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人生真实的写照吧,一边发展一边失落去!
而古代文人的少年,壮年,晚年又如何呢?
第一位词人,第一首美词
蒋捷生逢宋元交替之际,是南宋末了一个进士。少年科甲,金榜题名,这是何等光彩之事。却未曾想两年后,南宋就倒在了蒙古人的铁蹄之下。在那个满是战乱,动荡不堪的年代,蒋捷饱经颠沛流离,苦难忧患。
他深怀亡国之痛,一贯谢绝入仕元朝。
还写下了《虞美人·听雨》,这正是他忧患余生的自述。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用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听雨,和听雨时三种不同的心态,讲述了他的全体生平。
少年时喜好灯红酒绿,轻歌曼舞,沉浸在青春风华之中。壮年时遇上兵荒马乱,四处流落,一腔旅恨与离愁都表示在客舟听雨之中。而今晚年,尝遍了悲欢离合,人生坎坷,少年时的欢愉,壮年时的苦难忧患,彷佛都不主要了。
此时在僧庐入耳雨,不禁想起悲欢离合总是那样无情,但是自己却已无动于衷了。
蒋捷的忧患生平,让人特殊感慨,溘然想起早些年,网络上特殊走红的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而蒋捷出走半生,却变成了”佛系“,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个“少年”。
第二位词人,第二首美词
李清照出生于书喷鼻香门第,从前生活富余。出嫁后,和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琴瑟和谐。李清照44岁时,金人大举南侵,靖康之变爆发,这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让李清照和赵明诚原来美好的生活也随之破灭。
后来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去世,晚景更是悲惨。
于是写下了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借赏梅感慨这生平的喜乐与悲哀。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美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李清照从三个不同期间赏梅的画面,来表达从前的欢愉,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悲惨。从前时,与赵明诚折梅插鬓,其乐融融,那是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
中年后,生活的坎坷,丈夫的离世,使她饱尝人间艰辛,虽然梅枝在手,却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晚年经历了国破、家亡、夫去世,自己更是流落失落所,年华老去,头发稀疏,可还哪有心思去插梅呢?
明明是一样的梅花,却偏偏生出三种不同的心情。从前的梅花,是一种夫妻之间的“闲情雅趣”,中年的梅花,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触目伤怀”,晚年的梅花,是一种无法排解的“飘零落寞”。
老天曾经给了李清照如夏花般残酷的从前,但是四季有轮换,又给了她如秋叶般飘零的晚年。
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古代人的生平并不随意马虎,当代人的生平又何曾随意马虎呢!
古往今来,成年人的天下从来没有“随意马虎”二字。我们都是一边发展,一边失落去!
一边跌倒,一边含泪奔跑!
这便是我们生活里最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