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西晋18首诗精选魏晋风流不风流是文人的失落望和苦闷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处司马氏和曹氏斗争的旋涡。
阮籍为了躲避政治伤害,选择归隐山林,纵酒麻痹自己。
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咏怀诗》82首,以抒发自己的苦闷,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
这八十二首中,以第一首最为代表。
这首诗写作者在月白风清的夜晚独自弹琴,无人相伴,唯有孤鸿鸟鸣相和,表现出了自己的孤独、失落望、愁闷和痛楚的心情。
王维的《竹里馆》有类似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西岳。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得意,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老庄学问,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的诗也充满了玄学的意味。
嵇康的哥哥嵇喜参军后,嵇康就写下《赠秀才入军》十四首赠别,个中以第十四首最为有名。
诗中没有写自己对哥哥从军取得战功、为邦交战的期望,而是写哥哥从军后的自然洒脱的样子,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玄学境界。

豫章行苦相篇

——傅玄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年夜志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终年夜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膜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条约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傅玄,是魏晋期间的学者,官员。
他在位期间,能够直言其事,提出过“五条政见”,比较关心民间疾苦。
他的诗歌紧张以乐府体为主,个中以反响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
《豫章行苦相篇》描写遭到摈弃的女子的“苦相”,,戳穿了男尊女卑的不平征象,表达了传统社会女子悲惨遭遇的同情。

情诗(其五)

——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未曾远离去,怎知慕俦侣?

张华是西晋的重臣,但其人却“少威仪,多姿态”,其文学作品也“儿女情多,风云色少”,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常常讽刺其诗为“女郎诗”。
张华代表作是《情诗》,其主题为闺怨诗,篇篇代思妇游子立言,哀艳凄婉。
这首诗是个中的第五首。

悼亡诗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转意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文字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东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潘岳《悼亡诗》一共三首,是吊唁亡妻杨氏的诗作。
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此后夫妻生活了24年。
298年,杨氏去世,潘岳写下了《悼亡诗》三首以及《哀永逝文》《悼亡赋》等。
这首诗是悼亡诗的第一首,其情切意真,凄婉动人,对后世的悼亡诗都有很大的影响。

王明君辞

——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诀未及终,先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落,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敷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众人,远嫁难为情。

《王明君辞》是石崇的代表作,王明君”即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讳,以是称“明君”。
《王昭君歌》最早涌现于汉朝,但是早期的歌辞都已经失落传,石崇的这首诗流传至今最早的《王昭君歌》,因而具有很高的代价。
此诗原是石崇根据昭君故事所谱的新曲,曾叫绿珠演唱过,在东汉被乐官采入宫中乐曲之列。
诗全篇假托昭君本人的口吻写出,内容“多哀怨之声”。

猛虎行

——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深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陆机是西晋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出身于东吴士族,在吴国灭亡了10年后才出仕晋朝。
但此时晋朝又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风波险恶。
陆机自己“羁旅入宦”,颇受嫉忌。
这首《猛虎行》也就写出了自己后悔出仕的抵牾生理,表达了志未酬的思想。

赴洛道中作诗二首

——陆机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陆机原来是东吴的名门王谢,其祖父是陆逊,父亲是陆抗。
陆机本人也是吴国牙门将。
吴国灭亡时,陆机仅仅20岁,他选择深居旧里,勤奋读书。
直到10年后,陆机才和弟弟陆云一起北上洛阳,以出仕晋朝。
在北上的过程中,陆机心里充满了抵牾。
于是他写下了这两首诗。
第一首紧张写路途的漫长和艰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第二首写自己的悲怆独孤。

咏史(其一)

——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不雅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是西晋最有名的墨客,其家世业儒学,左思从小就不断学习,拥有非常好的才华。
诗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不雅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便是对自己才华的总结。
272年前后,因其妹当选入宫,左思举家搬家洛阳。
左思来到洛阳,通过《三都赋》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以至于“洛阳纸贵”。
同时,左思也想通过文章来得到晋升之路,在政治上有所斩获,取得灭东吴、定胡羌的功劳。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漂亮沉下僚。

阵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在洛阳一段韶光,也担当过秘书一类的官职,一贯没有得到重用,同时他也把稳到了政治风波的险恶和阴郁,于是他写下了《咏史》八首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乃至超过了《三都赋》。
在第二首中,左思戳穿了西晋门阀政治制度的弊端,也便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僚系统,导致寒门无上升之路。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咏史(其五)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作甚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这首诗,紧张表达了左思对权贵的唾弃,以及对隐退生活的神往。
从《咏史》八首的整体来看,左思早期是希望进入仕途,建功立业,然退却撤退隐,避免功高盖主。
但是左思后来仕途受阻,又创造仕途险恶阴郁,于是就萌发了直接隐退的想法。
300年,贾谧被诛,左思就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
后来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左思也谢绝了。
这首诗说自己“自非攀龙客”,蕴含了多少的酸楚。
左思歌颂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洒脱形象,表达自己的空想。

招隐诗(其一)

——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构造,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犹豫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汉代的淮南小山写过一首《招隐士》,紧张阐述了道家的归隐思想。
左思这个时期,玄风之风盛行,亲近山水的诗开始兴起。
加上左思本人识破了政治的阴郁,决心归隐,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招隐诗》。
诗中描述了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令民气生神往。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张翰,字季鹰,是江南吴郡人,是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
张翰有清才,善属文,性情放浪不拘,被人们称为“江东步兵”(江东的阮籍)。
齐王司马囧执政期间,张翰被请为幕僚,崇江南到达洛阳。
但是张翰见到西晋上层勾心斗角严重,开始把稳到了个中的危险,于因此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而归。
果真不久,司马冏被杀。
这首诗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就脱胎于此。

杂诗(其一)

——张协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张协,字景阳,河北安平人。
张协少有俊才,与兄长张载齐名。
八王之乱爆发后,张协辞官隐居,以吟咏自娱。
《杂诗》十首是张协的代表作,这是个中第一首。
这首诗描写了初秋的各种景象,引出了女子对君子的思念。
随后,诗句又一转,全体庭院都变得荒漠。
经历了八王之乱,全体社会动荡,有多少这样的家庭被战役毁灭?张协的这首诗表面看是闺怨诗,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杂诗

——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剖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王赞的《杂诗》是一首久戍思归的诗,该诗指出朝廷忽略人情,不理解也不关怀戍边战士的心情,而将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
该诗的风格十分成熟,而且对南北朝和唐朝的同类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扶风歌

——刘琨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展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嗟叹,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怎知存与亡?

年夜方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役夫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开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刘琨出身西晋门阀大家,青年期间豪奢放诞,爱好诗赋,与石崇、陆机等同为权贵贾谧周的“ニ十四友”之ー,有文名。
八王之乱后他弃笔从戎,成为了一名将领。
永嘉年间,中原各族纷纭叛逆,史称“永嘉之乱”。
刘琨作为西晋的虔诚将领,就投入了这场战役。
他在306年出任并州太守,随后在洛阳召募千人军队,向晋阳开进。
到达晋阳后,创造这里早已被战役哦哦坏。
此时,刘琨四周的环境也十分恶劣。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琨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扶风歌》,表达自己“英雄失落路,满衷悲愤”的心情。

重赠卢谌

——刘琨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卢谌是刘琨的外甥。
刘琨在并州和鲜卑族的幽州太守缔盟,共同对付石勒。
卢谌在战乱中投身于刘琨,成为了事中郎。
五年后,卢谌改任幽州别驾。
但是卢谌不想和鲜卑族互助,他在就任前给刘琨写了一封信,刘琨就写下了《答卢谌》作为劝勉,让他为国家做出贡献。
317年,刘琨陷入了鲜卑的内部斗争,被囚禁,东晋青鸟使却想借鲜卑人之手杀去世刘琨。
在狱中,刘琨写下了这首诗送给卢谌,希望卢谌继续自己的奇迹,完成规复西晋的大业。
此诗年夜方冲动大方,是刘琨的绝笔之作。

游仙诗(其一)

——郭璞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豪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郭璞,字景纯,两晋期间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
郭璞的《游仙诗》现存十四首,这是个中的第一首。
“游仙”主题的诗歌由来已久,两晋期间的游仙诗基是高唱隐逸的玄谈。
而郭璞的《游仙诗》却是借助隐逸游仙以抒写自己生活遭际的体验,并非玄唱。
这种风格对后来的陶渊明、谢灵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山水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