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宋明入学

田春庵

经学守专门,山川舆图,兼览其要;

鼓行惊特起,文学科目,克光而家。

几副前人贺升学卒业联鉴赏

这是塾师祝自己学生入学的一副贺联。
上联期望学生学有专长,博览贯通。
经学,指儒家经典著作。
舆图,舆图。
下联希望学生学业迅猛精进,取得精良成绩,为家庭争光。
鼓行,大张声势地击鼓提高。
克,能。
光,光大。
本联以师长口吻说话,把对学子的期望写得十分殷切详细。
  (沈树华)

贺李植吾入武学

田春庵

投笔自雄才,可笑吾曹,毛锥子竟安所用;

立功期立时,抗论先世,飞将军抑又何人。

本联为作者庆贺自己学生考入武学(即军校)而撰。
上联以班超弃文竞武的典故夸奖李弃文习武的壮举,并利用设问句以我辈文弱诗人于社会有何浸染,来衬托比拟,对李的弃文竞武表示肯定与祝贺。
投笔,《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他乡,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毛锥子,羊毫的别称。
《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下联以老师的身份,期望李学成为国建立功业,超过其祖飞将军李广的功业造诣。
立功期立时,你学习百般身手,正是立功的根本。
抗论,不客气地说,你的先人飞将军又算什么,鼓励李生要学习古人,、超过古人。
本联用典贴切,弃文竞武切“武”,飞将军切“姓”,并以衬托、比拟、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腕,表达了老师对学生考入武校的祝贺和厚望。
  (沈树华)

贺朋侪英文专科毕业

王子章

惟其通九万里以言语;

故能读百二国之宝书。

清朝科举时期,凡入学或中乡举者,亲友每每赠对联祝贺,民国时,学生毕业,亦多有沿袭此风尚者。
本联祝人英文专科毕业,个中“九万里”、“百二国”,指代全天下。
高下联是流水对。
上联讲缘故原由,下联述结果。
炼字允当,上联一“通”字,下联一“读”字,准确地写出贺联的内容。
  (沈树华)

(摘自《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来源:对联中国

演习编辑|刘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