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郭敬明悉心修正编定,最完全的创作,最满意的篇目,献给正在发展或已然成熟,但笔墨梦想不变,夙夜迟早与共、从未离开的你们;以及,祭奠你、我、他、她,我们曾经共同走过的年华。

自从事情后,少了些少女情怀,多了些离愁别骚,开始体会人间烟火,四处寻觅些人物传记,迄今只读过一本《季羡林自传》,由于这是我可以在图书馆尽我自己能力找到的唯一一本人物传记,同时他是我感兴趣的人物之一。
一次有时的翻弄网页中,创造了愿风裁尘,守岁白驹,怀石逾沙这么三本书,书写郭敬明十年经历,同时他也是我感兴趣的人物之一。
两本书都是作者本人亲自完成,唯一不同的是一本是传记题材,一本是散体裁裁。

“俱往矣”这个词更适宜用于回到过去,它诠释着年华的逝去,对过去统统逝去的回顾。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郭敬明这三个字是从初中开始涌如今我的字典中。
《爱与痛的边缘》 《梦里花落知多少》 《岛》 《夏至未至》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幻城》 《悲哀逆流成河》 对我来说,最小说中连载的《悲哀》,这是我看的末了一本他的小说,影象中,那个仓促的扫尾,让我一贯无法想通,直到本日我才找到了答案,答案就在这三本十年散文体自传中。
大概意思是坚持不下去,最好的办法便是仓促结尾,每个人都去世了。

这三本书按照韶光顺序铺述开,由第一卷至第三卷,韶光从过去到现在,个中第一二卷紧张是学生时期写过的散文重现,第三卷紧张是从现在的角度看过去的自己。
第一和第三卷比较吸引我,可能是对第二卷的高中生活的无病呻吟已经没有觉得了。
整体来说,看这三本书,有些时候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郭敬明,哪一个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他常常把自己写进小说中,心中住着一个任性的小孩,总是穿着白衬衫和牛仔裤,总是双腿蜷缩蹲在角落中,仰望秋日落下的梧桐树叶。
真实的他与他创作出来的人物,就像是吸血鬼日记中的二重身,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也不须要把他们分清楚。

愿风裁尘守岁白驹怀石逾沙以前回不去

看着他的一部部作品,正如睢着一位邻家小屁孩逐步终年夜,他很幸运,有这么多精良作品来记录自己的发展足迹,永久都不用害怕有一天把影象给丢了。
我从当下这一刻起,也想重新拾起笔头,写下我沿路的风景,只为记录,有迹可寻。
郭敬明终年夜了,我们也终年夜了。

“人越发展,内心就会逐步开始封闭吧。

像是曾经随便玩耍的操场,逐步地扯起了铁丝网。
荒草在里面肆意成长,而外围人来人去,不得入内。

这不便是当下人们的真实写照吗?高中时候,我们急迫进入的大家网,有多少人还在用呢?我们的 QQ空间,有多少人已经屏蔽或被屏蔽?我们的微博,有多少人丢弃后又再拾起?我们的微信,有多少曾经想把自己的生活昭告天下,如今却未留下只言片语?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的告别,一个时期又向另一个时期招手,唯一不变的是发展。
不管你乐意不愿意,接管不接管,它都在,未曾离开。

这三本书让我回到过去,应时地顺应着我想回到过去,可是过去却结成泛黄的回顾,只等着我们沦陷,复苏过来时只创造手背几颗冰凉的泪已成水。
在某一个时候,郭敬明描述的人物正是我回顾的主角,他在郭的刻画中那么维妙维肖,只觉心疼,现世给了我狠狠一巴掌,来证明那只是过去。
我转头看过去的自己,稚子,屈曲,不懂事,但我却非常爱它,没有那个不断试错的过去,也就没有现当下的我。
那些无病呻吟的笔墨,只是记录那个当下的郭敬明,那么现在的他呢?那么当下的我们呢?

耳边传来《想回到过去》

想回到过去

思绪不断阻挡着回顾播放

盲目的追寻仍旧空空荡荡

灰蒙蒙的夜晚睡意又不躲到哪儿去

实在,过去,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