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道马迟迟。
高柳乱蝉栖。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

醉翁萧索,不似去年时。

【注释】

天天一首唐诗宋词宋柳永少年游附集字帖朗读

①少年游,词牌名。
《乐章集》、《张子野词》入\"大众林钟商\公众,《清真集》分入\"大众黄钟\公众、\"大众商调\"大众。
各家句读亦多出入,一样平常以柳永词为定格。
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②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③乱蝉嘶:一作\"大众乱蝉栖\"大众。

④鸟:又作\公众岛\公众,指河流中的洲岛。

⑤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⑥目断:纵目望到尽头。
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⑦归云:飘逝的云彩。
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统统。
此句一作\"大众归去一云无踪迹\"大众。

⑧前期:以前的期约。
既可指昔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快约期。

⑨狎兴:游乐的兴致。
狎:亲密而轻佻。

⑩醉翁:酒友。
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⑪少年时:又作\"大众去年时\"大众。

【翻译】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了望,瞥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昔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作品简介】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收录于 《全宋词》中。

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日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统统期望之落空,末了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
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生平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写作韶光没有定论,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载为五十七岁履新成都之时;王馨《秦楼狂客的浅斟低唱》中为科考刚刚落第,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后;木溪《便纵有千种风情》载为中年游宦之时。

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日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统统期望之落空,末了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
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生平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述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措辞普通,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