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的诗里,让人印象更为深刻、感想熏染更为清新的是荷。

万里应是爱荷的,他最为著名的三首与荷有关的诗,便描述出荷不同生命阶段时的绝美姿态与风情,这三处经典画面,也永恒地定格在诗中。

夏荷

小荷初生之美

《小池》

杨万里3首最著名的写荷诗将荷的几段绝美风姿定格在诗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小池》写初夏时分之景,墨客处处从“小”动手,泉眼流出的柔和无声的涓涓细流,树阴映照在水面,晴光是柔和万分的;荷叶更是小小的,刚刚冒出尖芽,便已有蜻蜓立在上头。

整首诗营造出一个极为柔和、宁静的天下,无人相扰。

不乏人赞颂荷花盛放时的俏丽,却少有人看到小荷初生时的这份清新与柔嫩。
杨万里将小荷初生时刚刚探出头感知这个天下,却早已有蜻蜓立在上头这一霎时的灵动感,描述了出来。

小荷初生

钱钟书师长西席曾将陆游与杨万里作比较,说陆游善于写景,杨万里善于写生。

如何理解?便是说杨万里写景如拍照之快镜,长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就在其将逝未逝之时眼明手快地定格下来。
这只趁小荷初上时立在其上的蜻蜓便是如此手腕。

荷花盛放之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不是题目中有写明“送林子方”,初读之还真不随意马虎感想熏染到个中的送别情。
离去之际,墨客倾尽笔墨地在描写西湖六月之盛景,红绿相称,境界阔达,彷佛感想熏染不到半点离愁别绪。

映日荷花

墨客在这六月的西湖送别朋侪,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莲叶接连天边,无穷的碧色,与阳光辉映的荷花,显得别样的红艳。

这样的盛景,只有在夏日荷花绽放得最兴旺的时候才得以见到,这也是荷花怒放时才有的阔达境界与热烈之美。

荷花落尽也有美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一定,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如果说荷在夏季给人的感想熏染是热烈,那秋荷给人的觉得则每每是凄清。

墨客描写秋荷,大多含有悲秋的感情在个中,让人觉得零落、萧瑟。
比如初唐卢照邻有“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担心秋风来得太早,荷花来不及欣赏就掉落了;比如晚唐李商隐有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美则美矣,却让人倍感寂寥与萧瑟。

秋荷

杨万里这首《秋凉晚步》则不同。
他以为秋未必是令人伤感的,轻微的寒气正是令人感到舒爽的好天气。
他也看到了满池绿荷中荷花已经凋零落尽,但偏偏还有刚刚长出来的像铜钱那样小的荷叶。

读书灯下记

同一片莲池,有人瞥见的是满池枯荷,有人看到的是那刚刚冒出来的一点新绿。
悲秋之寂寥,固然令人深有同感,却也真喜好墨客用“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所传达出来的这种乐不雅观、豁达的态度与意趣。

正所谓,物有两面,端看你看哪面。

荷之美

而这三首诗组合起来看,从小荷初生,到荷叶连天、荷花盛放,到红蕖落尽、却又有小钱般的荷叶再生出,恰好描写了荷从初生到开放,从零落到又复有新生的一个生命周期。

生命往来来往循环,新旧交替是亘古常理,在这接替之中,有痛楚与迷惘,但也必定丰裕着新的希望与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