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可以光鲜的分为两个阶段,韶光以宋室南渡前后为界。李清照在渡江之后,整体而言,词作风格一变清新而为沉郁,所写的很多作品,都是佳作,比如下面这一首《临江仙》。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悲叹,而且以简练的笔触,为我们道出了成千上万人想要规复中原、南北统一的心情。这首词前有小注,交代了这首词的一些写作背景,摘录如下: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干瘪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小注:(1)扃[jiōng],本意是门环、门闩等,此处是指关闭门窗。(2)秣[mò]陵:即本日的江苏省南京市。
词的上片通过写春归人间的景象,表现了词人独自飘零,思念故乡的感情。首二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紧张写词人闭门深居,孤单一人。正如引言中交代的,第一句直接引自于欧阳修的《蝶恋花》,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是形容词,后一个“深”是动词,整句以疑问的口吻给出,渲染了庭院的深邃和宁静,此处紧张表现了孤寂愁苦之情,这种感情,在第二句中进一步加深了。
第三句写词人所见之景象,“柳梢梅萼渐分明”,柳梢渐绿,梅萼渐明,彷佛处处都是一派春归大地的景象。词人用了一个“渐”字,足见其细腻,对付大自然的细微改变,有着极强的捕捉能力。
可是词人却慵
下片追忆往昔,比拟现在,首二句说:“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少年时的李清照,嫁给了爱她的丈夫,夫妻琴瑟和谐,一起吟诗为难刁难,一起雪月风花,他们共同经历了“多少事”啊!
可是,现在年纪大了,却飘零他乡,一事无成。这如何不令人感慨万千呢?以是她感叹道:“谁怜干瘪更凋零”!
山河破碎无人整顿,致使她一个女流之辈流落江南,孤独飘零,而且日渐干瘪,心境一天比一天悲惨。实在,这不仅是李清照自己的感慨,更是千万个归乡不成的宋人的感慨。
以是结尾二句,她举出两件曾经是那么美好,现在却无生理会的事情:“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试灯,是宋代元宵节前十分隆重的事情,清照是非常喜好的,曾经专门写词描述;而踏雪,“易安每值天算夜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也是清照的最大的乐趣之一,可是如今,这些事情,都变得毫无意思,她也毫无心情去做了。究其缘故原由,相信不难明得。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她南渡之后,第一首能确切编年的作品,在这首词中,词人深刻表现了那种忧郁、悲怆的苦闷之情,个人的愁苦和国家的苦难交织在一起,读之令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