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梅 :
云南寻甸人。昆明市作协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中华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赋网编辑,专栏作者,作品曾荣获全国第七届中原诗词大赛入围奖、第三届滇云网络大赛最佳小说奖等。庚子年春,新冠肺炎从武汉始,来势汹汹,很快蔓延中原大地,酿成国难。严防严控,阻击抗击疫情,一场无硝烟的战役在除夕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打响了!
这场看不见“仇敌”的战役,忽然而至,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形下,不分男女老幼,全民皆兵,奋勇上阵!病毒这“仇敌”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为打赢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及人类死活存亡的战役,党中心决策支配,用举国之力,不计血本,保卫公民的生命财产。大灾面前显大爱,大灾面前显国力。战斗中,为抢救生命,呈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
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鼓舞士气的精神食粮,也是引领民众思想意识的风向标。全国的墨客作家们纷纭拿起手中的笔,就亲历见闻,所思所感,写出了不少有温度,有热度,有真情,能抵达民气灵、触及灵魂的作品,用时期强音,为英雄而歌,为中原而歌!现就笔者读到的云南本土诗词,分当代诗和旧体诗词两部分,选择一些谈点个人感悟,以便相互切磋学习,共同提高。当然,评论也好,感悟也罢,都是个见,若有说的欠妥不对的,敬请各位墨客老师海涵。
一、当代诗的功效,能在自由的抒写中,不拘一格地从内心深处,喷薄出挚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鼓劲加油,同时,令人反省反思,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诗言志,亦释情。每当读到墨客源于心灵的抗击疫情诗句,被冲动的同时,我都会为其喝采,戴德我们的祖国培养出那么多有良知,有爱心,有血性,有民族正义感的墨客!
下面,选择云南10位墨客的当代诗,进行解读。张永权的《一个老人的心声》:“我是一个耄耋老人/不能奔赴抗疫最前哨/但我也要参加战斗/家便是我的战位/不出门也在和瘟神激战/在厅堂走步磨炼/看电视上网读经典/从我做起/不给社会添乱/也要把家国大事装在心间/还会写几首分行的句子/让它成为匕首投枪/杀向张牙舞爪的病毒敌顽/或许化成一束云㱓的山茶花/给奋战在抗疫前哨的勇士/送去我的一片朴拙情绪”。读这首诗,面前涌现一个积极乐不雅观,严于律己的宅家老墨客,他相应政府号召,阻击疫情,是在厅堂磨炼、看电视、读经典、不添乱,拿起手中的笔,用诗歌投军器,刺向病毒,给前沿战士鼓劲。一个耄耋老人,在这个分外期间,只要他能保住身体安康,不磨折别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在为国家作贡献了!
更何况,他还写出这样鼓舞人的好诗,正如墨客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由于我对这地皮爱得深奥深厚!
”这便是墨客的情怀,发自内心对家对国的深爱!于坚的《无口罩者》:“我没有口罩/打电话出去求援的时候/只管即便显得无所谓/说辞优雅/就像在一艘沉船的头等舱里”。曾几何时,口罩只是普通一物,险些贱得无人问津。疫情来临,一夜之间,口罩竟然成了救命稻草。“我”也想捉住这根救命稻草,放下身体,“说辞优雅”的求援。可在一艘沉船上,不管你是头等舱还是三等舱的搭客,生命都一样,地位、头衔、荣誉能救命吗?没有外助(也可以理解为好的生存环境),统统皆可为零。小诗言简意赅,隐意深刻,特殊结句极佳,读之令人感慨,沉重,悲悯,反省!
汤萍作词的《英雄》一歌,这首歌,温暖亲和,直抵民气。是灾害撞击作者心灵的痛彻、感悟、触发之声,情深意切!
英雄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苦有乐的普通人,当疫情肆虐,武汉病了,城市病了,我们的国家病了,人类病了!
国难当头,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事,有的是学生娃,有的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初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令人钦佩,敬仰!
正如歌中唱的“你们都很平凡,你们却都很伟大,托起希望的灯火,守候每一个生命。你们都有家庭,你们也都有父母,付出生命的奉献,守候每一份希望。”吕翼的诗“尝遍人间所有的美味……天空中的仙鹤、山鹰、麻雀/雪山上的豹子、野狼、狗熊……/他们都被我们逐一烹饪,囫囵吞枣/乃至有一天/我们的舌头会将自己卷走/不留一滴血,一块骨头。”诗是最能抒产生发火者感情的艺术形式,所谓“情之所至,发言为诗”,便是表达墨客不吐烦懑的情绪冲动。在抗疫斗争中,一些小说家也因此在第一韶光创作出了抒写他们心声的诗词,吕翼这首诗,鞭笞有的人乱食野生动物,不仅毁坏生态,且会传播病毒,终极将是吃掉人类自己。这样的诗句发自小说家的心底,隐意深刻、沉痛,给人警示。
陈约红的《我们永久在一起》,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用纯善、博爱的心境,以第二人称写的诗。似寓言的诗句,娓娓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皆有灵,作为高档动物的人类,自古至今,命运坎坷,经历了一次次灾害,这次疫情便是大自然的警示。我们不要重蹈覆辙,要用一颗戴德、悲悯、博爱的心,爱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相安无事。否则,血债血偿,过度抢夺自然资源,失落去平衡,栽跟斗的还是人类,如诗里所说:
“你说,你瞥见过一只小蝙蝠,若何精心哺育它的孩子,
它的乳汁,同样洁白,洁白……
你乃至去看望过一头去世去的獾,
它和你一样,有血有肉,脚爪还由于掘洞受了伤……
你为它们流下了愧疚的泪。
由此你遐想到,
所有生动在地球上的生灵,
终其生平,只为在阳光下自由地活着,
没有追捕,没有屠戮,
生生不息,岁岁安然。”
王单单的《花鹿坪防疫记》一诗有十节,写的是作者进村落,一丝不苟排查疫情的经历、见闻和感悟。个中一节:“武汉封城后,云南省也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相应/昭通市立即作出反应/我也在/正月初三的早上,敲开了/花鹿坪13社返村落夫员的家门/姓名、电话、身份证、出发地点/韶光、交通工具……/有无咳嗽、体温正常与否……/我乃一介诗人,身无良好装备/惟有一片赤心。”灾害来得太溘然,在缺少必要防护物资的情形下,为了阻击疫情蔓延,一个诗人,此刻成了不平不挠,大胆无敌的战士,用一颗赤心,保护村落民安全。“跟进理解嫌疑者/张贴疫情奉告书……/防疫一天,刚进家门/儿子便丢下玩具,兴趣勃勃地扑过来/被我一声呵斥住/小家伙愣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去洗手间洗濯出来/重新抱起他,父子俩啥也没说/隔离汝身,溃烂吾心/爱,也是一种病毒。”在前哨劳碌了一天的“我”,回到家,儿子愉快的扑过来,得到的是却是呵斥,孩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反常,愣住了。此刻,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隔离病房令人泪目的孩子,隔空伸着双手要年夜夫抱抱……在孩子天真天真的眼里,粘大人,要抱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他们哪里知道,此病毒,毒辣的便是隔绝亲情,隔绝人性!
死活关头,越是亲人、爱人、朋侪,越要阔别,正如诗里喊出的:“爱,也是一种病毒!
”谁人不是娘老子父母养的?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他们甘心隔离亲情交情爱情,当仁不让冲在前沿。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
”唐凤莲的《让路》,这首诗有四节,写的是为打劫生命,与疫魔开战,各种让路叫人冲动,敬畏。“世间除了死活/都是小事/这个常理/连一辈子用锄头镰刀在大地上画画的人/都能身体力行”。诗一开头,就捉住读者的心。唐凤莲是一位冲在前沿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自疫情开始至今,都没有安歇过。她说,由于一贯在前沿坚守,从2月27日起,居家隔离14天。她的这首《让路》没有华美的辞藻,却是一个前沿卫士的亲力亲为,持续串呈现的实例镜头——只有临阵者,才会发自肺腑的写出如此动听的诗句。在这场亘古未有的战疫中,不管阻击防控疫情有多辛劳,多困难,大家都无怨无悔,主动给生命让路。末了一节,墨客信心满满地写道:“我相信/相信春天正疾步赶来/病魔会给安康让路/冷漠会给爱心让路/战役会给白鸽让路/光阴会给躬耕者让路/利益纷争会给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路/还我山河静好,岁月无恙。”读了她的诗句,宅家阻击疫情的焦虑得到化解,心境瞬间豁然开朗。比起前沿的冒着生命危险阻击疫情的勇士,自己能安全宅家,吃吃睡睡,是多么幸福的事!
铁柔的《窗前》:“家,成了防护笼/家里真的安全吗?/此刻,我站在十楼窗前/没敢开窗/我何时变得如此薄弱,惶恐/但又如此武断与专注/一个人守护着空屋里/悄悄抽新的安然树/窗外东风浩荡/冠状病毒浩荡/被阻断的/泪水浩荡/楼群的剑戟刺向苍穹/几分钟过去/街道上没有走过一个人/晴空夹带寒意/而群山静默。”这首诗,是一个宅家阻击疫情墨客的自白、焦虑、担忧与恐怖。家,由于病毒浩荡,一个人孤独的守着。虽然不敢开窗,但透过窗户,看到空荡荡的街道,东风浩荡。彷佛,自己成了安全中的“孤岛”,可依然要坚守。由于坚守,我们才不会让前沿的流血捐躯功亏一篑;由于坚守,我们才会迎来春暖花开;由于坚守,我们人类历经一次次灾害洗礼后,依然生生不息!
峰玮蔚的《“打补丁”的容颜》:“脱下防护罩/白衣天使的脸上,深深的压痕/破损处,粘有创可贴/“打补丁”的容颜,虽然很扎眼/却写满勇士无畏的诗行。”读者朋友肯定有很多人看过,在武汉抢救生命的医护职员,拿下口罩,退下护目镜脸上那深深的压痕,被永劫光捂破的伤口……那张帖了创可贴的面颊,叫人看了心疼,落泪!
墨客捉住瞬间,将其定格为“勇士无畏的诗行”。一个姑娘或者一个年轻女子的脸,是生平都要存心用情呵护的容颜,破损留下疤痕,那是一辈子也无法填补的伤痛!
在死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的白衣天使,主动请缨,不惧安危,勇往直前地与韶光赛跑,与病毒厮杀,从去世神手里打劫回一个个痛楚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他们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书写出人类最伟大的诗行!尹马的《悔过书》:“此刻,我须要在这片/萧索的枯草中磕头悔过……即日起,我当散金银换口罩/以早朝之班探父母/用慈媒之言抚儿女/与外子远近,与衾枕高下/与百般恩德关山重隔……我将炬薪赎回/人群中声色犬马的影子/回到清贫的词条里,为自己及众生/低矮地活着。”这首诗,是一个墨客的悔过书,实在,更是人类的悔过书。人类的贪婪无度,为知足自己的私欲口福,没有不敢吃,没有不敢为的。疫情,便是大自然敲响的警钟,人类再不悔过,反省过去,反思未来,补短板,扬长处,势必将遭到大自然“报复”和惩罚。
二、旧体诗词的功效,能用中华传统文化,在规定的韵律中,触及民气灵那根战疫必胜之旋,引发共鸣,勉励大家勇往直前,为民解难,为国效忠。
时势造英雄,疫情肆虐,云南的墨客,也写出不少反响疫情、赞誉前沿勇士的旧体诗词。他们感时感事,或借景抒怀,或直抒胸臆,或反思反省,都以自己的办法,创作出一首首读之难忘,引发共鸣的佳作。下面,撷取20人的诗词来解读。
石鹏飞的《感時》:“悔不听忠谏,封城年节空。荒诞今日事,宅户亦英雄。”这首五言小诗,不落俗套,未着一个“疫”,却字字写疫情,痛斥不听忠谏,而使新冠病毒肆虐九州,全民危急。墨客真是高!
徐发苍的《胜利在望》:“天敌肆虐地犹沉,万众同心转乾坤。整装待慰英雄汉,挥泪痛惜白求恩。”此七言诗视野开阔,豪迈大气,用词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写出了全国抗击疫情的伟大场面,将为抗击疫情献身的医护职员比做白求恩,贴切妥当,堪称好诗。
周崇文的《抗疫随笔》:“道义担肩上,情怀系众生。南山松不老,学界有明灯。”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押韵、格律规范的五绝小诗,赞赏不惧死活,具有松树风格,耄耋之年依然冲锋陷阵的钟南山院士!
作者与钟南山,都是古稀之人,能发自内心,用溢美的诗语,高度赞赏一个人,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读之不以为肉麻,反而觉得写得很好!
钟南山是中国脊梁,堪赞,当赞,应赞!
他的这种精神,是中国精神,我们不仅要赞,而且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光大!马昆华的《悼李文亮年夜夫》:“白衣江畔人如在,黄鹤楼头哨尚闻。此际伤春复伤逝,共将清泪涤重氛。”此七言诗用词清婉忧伤,动听肺腑,是一首深藏战斗力的吊唁诗。小诗前两句写武汉疫情爆发,一个具有“吹哨人”身份的年轻年夜夫,被疫病横暴的掠去了生命,这是大家不愿接管,又不得不接管的残酷现实。第三句笔锋一转,将诗境引入高潮,结句“共将情泪涤重氛”嘎然而止。此刻,神州大地不能一味沉溺在悲痛中,而是要化悲痛为力量,用“泪水”,涤净人间灾害。
孙继云的《读<请战书>》:“殷红指模语铿锵,请战书呈纸半张。国难当头谁畏去世,后生照例有担当。”这是一首平起首句押韵、格律规范的七绝诗。疫情疯虐,年轻的医护职员主动请缨去增援武汉,增援湖北,在请战书上署名按指模。说实话,这是一份“死活状”。当我看到那半页纸上的署名与鲜红指模的请战书时,瞬间热血沸腾,被冲动得热泪盈眶,曾提笔写下《初心不改》微型诗一首:“签上名字,摁下鲜红的指模/我们的白衣天使,气盖山河/无硝烟的沙场,舍身殉难。”
贾来发的《抗击疫情》:“除夕风寒岁不宁,心牵荆楚忆曾经。神州魔舞尘偏起,前哨旗飘步未停。防控居家搜网易,出行带罩远幽灵。长缨欲请瘟君缚,待得春来憩小亭。”这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格律规范、对仗工致的七律诗。首联交代了除夕武汉疫情,令人顾虑;颔联疫魔狂舞,国家支配战斗的情景;颈联写宅家从网上关注疫情变革,出门戴口罩把稳安全;尾联笔锋一转,作者也想请缨出征,去搜捕制服瘟神,期待春暖花开时,就可以安安心心安歇了。此诗一气呵成,读之给人予鼓舞,堪称佳作。
刘纯羿的《乌夜啼·母女情深》:“无言三拜亲娘,断肝肠,强忍凄悲默默望云乡。囡之责,民之慑,国之殇。义务在肩军号奏铿锵。”小令写的是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主动脉夹层分裂,在云南昆明去世,得知,吴亚玲泪如雨下,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轻微平复心情,连续事情。这个场景,我在电视、网络上都看过,也为之动容、悲痛、冲动!
作为一个援鄂护士,离去母亲的女儿,在生离去世别,家难国难当头之际,她怎么做?小令上片写出了女儿对母亲的沉痛、愧疚,无言向家乡三拜后,藏起失落母之痛,又投入紧张的抢救生命之中。自然而然,下片一气呵成,写出职责在肩,为国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女护士高尚的人格情操。情到深处佳作出,此小令不论格律、气韵、用词用句、意境都非常好,是一阕难得的佳作!
词作者说:“这次因被吴亚玲的三鞠躬冲动,失落母之痛我深有体会,真的是锥心泣血。”从表面上看,小令写的是母女之情,实在,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中华儿女,在大灾面前万众一心,舍家卫国的奉献精神,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能压得倒我们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当然是战疫必胜,战无不胜!文清风的《庚子早春赞时期先锋及医务事情者》其一:“文明中原史悠长,多难兴邦救国殇。舍我其谁无怨悔,共驱瘟疫保安康!
”这首平起首句押韵的七绝诗气韵流畅,短短28个字,写出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苦难、文明、联络和忘我的奋斗精神。中原是一个不被历史遗忘,发奋图强的民族,众志成城打消万难,是我们中华儿女耸立于天下舞台的主旋律!杨柏森的《闻新冠肺炎疫起野生动物》:“大江南北躲瘟神,闹市僻乡门闭门。蝙蝠无端成祸水,首恶却是猎腥人。”此七言小诗第一、二句写了瘟疫肆虐之状,第三句笔锋一转,鞭笞人们将灾害怪罪“蝙蝠”,结句痛斥病毒源于“猎腥人”。此诗实则是斥责那些乱吃乱喝,挥霍无度的人,因他们的行为,致使生态环境遭毁坏,给人类带来灾害!
张士龙的《庚子正月初六即景》:“孤云寂寞日迟迟,祓疫愁窗困守时。老树忽闻鸟啼早,新芽已绿两三枝。”这首七言小诗,前两句写的是永劫光宅家抗击疫情之困顿、寂寥和无奈,第三句笔锋一转,老树忽闻鸟啼,自有新气候;第四句,新芽已绿枝。这是作者内心的一种美好寄托与期望,春天一到,疫情该结束了,我们的大地,自是欣欣向荣。
郭力的《长相思·故里黄冈避疫杂感》:“夜将残,梦已残。一盏清灯照未眠,雨轻孤枕寒。进亦难,退亦难。千里归途尽楚山,几时相与还。”小令写出来一个身在云南的黄冈人对故乡发生疫情的忧虑、顾虑、发急,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此词格律规范,用韵准确,字里行间,情绪朴拙、细腻,是一阕难得的寄情遣怀、忧思难解之词!
尹凤春《清平乐·斥瘟神》:“贪嘴野味,动物伤人类。饕餮之徒何忌讳,触怒神灵问罪。江城瘟疫盛行,九州痛楚哀鸣。天道循环报应,此番祸害该醒。”此词格律规范,用韵准确,表面斥责的是瘟神,实际斥责的是那些肆无忌惮,不忌口的馋人,他们斩断“食品链”,触怒“瘟神”,遭报应,给大地带来灾害,百姓苦不堪言。疫情警觉人类,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陈鑫《95后浙江女护士陈颖与男友隔着玻璃与口罩亲吻》:“瘟疫起江城,疆场卧女兵。楚天风雨急,汉水浪涛惊。归路何其远,爱河堪自清。玻璃题吻别,更固此生情。”这首五言诗写了女护士与男友隔空相吻的爱情故事,是疫情诗中不多的爱情好诗。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准备情人节领结婚证的他们操持落空。陈颖成了第一批进入负压病房的护士,每天凌晨2点旁边,她要独自一人高下班,医院的隔离宿舍到住院大楼这条路,寂静无声,她害怕,男友每晚都熬到2点跟她视频,陪她走完这段5分钟的路程。他们的这种相伴守护,隔空亲吻的爱情,上了搜狐热搜,家喻户晓,令人冲动,敬佩。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90后终年夜了,面对国难,他们是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一代!
赵嘉鸿的《庚子立春》:“大疫汹汹全球惊,千城万巷少人行。立春未觉芳菲好,耳际唯期报捷声!
”此诗为仄起首句押韵七绝,前两句写庚子年华夏遇瘟疫的惊惧以及躲避瘟疫,大地一片萧瑟生僻的景象;后两句是前两句的迁移转变延伸,已是立春节令,因瘟疫肆虐,仍不见春色满园的景象。此时此刻,宅家之人,即便是满园春色又如何?忧心苦闷更难排解,唯一的心愿,便是希望立春后万物复苏,听到前方降服疫情的好。小诗情真意切,自然得体,读之感同身受!李光平的《与同事巡街》:“几日深忧各抚平,萧寥商铺晓寒生。路人过处殷殷劝,出户时须掩口行。”此为平起首句押韵、格律规范、用韵准确的七绝诗,写的是阻击疫情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出了巡街的人,为保护市民安全,苦口婆心劝阻外出行人务必戴好口罩的场景。读此诗,能读出政府号召市民宅家阻击疫情,方法有力到位,堵卡巡逻的人尽职尽责,通过“殷殷劝”,看到“萧寥商铺晓寒生”,解释大家已宅在家中,物理阻断打仗性传染路子,几日的担忧也就消去了。
孔祥庚的《赞云南中医杜义斌》:“突来冠役起灾凶,云岭华佗争自躬。敢闯阴曹捉妖怪,只为百姓盼东风。”这首七言小诗,以一种超然物外的笔触,写出来一个在疫情中勇于担当的云南中医杜义斌,彰显了云南人之大义。杜义斌何许人,为何值得诗人为其如此挥毫泼墨?百度一下方知,他是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央二病区主任,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月26日至2月3日,作为云南省卫生康健委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肺炎会诊专家和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肺炎巡回医疗暨督导组中医专家,过家门而不入,9天内辗转丽江、保山、德宏3州市的6个不同城市,7家医院,诊查了20位确诊的新冠病肺炎患者和多位疑似病人,用中医参与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他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当然值得赞赏!
马国庆的《抗疫有感》:“武汉疫情举国惊,每时每刻昐分明。神州病毒打消后,旨酒三杯庆太平。”这首七言小诗,写出了作者的真切感悟,对武汉疫区的顾虑,期盼疫情赶紧过去,神州安然,天下太平,通报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阻击疫情,我们须要这种顽强、武断的斗志!
窦华的《致献身抗疫的医务职员》:“江城仲春落梅花,黄鹤楼中吹玉笳。为众抱薪悲壮士,悬壶归去恸天涯。”这首平起首句押韵的新韵七绝诗,为抗击疫情献身的医务职员而写,用词贴切自然,气韵流畅,悲情源于心底,是一首为壮士而歌的好诗!
萧霄的《抗疫有感》:“亲人送暖赴疆场,白褂披身歼疫殃。我自蜗居添笔墨,柔肠为国祈安康。”这首七言小诗,是一个宅家阻击疫情的人,有感而发,切身体验之作。抗击疫情,不同的人有不同办法,普通百姓,宅家不出门便是贡献,能写诗作画为抗击疫情鼓劲加油,那更好。读诗,为墨客点赞!
峰玮蔚的《春节宅在家》:“大年不出门,守护保家人。拒疫新寒处,春来喜报频。”此平起首句押韵五绝小诗,格律规范,用韵准确。写的是作者相应政府号召,以积极的心态自觉宅家阻击疫情,用行动来保护自己和家人。实在,自律是一个民族守规矩的标志,作为普通市民,关键时候,不要你去背山拿海,只要听号令,不出门,不添乱,便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在举国抗击疫情期间,峰玮蔚创作诗词颇丰,个中一阕《唐多令•买口罩多人聚拢之忧》:“瘟疫掠神州,春寒不问由。齐心专心堂、口罩难求。白眼呵声颐指气,买两个、半天留!
排队记名头,市民急若猴。贵不言、又着新愁!
得手看平平一物,岂可敌、疫疯仇?”此词反响民情,接地气。分外期间,一罩难求,市民不管口罩有多贵,是否真能隔绝病毒,为买两个口罩,多人聚拢,甘心冒着有可能被传染的危险,瞧白眼,听呵斥,受窝囊气也要排长队期待。而拥有资源的药店售货员,不仅不考虑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还人为增加几道不必要的手续,让多人聚拢药店门口久候,真叫人无语!
如果期待的人群中有带病毒者,那要传染多少人?后果不堪设想。这阕词表面写底层百姓买口罩之困难,深层次是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泰民安,幸福生活才能长久。如果国家不富强,稍有个风吹草动,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以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敬畏之心,从我做起,爱护环境,戴德国家,回报社会,珍惜拥有的统统!往期精选
▶群山丨黄萍:松树,故乡的大松树
▶群山丨黄萍 :洒渔烟柳
▶群山丨黄萍 : 洒渔喷鼻香稻
▶群山丨欢快,消逝在故乡的池塘
▶群山丨艾焱:我的阵地(二)
▶群山丨艾焱:我的阵地(一)
▶群山丨艾自由:寒门的背后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hdwk2158200)
审核丨吕翼
特邀编辑丨朱镛
美编丨尹婕
演习编辑丨李艳 张文波 李平波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