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万
故乡临朐具有难得的良好生态环境,“山水临朐,灵气所钟”早已有名遐迩。东镇沂山、山旺化石和老龙湾,无论是它们的自然历史文化内涵,还是其有名度,该当说是浩瀚风景名胜中的代表。东镇沂山,在中国岳镇文化中霸占主要地位,像泰山一样,也具有人类自然文化双遗产性子(未冠名);山旺化石,是天下级的自然遗存;老龙湾因泉湖竹林、“北国江南”而有名。近时因读"大众号《临朐》微刊上登载得一些写临朐八景的诗和文章,常常回顾游览这些景点时的感想熏染,吟咏而写了三首七言诗(称律诗可能不足格),抒发一下心情。以是权记在此,也请好友老乡们笑评示正。
东镇沂山
东镇沂山何处寻,大海东来每与闻①;
极顶惊不雅观日出海②,山中尽听飞瀑韵③;
云松绕佛了尘凡④,银杏衔碑祈镇神⑤;
历朝祀山云烟去,一派苍翠留子孙。
①沂山为中国东海向要地本地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它雄踞鲁中,奇峰争秀,飞瀑流韵,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②听说,在景象条件具备时,沂山极顶有幸可看到东海日出,紫霞与波涛天水一色,极为壮不雅观。
③沂山有百丈崖瀑布,雨季时飞流直下,声涛震荡山谷。
④沂山法云寺始建于晋代,多次被毁而又重修,寺中蟠龙松等数株古树在大雄宝殿的前后面簇殿而立,也成为沂山的一处代表景点。
⑤东镇沂山有历代朝廷加封的东镇"沂山神之位”,东镇主表东方地德和安然。史载,汉武帝亲临山下,令礼官祀山。宋太祖钦建“东镇庙”,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古代十朝16位天子登封于此,从而留下名垂青史的“东镇碑林”。在庙中,已有1500多年树龄的古树银杏,枝叶茂盛,掩映着历代记载加封敬拜沂山的数百块铭碑。
山旺化石奇不雅观随感
每到山旺迷真幻,沧海桑田须臾间;
万类生息葳蕤时,一朝定格千万年①;
恬恬母犀待产中②,纷纭蝌蚪戏蝾螈③;
一叶一虫一天下,一石一片藏大千。
①山旺化石形成于1800万年前,是中国唯一、天下罕见的在中新世保存完全、门类完好、具有不可替代和主要科学代价的地层古生归天石遗迹。至今山旺已创造硅藻、孢粉、裸子植物、昆虫、鱼、两栖、爬行类、鸟、哺乳动物等10个门类,400余种属,1万余件,其门类之多,品种之全及体态定格之完美,属全球罕见。
②山旺化石博物馆有一个母犀牛待产化石,母犀后腹部中小犀牛清淅可见,母犀牛头颈前倾而四肢趔趄。
③因硅藻土迅速吸水等分外地质环境,山旺化石中有大量的小型鱼类、蝾螈、蝌蚪、蜻蜓等较难形成化石的动归天石,化石上的动物保持着游动姿态,十分宝贵罕见。
忆老龙湾
湖畔学子写龙湾,一辈一辈未尽言①;
清波冬暖蒸烟霭,绿竹春萌发笋尖;
泉甘才吟散曲句②,水寒可淬冶子剑③;
环湖四面绿柳荫,龙湾人家最堪漾。
①老龙湾畔座落着高、初中等学校,以老龙湾风景为题写作文,是历代学子们少不了的写作内容,一辈一辈的学生们去描写自己心中的老龙湾景致。
②明代散曲家、戏剧家冯惟敏在老龙湾建“即江南”亭,并在此居住写作,与文坛好友们唱和诗词歌赋,有多部散曲作品名世。
③据传说,春秋期间铸剑名匠欧冶子在老龙湾铸剑池淬火铸剑,由于水极纯且温度低,铸造中的剑在“寒水”中经由几次淬火,而更加坚韧,以是打造出当时的多把名剑。
——2021.5(图片/网络)
老万,临朐县冶源人,现住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