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今选录8首供大家品赏,以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配上插画师的部分地区春节年俗插画。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东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年终岁寒,冬雪溶解,暖洋洋的宫闱里彷佛吹进了和煦的东风。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举国欢庆、共度良宵,辞旧迎新。
唐代第二任天子李世民所作。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能打仗治国,文采也好,他的一首《守岁》五言古诗,意境非凡,通过对除夕景象的描写,来突出唐朝守岁的气氛,展现出一个帝王辞旧迎新时的心态。
芳殿:华美的宫殿。下文绮宫亦同。丽:使动用法,使······俏丽。馥(fù):喷鼻香气。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目前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景象,共说此年丰。
全诗没有明显的起伏,语调平和,而意味深长。尾句“共说此年丰”当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农田耕种的丰收,二是企盼即将去长安赴试有一个好的结果。
墨客已到四十壮年期间,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虽然如此,他对农事还是非常关心。白天,墨客和农父一起在田间扶犁垦植;傍晚,墨客荷锄伴牧童一道回归村落落。田舍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元日》 北宋.王安石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所有描写春节的古诗中,王安石的这首该当是大家最熟习的。 炮竹声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想熏染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春联。点燃炮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快气氛。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快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改造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畅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大年夜雪》南宋.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夕之夜迎来瑞雪,墨客心里非常高兴,来不及饮酒庆祝,赶着写桃符换下旧桃符欢迎新年。我们可以感想熏染到墨客内心的喜悦和行笔的欢畅。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赏给我们的瑞雪恰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在灯下用小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嘉:好。瑞:指瑞雪。天教:天赐。岁除:即除夕
《己酉新正》明.叶颙 yóng天地风霜尽,乾坤气候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tí,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冬尽春来,春满山河, 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醉饮屠苏酒,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这首诗的头两联,可以直接当春联。诗句描述了冬尽春来、万物更新和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表现了墨客辞旧迎新的愉快心情,也极有意见意义。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炮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描写除夕夜晚的热闹情景,表达作者心情的愉悦。孔尚任写这首 《甲午元旦》 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点炮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羞辱的童心。买春钱,过新年给支属分赠喜钱,相称发红包,表示庆贺新春。
《迎春》清.叶燮 xiè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gǔ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描述春节喜庆气氛的精品。律转鸿钧,即指岁序更新;亚肩迭背,是写游人和车辆多得相互碰撞。时令代换,岁序更新,车流不断,人海摩肩,庆祝新春的盛况何等空前,欢迎新春的欢悦何等强烈。
此诗妙就妙在末了一句,以高度概括的措辞表达出新春佳节的无穷意蕴,令人拍手叫绝。实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春天不须要你费精力去探求,春天是一种心态,它在节日的欢庆中,在我们的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家中。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行列步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新中国的诗歌,便是描写我们现在的节日啊!
新年佳节大家约好了一起去看花,表面十分热闹好看就彷佛走在画中。盆栽的植物整洁划一地摆放着,鲜花绿草争鲜逗艳,晚上时候灯火通明人们相互穿梭着,唱歌舞蹈热闹非常,正是由于今年俏丽的风景,就连花草树木也争抢着向大祖传递着春天的俏丽。
过年意味着新的开始,如果大家心存美好的期盼,就真正是“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了。
在此,小编祝你与家人过一个和和美美、开愉快心、红红火火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