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上,许多深具才艺和胆识的画家大胆打破传统形式,创造出不同以往的绘画风格,进而带动了中国画的提高和发展,画鱼名家陈义海军长西席凭借自己的专业学识和兴趣爱好,以继续、开拓和创新为艺术进取之道,从继续传统、效法自然到独辟路子、自成一家,在绘画领域努力创造着独具特色的绘画措辞,在鱼水相融、鱼花相映、工写结合方面努力探索并喜得胜利,受到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

陈义海军长西席194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千年文化古镇江田。
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大祖祠中,那些历代先人的画像和进士乡贤牌匾,那些溢发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历代名家的诗词字画,给陈义水幼小的心灵注入了文化艺术之源;当代字画名家陈子奋等族人的艺术熏陶,启示了陈义水的绘画兴趣和艺术天赋;家乡俏丽的山水田园,引发了陈义水亲近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童心童趣;这些故土的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他自幼喜好字画、喜好戏水赏鱼的神往,使那些储存于稚子心灵中的生动隽永的生活画面成为他倾诉语境的源泉;便是凭着这股艺术之情、仁爱之心,他走上了绘画之路,继之又步入画鱼之佳境。
1958年他以精良成绩考入福州工艺美术院所,师从绢画名师林逸尘学习国画花草鱼虫,夯实了传统绘画根本、节制了工笔画的笔墨措辞技巧,而后参军从军,凭籍绘画特长升职为机关干部并成为军中有名画家。
他转业回到福州后,开始专注于鱼水画创作,得到了福建郑乃珖、潘主兰、唐国光,上海吴青霞,北京王琦等国画大家的辅导;在名师辅导下工笔写意双修、鱼水花鸟共研。
他效法传统又不泥于古,从中国严密的传统绘画脉络中,历阅历久探索和熬炼实践,独创了属于自己表达办法的笔墨体系,创造性地以“鱼水相融”为主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代笔墨艺术。
他在继续创新中国传统画法的根本上兼收并蓄,接管西方画法的色彩构成理念,对笔墨措辞、审美风貌,当代光影的变革,以及整体与色相的构成、晕染都探索性的进行了成功创新,使画面达到了色墨交融、形神俱美,成为独树一帜的鱼水画名家。

《浮莲九如》 82x76cm 《锦添富贵》 82x76cm

陈义水认为,艺术创作既要具有本真,更须要求新求变,推陈出新。
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他的绘画风格不断演化升华。
他说,“中国画是一种老实的艺术,笔墨色彩空间布局的处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
在中国画史上,真正能做到在学习古人根本上又有所创新,使作品呈现新面貌的人并不多。
一个画家只有依赖武断的艺术追求,通过体悟和实践来探求借古开今的新路子,才能闯出一条新路。
”几十年来,在这种艺术理念的导引下,他在画鱼之路上历经多次变革与创新,使作品呈现出了四个光鲜的特色:一是“鱼水相融”辟开画鱼史上之新境,彰显出了鱼水相依的审美意境。
二是“花鱼相映”的创新,造就了鱼水与花卉之间的花光鱼影立体美感。
三是“工写结合”绘出了形象与笔墨的亲密无间的真实与灵动之感。
四是“艺文共生”的鱼水天下,通过诗词、书法的参与,实现了画作的意境升华。

墨韵文脉锦鲤别开水中天记陈义水画鱼

陈义水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将作品的内涵升华到了一个高雅的境界,这源自作者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续。
特殊是他在负责学习五代袁义、宋代刘寀、清初八大隐士等中国历史上画鱼名家艺技的同时,亦看重研究古画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并且负责学习干系诗词歌赋。
期间,多才多艺的陈义水把自己的文化爱好全部注入到了画鱼之中,使笔下之鱼更显得文韵悠扬。
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寓意着“吉祥富余”“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浩瀚包含“鱼”字谐音的词汇,更为历代画鱼名家所借用。
陈义水借助这些有着吉祥寓意的笔墨,用画笔为大众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在画鳜鱼的《和为贵》、画鲳鱼的《昌盛有余》、画鲫鱼的《吉庆有余》、尤其是画锦鲤的《锦上添花》《鲤跃龙门》等作品,既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笔墨技法,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赏其作品《锦鲤添花》,画家把历史上很少入画的锦鲤用浓淡干湿之色调和精妙的笔触绘染的游姿灵动,再加上以蓝绿色为基调皴染的池水、莲荷,让人既能看到鱼儿的舞姿之美,又能感想熏染到水天天下的宽广无垠,还感想熏染到了锦绣进程中的和美寓意。

《海棠跃锦》 82x76cm 《梨花遊鳞》 82x76cm

陈义水的鱼水花鸟画能给人带来一种淳厚自然的觉得,这是画家“以我不雅观物”后的高度提炼;而其间寄托、流露出的是一种平民的情绪,这种情绪使画作有了民平易近的基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赏其《鱼乐图》,画家用工笔技法和浓淡不同的敷色绘出了9条姿态互异游弋着的鱼儿,用自己的绝技画法画出了淡墨营造的池水与波纹,其间鱼水交融、自然流畅、琴瑟和鸣,让人遐想到了9龙戏水的涵义和天下庶民乐悠然的美好时景。

天真烂漫也是陈义水画作之特色。
这就像太极拳中的“妙手一运一太极”,使所有的火气、蛮力、明劲、外示都转化为一种无可无不可的顺其自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则是其本人精神达到“专气致柔”时才能涌现的。
作品《莲花濯锦》表示的是一种老庄哲学。
画面中,画家用碧薇的池水、和满的莲荷衬托那些顺势游弋的锦鲤,鱼儿在畅游中呈现出的天真自由反响的是画家本民气与物游的精神状态。
而从技法上看,画家从构图布局的安排、鱼儿种类的选择、笔墨颜色的施用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绘画技艺上的打破与创新。
特殊是让9条鱼围成圆圈追逐嬉戏,形成了太极图似的整体布局,并取九字为道家的最高数理,进一步深化了中华哲学的文化内涵,将画作内涵升华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荷锦有余》 82x76cm 《木棉乐鳞》 82x76cm

欣赏陈义水画鱼作品间蕴含的生活意趣,可以见到他长于捕捉生活情趣的美学追求,这是他多年来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
他秉承效法自然的艺理,坚持到江河湖海去写生。
除了不雅观察写生鱼的生活习气和多种姿态外,还对江河湖海的水波水势,以及与之相配的多种花草林木现场临写。
他把对这些自然物象的不雅观感接管之后,又通过心灵过滤与自己的绘画影象再现纸上,进而迸发出各具美姿的动人心旌的鱼水花草相融相映的艺术佳作,然后再自己因画作诗书之其上,使之升华到中国文化诗字画三项一体、和谐共美的一个新的高度。

明代李贽在《童心说》中写道:“夫童心者,至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不仅文学创作如此,绘画创作也是如此。
不雅观赏陈义水的鱼画,那种任意挥洒、任性而为的畅逸之境展现出其清逸的情怀、纯净的童心和回归本真的追求。
他把童心童趣授予笔下的鱼儿,使其在江河湖海中任意畅游的动态和意境升华到了一个典雅、幽美的层次。
他拥有一颗童心,便能给想象力插上一双翅膀,生发出艺术创作的灵气。
陈义水鱼画中最动人之处便是其童心的生发与童趣的气息。
这种气息仿佛能令人找回天真天真的儿时心境,感想熏染物我两忘的轻松与清闲。
在作品《荔喷鼻香鱼乐》中,他以灵动的笔色画出9条可爱的鲤鱼。
画面中,鱼儿以多种妙姿戏水戏花戏果,形态逼真、灵动自然。
其间的池水空澄明净,清波、清气畅人胸襟,展示出一种平和清明之态和与人亲密无间的气息。
这是画家“以我不雅观物”后的高度提炼。
画中之鱼的物性之真已与画家的心性相领悟。
正是这种情绪使陈义水的画作具有了民平易近的基调和浓郁的生活情趣。
在作品《梨花锦鳞》《富贵乐鲤》《海棠濯锦》《水浮鲢鱼》等作间,鱼儿在梨花、牡丹、海棠等花草下的清波碧水中嬉戏,呈现出散淡冲和任逍遥的情态,给不雅观者带来一种乐天向上的积极之感。
在此类作品中,画家追求以心为妙又极富自然情趣的效果,用潇洒脱俗的笔触传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绪。
他努力表现出朴实、清淡、率真、天趣的审美特质,使鱼儿、水塘、花果像一个个幽美的音符,共同奏响天然的乐曲。
它的这些作品带着一片童心童趣,能使人忘却生活的繁忙,摆脱暴躁的心绪,在回归本真的过程中,寻觅回逐渐远去的纯净心态,这便是其作品深受大众喜好的缘故原由吧。

(文/李新平)

艺术家简历

陈义水,1940年生,福州长乐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军旅画家,从艺60余载,专研中国画“鱼水相融”,在传统紧密的绘画中,具独特表达办法,为画鱼之典范名家。

在海内外上百家报刊杂志与中心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中国喷鼻香港、中国台湾多家电视台做过专题宣布。
论文《从画鱼看中国传统鱼文化》、《把鱼画水里的探求》等,揭橥于《美术引导》杂志。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出版有《中国精良美术家陈义水》画册,中国出版总局批准天津公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名家·陈义水画鱼》画集,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画鱼名家陈义水画集》。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珠海、中国喷鼻香港、中国台湾台北、中国台湾高雄,与赴新加坡、美国旧金山、纽约等20多次举办个人专题画展。
“鱼水相融”深受众人欢迎,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作品欣赏

《朝晖鱼乐》95x176cm

《牡丹九如》68x138cm

《秋苇碧波》93x172cm

《硕果累累鱼也乐》95x176cm

《鱼乐花富贵》95x215cm

《九锦添牡丹》68x68cm

《年丰有余》68x68cm

《枇杷游锦》68x68cm

《葡畔鱼乐》68x68cm

《百鱼争上游》180x118cm

《锦鳞腾波同跃進》176x95cm

《锦鳞兴盛》180x132cm

《锦上添花》182x136cm

《锦添花》180x118cm

文章转自公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