台剧、广播剧、打算机游戏等,雁的情深早已深入民气。
让我们来看看字书里关于“雁”的记载。《尔雅·释鸟》:“舒雁,鹅。”“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这里指出“舒雁”乃鹅的别名,又以为凫雁一类的鸟,足上有蹼,翱翔时脚跟伸直。原来情深款款的雁,不过是我们常见的鹅。再看《说文解字》怎么说。《说文解字·隹部》:“雁,鸟也。从隹从人,厂声。读若鴈。”又《鸟部》云:“鴈,也。从鸟、人,厂声。”据此知“雁”可读若“鴈”,而“鴈”即“鹅”也。我们常常会吃烧鹅,想起如果把情深的鹅吃了的话,实在是诚惶诚恐,罪该万去世。
《庄子·山木》有一段笔墨更引人入胜,其曰:
庄子与学生游山,遥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却瞥见一群伐木工人在大树下夜宿而不伐木。庄子问伐木工人何以不伐此大树,伐木工人以为大树没用途,故不砍伐。庄子以为此树由于没有用处,反不遭砍伐,可以享有天年。庄子下山,在朋侪家中投宿。朋侪非常高兴,因而嘱咐童仆杀雁待客。童仆问朋侪,指出二雁其一爱叫,另一不爱叫,不知当杀哪一只。朋侪以为爱叫的有用处,夜晚可以防贼,杀那只不爱叫的。这个故事旨在解释无用之用的道理,此不赘述。个中提及“雁”,本无足奇,王先谦《庄子集解》直接注明:“雁即鹅。”此可见竖子所杀者,与元好问深情题咏的并无二致。
上引《尔雅·释鸟》之文,邢昺疏:“鹅,一名舒雁。今江东呼。某氏云:‘在野,舒翼飞远者为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据邢疏所引,可知所谓“舒雁”者,乃是“舒翼飞远”之意。此外,“雁”与“鹅”本无分别,只是野生的称为“雁”,豢养的则是“鹅”。李巡所言尤其值得细看。郝懿行《尔雅义疏》因曰:“盖雁即鹅矣。鹅有苍、白二色,苍者全与雁同。”指出“雁”与“鹅”本同;且“鹅”有苍色与白色两种,个中苍色的与雁完备相同。苍色原指草色,即青色、绿色之意;后来引申为青玄色、灰白色。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阐明也很清楚,可以参考。《说文解字注·鸟部》“鴈”字条下注云:“‘鴈’与‘雁’各字,‘’与‘’‘’各物。许意隹部‘雁’为鸿雁,鸟部‘鴈’为鹅。‘’‘鹅’为野鹅,单呼鹅、为人家所畜之鹅。今字‘雁’‘鴈’不分久矣。《礼经》单言者皆鸿雁也,言舒者则鹅也。《尔雅》‘舒鴈,鹅’是也。李巡云:‘野曰鴈,家曰鹅。’鹅谓之舒者,家养驯不畏人,翱翔舒迟也。是则当作‘舒雁’,谓雁之舒者也。雁在野,鹅为家雁也。”这段材料颇为丰富。段氏指出“鴈”与“雁”本为二字,意义不同,《说文·隹部》的“雁”是野生的鸿雁,而《鸟部》的“鴈”是人所畜养的鹅;如今二字不分,音义相同。又,段氏阐明“舒鴈”(鹅)的“舒”字,以为“舒鴈”因已被驯养,并不怕人,且“翱翔舒迟”,并不连忙,故有此名。据此而“雁”和“鹅”可以区分,段说是也。
雁与鹅的密切关系,可以在本日的生物分类法里得到印证。在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以下有11种,个中灰雁、鸿雁最为主要。我们所说的欧洲鹅乃由灰雁驯化而来,而中国鹅则由鸿雁驯化而来。雁属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属的鸟被人类驯化的较多,在中国人的天下里,被驯化的雁则称之为“鹅”。在野外展翅翱翔的则称之为“雁”,文人赋诗,更爱自由清闲的雁。
由雁而至鹅,仿佛许多诗情画意都荡然无存,只余下对吃的追求。实在不然。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鹅亦有其主要的一页,不让雁儿专美。在唐诗里,大家一定读过骆宾王在七岁时候所作的《咏鹅》: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描述在水里畅泳的鹅儿,纯朴自然,全去雕饰,充满童趣。这里说的是大白鹅,从其“白毛”已可知。这未必是前文所说源出鸿雁的鹅,而是属于雁形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的天鹅。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有七、八种。个中5种生活于北半球,均为白色,脚玄色。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因此,天鹅是一种鸭,而鹅则是鹅,二者有所不同。
还有一个跟鹅有关的故事,见于《晋书·王羲之传》。
这里提及王羲之生性喜好鹅,会稽有一老妇养了一只鹅,鸣叫之声甚美,王羲之欲购之而未得,只能引领亲友动身往不雅观之。老妇得知王羲之将临,遂杀掉该鹅并烹调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而嗟叹了一天。有一次,山阴羽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往不雅观之,非常高兴,欲购之。羽士以为只要王羲之能替其缮写《道德经》,即可将鹅群赠送。王羲之听了很高兴,便按羽士哀求缮写了《道德经》,并以此换得一笼子的鹅回来,洋洋得意。王羲之的任性率真如此。史籍多记大人物的小事情,藉此以预示其人日后的行为。王羲之的“任率”,可以透过爱鹅之事得知一二。
雁是否有情,无人得知。人间自是有情,物在我的眼中,是雁是鹅,统统皆出我情!
(本文摘自《汉字里的动物天下》)
内容简介
本书乃作者为儿子开启童蒙,以深厚的学养与诚挚的童心,从《说文解字》《尔雅》切入,旁征博引《山海经》《史记》《汉书》及先秦诸子书,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分二十五个种别,汇诸书干系记载,仔细发掘,精当解读,与虫鱼鸟兽对话,天然意见意义。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之大不雅观园、亲子之良读物也。
作者简介
潘铭基,喷鼻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央名誉副研究员、伍宜孙书院副辅导长。研究领域:儒家文献、汉唐经学、历代避讳、域外汉籍、博物学等。先后在《九州学林》《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台湾书目季刊》等学术期刊上揭橥论文。著有《贾谊新书论稿》《孔子的生活聪慧》《颜师古经史注释论丛》《孟子的人生聪慧》《贾谊及其新书研究》等。
名家推举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万年前也曾是广袤的动物乐园,上古先民对此有丰富的记录,保存在古老的文献中,人为造成与当代读者的障隔。饱读汉前古书的潘铭基教授,以深厚的学养与诚挚的童心,仔细发掘,精当解读,深入浅出,天趣盎然,学童须叟读此皆可有所收成也。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国措辞文学系教授)
潘教授的学术著作非我所能置喙,这书却是我读来充满乐趣,而乐于推举的。一来,他的写法既保持学者追源穷究的精神,可又深入浅出,附以画图,尽多意见意义的笔触。二来,我喜好动物,这书助我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动物。
——何福仁(喷鼻香港作家)
潘教授,博物君子也,亦暖心慈父。为启童蒙,乃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与虫鱼鸟兽对话。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的大不雅观园、亲子的良读物。
——张高评(成功大学名誉教授)
目 录
推举序一
推举序二
序言:一次走进古代字书的旅程
互助的邛邛岠虚与蟨
仁义两全的驺虞
因误会而结合的狮子与大雀
能知民气的大犬
五福临门
兕与犀
能舐食铜铁及竹骨的罕有动物
是猫还是狗
问世间情是何物
不是鱼也不是猪的海豚
横江湖之鳣鲸
无前足的貀
三脚鳖与龟
胜义纷呈的古代马天下
穴居之兽
雌雄动物不同论
动物小时候
从贾谊到哈利·波特——中西文化里的猫头鹰
豺狼当路衢与地皮之神──漫谈中西豺文化
绝笔于获麟
后记
名家推举
内页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