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最为雄壮的边塞风光,那里有最为豪迈的舍身殉难的气概,那里更有建功立业的狂热激情亲切。但随着盛唐时期的帷幕落下,边塞诗也限于沉寂。后世的墨客们虽然也写了不少有关沙场有关战役的古诗,这早已经没有了盛唐边塞诗中的豪情。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古诗便是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二》,写于晚唐期间。此时间隔盛唐期间已过去100多年,诗歌当中全然没有了盛唐期间的豪情,而代之一种无限的悲情。尤其是这首古诗的末了14个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堪称是诗词当中的最强比拟,冲击力之强,乃至有一种说不出的残酷。
在诗歌的前半部分,还是在咏叹将士们的舍身殉难踊跃向前。“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唐军将士誓去世横扫匈奴不平不挠,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去世在胡尘。古往今来发生的战役大大小小非常的多,冷兵器时期的伤亡比本日要大得多。
以是这首古诗实在便是写的唐朝的军队对抗匈奴终极全军覆没。“不顾身”可以看得出他们的舍身殉难,但是战斗力却大大低落,以至于“五千貂锦丧胡尘”,化为河边白骨。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末了两句的果实实在更加残酷。在那个通讯极度不发达的时期,前方的战事如何,后方的家人并不可能随时都会得知。可怜的是这些无定河边堆成堆的白骨,还都是那些苦苦愿望丈夫归来的妻子们的梦中所思念的人。
古典诗词当中的思妇古诗有很多,抒怀女主人公殷切愿望着丈夫有一日能够从远方归来和自己团圆。耗尽了所有的等待,耗尽了所有的青春年华。我们在那样的诗歌当中看到的只是诗意的描述,而在这首古诗当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现实的残酷。
诗意的描述当中,我们有情由相信她们的愿望是有希望的。但是在这首古诗当中反响的便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在所有的妻子们送丈夫走向沙场的时候,基本上就决定了两个人的离去是死活之别。
墨客虽然只有这一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但是他倒是以有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