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在吟咏自然界中的万物的时候,绝不是纯挚的描摹景物或事物,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托物言志,这便是咏物诗。
本日我们聊聊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的咏物诗,《石灰吟》《竹石》
《石灰吟》——为国效忠不怕捐躯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石灰的煅烧不随意马虎,在山石上一锤一凿地敲打,敲下一块块石头,然后从深山运出来,再放在石灰窑中烈火煅烧,石头变成了白色的粉末,这便是石灰。
这首诗听说是于谦看到有人煅烧石灰,有感而作,那一年,他仅仅12岁。在12岁的于谦看来石灰的煅烧犹如为了人生追求的熬炼,纵有多少磨难,都是很平常,不可怕的。
平生最恨岳飞被冤杀,其次,遗憾于谦之去世,
明英宗期间,瓦剌入侵掳走了明英宗。面对兵临城下的强敌,国无主,必大乱,宋靖康耻可能再现。于谦挺身而出,发起立明景帝为帝,亲自率兵恪守北京,击退了瓦剌。此救国救民于水火的行为,实际上在当时是极为冒险,将个人名誉死活置于风口浪尖。果真,明英宗复辟后呢,以谋逆罪杀了于谦。由此看来,十二岁写下的这首诗,可以说是于谦的人格与人生写照。
《竹石》——顽强而执著的品质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成长在岩石中的竹子是如何生根萌芽终年夜的?定然是千难万难。这竹子牢牢扎根于岩石中,抓得紧,扎得深,不管来自哪个方向的狂风也吹不倒,顽强特立。
郑板桥本是进士出身,曾任知县,由于为民请命辞官,一贯以卖画为生。他喜好画竹子,以画竹而出名。写竹子,也是写人,表现自己那种正派、倔强不服输的性情与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风骨。
古诗今用——用于形容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品质。
这两首诗中的句子,现在较多的用来形容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每每象征革命志士仁人无论面临若何的困难险阻,都是从容不迫,视为平常的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形容为了革命的成功,面对捐躯也是不惧不悔。
《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形容革命者无论环境多么艰巨,依旧武断的态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形容革命者无论面对仇敌的若何打击,绝不动摇的品质。
#头条创作寻衅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