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沧桑,千帆阅尽,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不是所有的想法都可以与人分享,有许多的不让说、不能说、不敢说,唯有独处,在少焉的安宁中悄悄思考,考试测验与内心的自己和解。

本文网络10首独处的诗词,柳宗元最孤独,杜甫最凄苦,陈子昂最悲壮,李清照最相思,唯有高适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江雪》

(唐)柳宗元

独善其身10首独处的诗词其实都是在考试测验和心田的自己和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名门王谢出身的柳宗元肩负着家族义务,但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使他的空想和抱负注定无法施展。
“渔父”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代表含义是“归隐”,正值壮年的柳宗元已经萌生了退意,全诗透露出墨客内心的孤独、寂寞、冷。

〖二〗《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谿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辞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年逾四十的墨客王维,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诗中借用尚长和陶渊明两人归隐的典故,表达自己此刻神往隐逸生活,无心世事的情绪。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隐居山中,独自与白云相伴,像自得其乐一样平常宁静、闲适,这大概便是诗佛神往的生活吧!

〖三〗《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仙的笔下不见俏丽的山中景致,而是拟人化的敬亭山。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努力过、彷徨过、辉煌过、落魄过,真正懂得自己的心腹难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唯有面前的敬亭山不会厌烦自己,伸开它的怀抱,给墨客以精神上的抚慰。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四〗《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悲秋已经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雪上加霜,登高了望,悲惨的秋天景色让墨客更觉凄苦难当,回顾曾经的过往,使人更加沉郁凄凉,就连解忧的浊酒也因病痛停掉,不能麻醉自己只能任悲秋愁苦的感情蔓延。

〖五〗《深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存,“牛党一派”的令狐楚是李商隐的恩师,可是李商隐却娶了“李党一派”王茂元的女儿为妻,结果双方均对其不信赖,造成了李商隐的仕途一片灰暗,但是他与妻子王氏却琴瑟和鸣、恩爱甚笃。

这首诗是公元857年深秋,墨客独游曲江思念亡妻所作。
伊人已逝,此情长在。
荷叶春生秋枯“别有幽愁暗恨生”。

〖六〗《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墨客不仅在政治上颇有见地,军事上也打算过人,然而由于当权者的短视,他进谏的策略不被采纳。
心情悲愤的墨客独自登上蓟北楼,发出了报国难投的慨叹。
全篇没有一字提及幽州台的景致,却因全诗流露出的感伤、苍凉、悲壮的感情引发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传染力。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七〗《大年夜作》

(唐)高适

旅社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那个落第后开导好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高适,那个写下《燕歌行》的高达夫,侠气豁达却也有过孤独和迷茫。
羁旅思乡、愁鬓增岁,成功的人总是能耐住寂寞。
高适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奋斗了一辈子,坚持了一辈子,高适在人生的末了的十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飞黄腾达加官进爵封侯,走上人生顶峰。

〖八〗《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样平常滋味在心头。

亡国之君,亡国之苦无人可诉,孤独一人缓缓登上西楼,统统美好都成昨日云烟。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苟延残喘,追忆似水流年,别有一番愁苦在心头。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九〗《一剪梅·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肃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丈夫出门久久未归,思念就像种子在心中迅速萌芽发展。
独自击楫,想借泛舟来消愁,不料思及昔日双双泛舟的美好,更加愁情满怀。
站立楼头,仰头眺望,空中飞行的大雁大概能带来远方爱人的,不知不觉中,月已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落花流水光阴匆匆,夫妻虽心有灵犀却不能相见的无奈在词中肆意流淌。

〖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转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乐不雅观豁达的苏轼内心也有孤独寂寞之时,刚刚渡过了死活劫难的苏轼初到黄州,他还没有从年夜难不死的余波中彻底解脱就被扔到环境恶劣的穷山恶水接管生活的捶打。

更深夜静,孤独的苏轼步出庭院,举头望月,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

幽人、孤鸿,形象的比拟,我依然还是那个超凡脱俗、不向世俗低头的苏轼。
想通了的苏轼开始带领家人独立重生,谪居黄州让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苏大学士蜕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东坡居士!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不是也算“因祸得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