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写诗剧照
一、打油诗的由来我国最早的打油诗来源于唐朝,当时有个叫作张打油的读书人,不过他的真实身份不是很确定,有人还说他是个农人。张打油特殊喜好俚曲,即普通老百姓创作的普通歌曲,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欲望。这些俚曲大都笔墨直白,不能与辞藻华美的诗歌相媲美,但胜在清楚明了,特殊受村落民的欢迎。
一年冬天算夜雪纷飞,村落民们见到皑皑白雪特殊愉快,纷纭让张打油写一首咏雪的诗。张打油望着表面的雪景,看到一黄一白两只狗在打闹,溘然兴致一起,吟诵道:“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村落民们一听,纷纭拍手称奇,这首诗看似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实则通篇都在描写雪景,由全景逐步转移到特写,由表及里,面面俱到。

图片:大雪纷飞剧照
头两句的意思是下雪了,江山都变成了统一的白色,而院里的水井就像一个深邃的黑窟窿。这两句将被白雪覆盖住的江山与小小的井口做比拟,看似有点夸年夜,实则更加突出雪下得大且白。
后两句描写了一黄一白两只狗在雪地里追逐的画面,黄狗被雪染成了“白狗”,而白狗像穿上了一件洁白的白皮大衣,变得更加臃肿弘大。
通过两种不同颜色的狗在雪地中的变革,从侧面表现了雪下得特殊大,十分生动与形象。虽然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却诙谐、形象地将纷纭扬扬的雪景描述地维妙维肖,正如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
就这样,这首诗被口口相传,村落里人都对张打油百般赞赏,而张打油的名号也被传开了。后来大家就以张打油的名字来命名一些普通易懂的鄙谚诗,称之为“打油诗”。
图片:雪下得很大剧照
二、苏东坡的竹笋焖肉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且他无肉不欢,流传千年的名菜“东坡肉”便是他发明的。厨房的烟火气太重,一样平常来说,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都是阔别厨房的,他们认为当厨子做菜太过俗气,与自己所追求的“雅”相背离,只有北宋词人苏东坡是一朵“奇葩”,他能将“俗”与“雅”都兼顾到。
除了那些惊艳众人的诗词之外,他原创的美食更是令人回味无穷,自从发明了东坡肉与东坡肘子,苏东坡对猪肉就加倍着迷,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来表达对猪肉这一食材的热爱。
不过,在苏轼心中,还有比猪肉更主要的食材,那便是竹子。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象征着高洁、正派,深受古代文人的喜好,相传王羲之的儿子王慧之就特殊热爱竹子,乃至发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感慨。
图片:厨子做菜剧照
苏轼也不例外,他甘心不吃肉,也哀求住所阁下必须有竹子,而有竹子成长的地方一定会有竹笋,因此竹笋也变成了苏轼喜好的食材之一。既然猪肉和竹笋都是苏东坡的最爱,那何不把它们做成同一道菜?
他确实这么做了,将竹笋和猪肉一起炒制,做成了一道竹笋焖猪肉,竹笋的鲜美与肉的嫩滑领悟在一起,让两种普通的食材也拥有了独特的风味,几百年后的本日,这两种食材依然是最佳拍档。
对付苏东坡来说,吃肉仅仅是为了知足口腹之欲,而竹子却是高尚品质的象征,人假如瘦了,多吃一点其他东西也能胖回来,可假如失落德了,那可真是没救了。因此,物质与精神比起来当然更逊色一点。
虽说竹子比猪肉主要,可也没规定必须二选一呀,于是苏东坡就想兼得,竹笋焖猪肉就在这种情形下出身了。
图片:竹笋焖猪肉资料截图
三、解缙的春雨贵如油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去世一群牛。
解缙是明朝著名才子,他出生于书喷鼻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乃至还被周围人称之为“神童”。他为何会写下这首打油诗呢?
相传解缙科举高中那一天,得到喜讯的他欣喜万分,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好分享给他的亲朋好友,可没想到地板由于下雨而变得特殊滑,解缙欠妥心摔了一跤。县里的父老乡亲们看到个子小的文人身上沾满了泥,狼狈不堪的样子,竟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犹如春雷般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那一刻,解缙以为既丢脸又尴尬,镇静了一会,他溘然灵机一动,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来记述这件摔跤的事。大家都知道解缙的才华,围不雅观者纷纭洗耳恭听,没想到解缙的这首诗反而把他们给调侃了一番,一韶光,众人感到很不好意思。
图片:围不雅观者们剧照
打油诗的前两句仿佛是解缙在为自己的跌倒找情由,由于雨就像油一样,落下来搞得满街都变得滑滑的,随意马虎摔跤。这两句既夸奖了春雨,也侧面为自己缓解了尴尬,而“春雨贵如油”也成了传颂了几百年的民间俚语。
后两句更是奥妙,意思是解学士跌倒的时候,一群牛在阁下嘲笑。这里的解学士指的是解缙自己,由于第一次参加科举就高中,可谓年少成名,自称学士也无欠妥。
一群牛便是指那些围不雅观他跌倒还哄堂大笑的路人,实际上是将才学渊博的自己与那些粗俗无知的路人为难刁难比,既缓解了自己被嘲笑的尴尬,还讽刺了那些路人,恰好一石二鸟,不愧是能与唐伯虎相媲美的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解缙人物先容
当代也有许多看似搞笑无厘头,实在也有些道理的打油诗,例如:
天生我材有何用?工地搬砖都嫌重。
一事无成立不起,三十年来如一梦。
实在这首诗是三十岁的人对自己的自嘲,明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本该当有所造诣,却什么事都没做到,说到底还是自己不足努力,想当初做什么事都嫌累。
然而,天下之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众人所期待的那个样子,有些人二十就能做到不惑,开公司当ceo,成为千万财主。而有些人三十岁仍旧空空如也,没有人生方向,也没成家立业。
实在,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事,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厚积薄发,三十而已,不用太焦急,即便失落败了,也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虽然打油诗没有幽美的词华和意境,但却富有哲理,且诙谐风趣,你有没有喜好的打油诗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事情室团队制作!