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夜

唐代: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经典诗词五首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在这首诗中墨客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革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
第三句的“春气暖”。
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

2、春怨

纱窗日落渐薄暮,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一首宫怨诗,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间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
后两句用暮春时节的萧索景象衬托少女的孤寂心境。

3、春雪

飞雪带东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汉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光鲜比拟,表达了对洛阳城中那班王侯将相只图自己享乐的讽刺。

4、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
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本诗截写了思妇在一个清晨里的所闻所见所思。
写出了她在暮春时节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
言辞虽无怨字,“怨意”却无形中流露了出来。

5、采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江南采莲妇女的形象,她在夕阳照射下的清江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谣,体态妖冶苗条。
而且她从小就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就敢在彭湃激流中乘风弄潮。

这首诗的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临其境。
诗的措辞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