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

一世为名流

《三生》讲了一个叫刘孝廉的人,在第一世的时候是个名流,但品行多有不检点,活到六十二岁就去世了,到了阎王殿,他悄悄的倒掉了阎王给他喝的迷魂汤,被阎王查出他前生的恶行后被罚他做马,于是二世为马。

二世为马

由于刘孝廉没有喝迷魂汤,以是他二世为马后,心里清楚前世的事,但嘴里却说不出话来。
终年夜后,常常被马鞭抽打,被人骑时,如不放马鞍,用两脚牢牢夹击马腹,更是直疼到心肺里去,他不堪忍受被人骑行和鞭打的痛楚,气得三天不吃东西,之后就饿去世了。
于是此人第二次入地府,但阎王创造他罪罚期限未满,认为其不恳切改过,就将他一身马皮剥掉,罚他三世去做狗。

二世为马

聊斋三生贱者为善如求花种树贵者为善如已花培其根

三世为狗

于是刘孝廉就开始了他一条狗的人生,这一世特殊故意思,他稍稍终年夜一点后,瞥见粪便之类的,也知道那很腌臜,但闻上去却还有些喷鼻香味,但他决心不去吃那些腌臜的东西。
看到这儿,是不是以为刘孝廉还算有点儿低廉甜头力,由于他当时的身份便是一只狗啊,却能忍住不吃腌臜的东西。

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实在还不如他。

有的人官居高位,明明知道那利益是诱饵,是有毒的,也懂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但他的贪欲终极降服了理智,于是置国法于不顾,铤而走险,末了家破人亡,锒铛入狱。
有的人长得很胖,也知道这是个看脸的社会,颜值很主要,也想减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在美食面前还是不能掌握好自己,放肆的暴饮暴食,终极在生活中成为了那个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的自己。

三世为狗

由此,想起《红楼梦》中“智通寺”的门联“身后有余忘缩手,面前无路想转头”,世上又有多少人,本来有无数次重新改过的机会,但由于贪欲,由于侥幸的生理,没有好好珍惜,没有节制住前行的方向,终极没有了转头路。

《三生》中的刘孝廉在为狗这一世,还是有点儿进步的,他学会了逐步掌握自己的希望,在不得已为狗的天下里不让自己变得更脏更腌臜。
但他在这一世里同样是不安分,不服气的,他不能忍受狗的人生,又怕用自尽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后阎王再罚,于是采纳咬伤主人的办法,借别人之手杀去世了自己。

四世为蛇

四世为蛇

借别人之手杀去世自己的刘孝廉第三次来到地府,阎王再次审讯他,痛恨他是条咬人的疯狗,于是又鞭打数百下,再将他罚为蛇。
在为蛇的这一世里,虽然只能在湿润的草丛中生存,但他起誓不残害生灵,饥饿时就吞食树上的果子。

看来刘孝廉在经历了变身动物的苦难后,终于有了悔悟,打算修行来世重新做人了。
但他刁滑的本性很难改,为蛇一年多后,他常常思虑,自尽弗成,害人而让别人杀去世自己也弗成,想找一个好去世的上策却没有。

一天,他正躺在荒草从中,机会来了,他听见一阵车轮声传来,于是他急忙爬出去挡在路当中,车轮飞驰而过,他被碾压成两截。
因此他又第四次回到了地府,阎王也纳闷,这人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他赶紧伏地申辩,阎王见他这次是无罪而去世,体谅了他,答应他再回阳做人。

五世为举人

刘孝廉再次以人的身份回到世上后就特殊的牛了,他生平下来就会说话,读书能过目不忘,辛酉年考中举人。

刘孝廉由于在第一世为人时风致不检点,被罚做了几世的动物,受尽了苦难,再为人后,常奉劝别人要积善。
可见他是真的悔悟了,也得到了善报。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刘孝廉在变身动物的时候,一贯以狡猾的办法骗取阎王的体谅,前两次都没有成功,而末了一次却成功了呢?

我以为最大的成分是在他为蛇时,起誓不残害生灵,也实际这样做了,他已改过悛改,变得愈来愈善了,阎王也看在他善的一壁体谅了他狡猾脱身循环的一壁,而且由于他的善,阎王还让他来世做了举人,过上了富贵的生活。

白色彼岸花

说到这儿,我想起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写过一部叫《死活疲倦》的小说,说的是一个叫西门闹的冤去世的地主,用他的灵魂转世投胎为驴、牛、猪、狗、猴的死活循环,环绕他的家乡、和他干系的人,从不同视角看人生潮起潮落,看世间百态的故事,我以为莫言《死活疲倦》的灵感大概来自蒲公的《三生》,由于二者都采取了荒诞叙事的手腕,让读者跟随他们的笔墨夸夸其言,浮想联翩,真的是美妙绝轮。

蒲公的《三生》因此佛教中的转世循环来提醒众人,积德行德者才能大富大贵,善始善终。
整篇文章也因此一个善字贯穿始终的,结束语更是精妙:“故贱者为善,如求花而种其树;贵者为善,如已花而培其本:种者可大,培者可久。
”意思是说,品质低下的人做善事有如为了得到花朵而去种树;品质高尚的人做善事好比在有了花朵的情形下去造就树的根基:种树的人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造就树的人则可以持久得到福报。

真正的积善,不是偶一时的善行,而在于天永日久的坚持以一颗善心行事为人,正所谓见善就为,不分所做的善是大是小,才是真正的为善,才是真正崇高的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