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句话是出自苏轼的诗作,而且是他的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只苏轼,古代其他很多文人墨客,作品中也涌现过“逆旅”。
比如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又比如刘长卿的“逆旅乡梦频,东风客心醉”。总之,咱们随便找一找,就可以找出数十首包含逆旅的诗词,可见古人对“逆旅”这个词也是情有独钟。
大概也正由于如此,现在很多人都以为逆旅二字富有诗意,在碰着人生坎坷的生活,就会发出人生如逆旅的感慨,但是很多人将“逆旅”理解为年夜胆逆行、逆流而上,形容人生的道路虽然很困难,但我依旧要做一个年夜胆的逆行者。这样的理解,看似很符合逆旅的意境,但并禁绝确。
那么到底什么是逆旅?实在早年人的诗意中就能知道,逆旅指的是堆栈或旅社,它既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正能量,也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是一个很纯挚的名词。
比如苏轼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也是便是讲,人生就像是住旅社,大家来来往往,我也是个中一个。还有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意思是说我们生活的这方天地,不过是万物暂居的旅社而已,世间所有统统都是过客。
大墨客陶渊明在他的《自祭文》中写道: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意思是说我将要辞别暂时寄居的人间,回归到原来的住处,这是寓意生命的消亡。
那么古时候的旅社有两种,一种是朝廷设立的驿站,一种是老百姓经营的堆栈,文人墨客比较讲究,他们把堆栈称为逆旅,有时候也叫客舍,比如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那为什么古代的墨客都喜好用逆旅来比喻人生?这是由于旅舍的浸染,便是在旅行途中临时寄居落脚,这就和人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人的生命如白驹过隙,我们都是暂时寄居在这个天下。
以是曹丕有句名言:人生如寄,多忧作甚!
今我不乐,岁月其驰。意思便是讲人生本来便是暂时寄居在人间而已,何必要如此烦恼忧虑,如果现在我不及时行乐,大好的岁月便要匆匆流逝。以是人生如寄,和人生如逆旅,都是同样的意思,都是在表达一种豁达而通透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