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宅家

借秋阳温一杯茶,依赖在窗边

翻开古人的诗词,阅读写作

任由窗外斑驳的树影

原创诗词分享之太常引红墙细娘偶见骄阳照红墙

借微风爬上书桌

得意清闲

窗外忽然传来轻软的笑谈

探身窗外四处探求

视线超越窗斜面的枯树

只见

枯树的影子斜映到了对面的红墙

红墙下

衣着白色和赤色汉服

又手持鸳鸯伞

沿着红墙徐步前行的

婀娜娉婷

灵感由此而来

于是,便填此词

——《太常引·红墙细娘》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太常引·红墙细娘》

词林正韵,依钦谱,正体

—— 南 国 小 生

温茶闲坐倚轩窗,散帙著辞章。

云隙洒秋阳。

影斑驳、随风入堂。

忽闻软语,探身寻觅,枯树下红墙。

衣着汉时装。

鸳鸯伞、娉婷细娘。

笺 注:

《太常引》:一名《太清引》。
韩淲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别号《腊前梅》。
以辛弃疾《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为正体。
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1]散帙(zhì):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
唐代王维《丁寓田家有赠》:“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清代纳兰性德《生查子》:“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2]辞章:诗文的总称。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晋之辞章,展望魏 采。

[3]软语:柔和而委婉的话语。
可见“吴侬软语”。

[4]娉(pīng)婷:姿态美好貌。
汉代辛延年《羽林郎》:“不虞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 唐代柳宗元《韦道安》:“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

[5]细娘:①美女。
宋代彭汝砺:“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
”②少女。
清代唐孙华《王南湖纳燕姬戏赠四绝句》之一:“十五婵娟唤细娘,闹蛾斜插鬓云旁。

关于笔者/ 熙云楼

笔者简介:

侧影颜值爆表,正面沟壑难填,二十多岁年纪,四十多岁心态!

一个九零后自恋而又逗比的业余选手,喜好自恋自夸。
认识的人都记得让着他,不然,你们对他的评论他会选择性装瞎。
当然,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