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渡伊水(唐)韦述
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
是时春向深,两岸草如积。
迢递望洲屿,逶迤亘津陌。
新树落疏红,遥原上深碧。
回瞻洛阳苑,遽有长山隔。
烟雾犹辨家,风尘已为客。
登陟多异趣,往来见行役。
云起早已昏,鸟飞日将夕。
光阴逝不借,超然慕畴昔。
远游亦作甚,归来存竹帛。
2.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唐)钱起
鹍鸡鸣早霜,秋水寒旅涉。
渔人昔邻舍,相见具舟楫。
出浦兴未尽,向山心更惬。
村落通白云,茅茨隐红叶。
东皋满时稼,归客欣复业。
嵩县古八大景之曲里温泉
3.
曲里山行(清)张汉
搜奇选胜厌平川,起陟群峰竞邈然。
旗引棘牵人小住,车求石让马难前。
云封野寺僧疑鹤,涧引汤泉气作烟。
笑语陆浑山县长,芝眉好在远峰巅。
4.
嵩县道中(清)张汉
拂烟掠翠出晴川,笑领风光客路前。
细草平铺春水色,桃花欲醉夕阳天。
巡村落树掩云中径,画井人耕穴上田。
不是垂鞭行不进,玉骢也为惜芳妍。
5.
行喷鼻香子·秋入鸣皋(金)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落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6.
寄陆浑赵明府(唐)张籍
与君学省同官处,平日相随说道情。
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礼甲科名。
郭中时有神仙住,城内应多药草生。
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7.
送陆浑主簿赵宗儒之任(唐)姚系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
平日望鸣皋,遥对洛阳城。
故人吏为隐,怀此若蓬瀛。
夕气冒岩上,晨流泻岸明。
存亡区中事,影响羽人情。
溪寂值猿下,云归闻鹤声。
及兹春始暮,花葛正明荣。
会有携手日,悠悠去无程。
8.
初至崖口(唐)宋之问
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图画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砾。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9.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唐)宋之问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
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
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
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
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
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
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10.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喷鼻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适(唐) 宋之问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
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
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
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白云遥入怀,青霭近可掬。
徒寻灵异迹,周顾惬心目。
晨拂鸟路行,暮投人烟宿。
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
石髓非一岩,药苗乃万族。
间关踏云雨,环抱缘水木。
西见商山芝,南到楚乡竹。
楚竹幽且深,半杂枫喷鼻香林。
浩歌清潭曲,寄尔桃源心。
11.
陆浑南桃花汤(唐)宋之问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
汩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去世。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12.
初到陆浑山庄(唐)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13.
陆浑山庄(唐)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14.
寒食还陆浑别业(唐)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15.
陆浑水亭(唐) 宋之问
昔予登兹楼,感爱川岳奇。
别来虽云远,夜梦常在斯。
更以沉痼日,归卧南山陲。
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
16.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唐)岑参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降服,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喷鼻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安然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17.
送陈子归陆浑别业(唐)岑参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
故宅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18.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唐) 岑参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
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19.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唐) 岑参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
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役夫且归去,明时方爱才。
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20.
奉送六舅归陆浑(唐)王维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
条桑尾月下,种杏东风前;
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21.
餍饫闲坐(唐)白居易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喷鼻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斟酌。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庭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鄙人叟,顽慵恋洛阳。
餍饫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22.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诗见问,中云宋生昔登览,末云那能顾蓬荜,直寄鄙怀,聊以为答(唐)韦应物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匆匆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髣髴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嵩县古八大景之鹤鸣九皋
23.
鸣皋歌送岑征君(唐)李白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君弗成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纭。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诙谐兮,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24.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唐)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不雅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25.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唐)李白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26.
陆浑独游(宋)欧阳修
东郊渐微绿,驱马忻独往。
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响。
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
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川上。
27.
嵩县过端午(明)李昌祺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节一沾襟。
谁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独自斟。
28.
伊水门(唐)楼颖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
惬心乃成兴,澹然泛孤舟。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
竹阴交前浦,柳花媚中洲。
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
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29.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宋)刘攽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
一身曾兼六国印,全球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
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30.
东台去(唐)元稹
题注:仆每为崔白二学士话陶师长西席喜不遇之事,且曰:“仆得分司东台,即足以买山家。”
陶君喜不遇,予每为君言。
今日东台去,澄心在陆浑。
旋抽随日俸,并买近山园。
千万崔兼白,殷勤承主恩。
31.
陆浑王秀才园(宋)李复
两岁伊川拥传行,往来屡喜访云扃。
四季溪水喧岩石,六月山阴满户庭。
每到似开双眼翳,久居应涤百骸醒。
露喷鼻香浮座供宾饷,凉叶生风野草青。
32.
发嵩县留别守御千兵邑庠教谕(明)程本立
嵩州官舍留三日,日日乱山云吐吞。
闻鸡夜看北斗柄,借马晓出东城门。
广文无毡坐来宾,将军有书传子孙。
我怀先世此乡里,愿聚族人居陆浑。
33.
许司谏归来图(金)李俊民
社稷忧深志未舒,陆浑山下赋闲居。
几年不复朝鸡梦,一旦翻随垄鹤书。
□□朱游徒折槛,宠踰疏□□悬车。
商岩了却和羹事,方信旁求象不虚。
34.
过陆浑(金)赵秉文
言从陆浑去,不见紫芝还。
鸟飞不尽处,夕阳千万山。
云起动兼静,水流忙更闲。
坐待石上月,灭没烟岚间。
35.
春日登九皋山游鹤鸣不雅观遇雨(明)李化龙
东风吹动游山城,春尽看山眼更明。
龙去深湫犹带雨,鹤归华表不闻笙。
伊流乱落群峰下,嵩麓遥过五岳平。
自是山灵贪上客,可崖仙籁泛松声。
36.
伏牛山(明)谢榛
伏牛形胜郁嶙峋,仲春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秋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祗是读书人。
37.
浴温泉(清)张秉乾
斜日渡伊水,野航驾一叶。
近岸惊鸬鹚,飞飞就何歇。
鸣皋多白云,田湖紫烟结。
数里入翠微,竹树经幽折。
山下多出泉,温泉更莹沏。
俗吏惭形秽,精神思澡雪。
浴罢乘凉风,归途见明月。
38.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望伊川(唐)李德裕
远村落寒食后,小雨渡川来。
芳草连溪合,梨花映墅开。
槿篱悬落照,松径长新苔。
向夕亭皋望,游禽几处回。
39.
伊川晚眺(唐)李德裕
桑叶初黄梨叶红,伊川落日尽无风。
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师长西席在谷中。
40.
汝水(元)张政
湛湛清流九曲湾,
深奥深厚澈底似拖蓝。
扁舟一叶无人系,
风动横移向碧滩。
41.
伊尹祠(清)李兴
好风吹涧阿,
微雨润松萝。
花落山客淡,
猿啼客况多。
巍名勒翠石,
祠宇瞰清波。
欲问耕莘事,
须从此处过。
嵩县古八大景之西岩戴雪
42.
西岩山(清)董铎
西岩突出万山头,片片瑶光翠欲流。
树色苍范高复下,鸟声映带去还留。
云生几处飞霞彩,月到群巅挂玉钩。
世事兴废无有定,山岚爽气斗千秋。
43.
嵩县八景诗(清)佚名
伊水秋声向洛游,西岩戴雪几千秋。
三涂雾雨依然在,七峰叠翠总未休。
陆浑春晓迎春绽,九皋爱闻鹤鸣舟。
喜看曲里温泉水,不知源头活水流。
44.
星舫刺史别嵩阳诗赐教喜赋(清) 萧元吉
三涂望行云,陆浑方滞雨。
孤月下伊川,清风来洛浦。
一曲于蒍于,此调今犹古。
禾黍荫千郊,蕙兰喷鼻香盈坞。
父老选一钱,童子歌五羖。
竹条袅长红,康祠竞箫鼓。
45.
秋游(唐)白居易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
46.
寄远(唐)李商隐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47.
伊川祠呈程咏之(宋) 李石
弹我清风弦,酌我明月樽。
栖迟元祐鬼,零落伊水魂。
金玉百世师,图画几代孙。
冰雪耀荒谷,云雾迷空村落。
斯人阨衰世,吾道谁与论。
神仙白石溪,役夫青山根。
嵩县古八大景之七峰叠翠
48.
渡汝水向太和山(唐)皇甫冉
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峰。
诚知秋水浅,但怯无人踪。
49.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其一(唐)杜甫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异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50.
登思远山 是武后避暑处(明)李化龙
飞峰上与白云闲,万里秋风到客颜;
西望关门仍紫气,中封洛口自青山。
金舆玉辇无,野鸟林僧信往还;
芳草未零叶桂发,好携仙侣弄潺湲。
51.
伊川吟(宋)邵雍
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
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
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
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
52.
伊川师长西席祠(宋)孙合时
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庐。
隐几江声在,当窗林影疏。
百年心未去世,再拜意何如。
可忍蹉跎老,长惭案上书。
53.
伊川道中(宋)李复
溪流冰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
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喷鼻香。
目前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
安得东风生两腋,从教吹到故山傍。
54.
宿伊滨民家(元)王沂
晨发伊山阳,暮休清汝湄;
二三田舍翁,劳我鞍马疲。
秋高天雨霜,刈获此其时;
所从吏卒多,溷汝父老为。
我来佐山邑,三年何所施;
相看愧窃食,頳汗难为辞。
更阑接软语,青灯耿茅茨;
愿同南溪社,敢望桐乡祠。
55.
陆浑早行有感(元)王沂
归心摇荡若悬旌,几度欲归归不成;
地褊未堪长袖舞,愁多空和短歌行。
沙头春涨半篙绿,竹外梅花数?明;
梦里陆浑山下路,何人知我此时情。
56.
送黄师长西席裳归嵩县(元末明初)王翰
终军怀抱贾生才,深闭衡门久不开。
鹗荐两从天外下,鹿车今许陇头回。
陆浑山好明如画,伊水波澄绿似苔。
西望白云亲舍近,满襟归兴不须哀。
嵩县古八大景之陆浑春晓
57.
忆弟二首(唐)杜甫
题注:时归在南陆浑庄。
其一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书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其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宅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稀。
58.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59.
吊胡昭故隐(元)王沂
西风凛凛洒尘寰,千古幽光不可攀;
往事空寻管宁传,故居谁吊陆浑山。
高情能致巢由上,大节终全汉魏间;
一盏寒泉荐秋菊,悠悠心送白云闲。
60.
和希深晚泛伊川(宋)梅尧臣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嵩县古八大景之源头活水
61.
归隐(唐)元德秀
缓步巾车出鲁山,陆浑佳处恣安闲。
家无仆妾饥忘爨,自有琴书兴不阑。
(搜集整理/ 罗飞 插图/ 黄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